主办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数据中心
搜索

帝力总体概况(2016年版)

一、地理位置

帝力是东帝汶的首都、主要港口与商业中心。位于帝汶岛东北海岸,临翁拜海峡,遥对阿陶罗岛,三面环山,北濒海洋,是一深水港,面积达48.3平方公里。

二、矿物资源

帝力主要矿藏有金、锰、铬、锡、铜等,帝汶海有储量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三、气候特点

帝力属热带雨林气候,平原、谷地属热带草原气候,年平均气温26℃,年平均湿度为70%80%

四、人口状况

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帝力所在大区总人口23.44万人,城区人口约19.35万人。

帝力人口多来自周边青壮年男性,因此帝力市内人口中存在男女失衡,男性数量远大于女性。

五、经济发展

帝力是东帝汶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东帝汶的主要港口和商业中心。以农牧业为主,附近有油田和金矿。据估计,东帝汶80%以上的经济活动在此进行。

1.工业

以印刷、肥皂、手帕、纺织业为主。

2.交通

基础设施差,交通不便。公路总长3800公里,许多道路只能在旱季通车。帝力港为深水港,另有COM海港、HERA渔港等。帝力机场为东唯一国际机场,另有3个一级机场、5个二级机场。

3.矿业

以石油、天然气为主。

4.农业

主要农产品有玉米、稻谷、薯类等。粮食不能自给。经济作物有咖啡、橡胶、椰子等,咖啡是主要出口产品。

六、社会发展

帝力于1520年由葡萄牙人殖民开拓,1596年成为葡属帝汶的首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日本占领。日本战败投降后,东帝汶重归葡萄牙管治,并于1975年从葡萄牙独立,帝力升格成为首都。及至19767月被印度尼西亚吞并,东帝汶降为省级,帝力也降格成为东帝汶省的首府。在东帝汶寻求独立期间,独立武装组织与印尼军队不断爆发游击战,有数千市民被杀。直到1999年,东帝汶成功争取自治,被受到联合国监管。到2002520日,东帝汶重新独立,帝力再次恢复成为首都地位。

七、文化教育发展

帝力市内有四所国际学校,分别是葡语学校Escola Portuguesa Ruy Cinatti、澳大利亚学校帝力国际学校、美国学校QSI国际学校和菲律宾学校Maharlika国际学校。

帝力最主要的大学为国立东帝汶大学,其他还有几所私立大学。

文/陈佳骏摘编


Copyright©2020 上海社会科学院数据中心版权所有沪ICP备10019589号-16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389号
开启辅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