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数据中心
搜索

“技术发展”集团

长期以来,俄罗斯航空机电设备研发生产能力与西方国家相比有明显差距,本国航空产品特别是民用产品也大量采购国外配套产品。为改变此种现状,俄罗斯整合了航空机电设备领域设计生产企业,组成了技术发展集团(TECHNODINAMIKA),以促进提升行业竞争力。

1.公司概况

21世纪初,全球航空部件企业开始逐步整合能力,从单个部件供应商转向子系统和系统供应商。但是在2009年前,俄罗斯航空部件生产者是分散的,各自独立发展,在俄罗斯市场上彼此竞争。与此同时,由于缺少符合国际质量管理系统标准(EN/AS9100)的认证经验,以及工艺设备落后,导致俄罗斯生产的航空部件很难在国外飞行器上应用,参与新的国内项目时也没有竞争力,因为无法提供成本和技术比国外同类产品更优秀、完善的系统。这也成为俄罗斯航空部件供应商参与现代化国际、国内项目的严重壁垒。在此背景下,技术发展集团于20094月成立,目的是在现有资产的基础上,打造研制和生产航空设备系统及售后服务产品的世界级公司,主要生产航空装备所需配套部件,以及航天和石油天然气行业的部件产品。技术发展集团原名航空设备集团,领导企业是航空设计局,20153月,更名为技术发展集团。

1)基本情况

技术发展集团生产超过3万种产品,其中民用产品约占40%。集团内下属企业研制的产品实际上在俄罗斯所有客机上都有应用,其中包括图-204/214、伊尔-114、安-148、图-154、伊尔-96、雅克-42,运输机上的应用包括伊尔-76、安-124、别-200、图-204S,直升机米-8/17,卡-32、米-26、卡-226、安萨特、米-38、卡-62等。集团的系统和部件在军用航空业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技术发展集团参加了所有现代化项目,包括未来前线航空系统T-50的研制项目。截至2014年底,公司总人数超过3万人。

根据集团通过的《2016年前投资计划》,航空设备企业技术改造投入将超过95亿卢布(约合3.12亿美元),实施改进措施的企业包括起飞科研生产企业、航空部件工厂、乌法航空部件企业液压”“旗帜机械制造厂等。2013年集团投资10亿卢布(约0.33亿美元)用于发展,其中5.85亿卢布(约0.2亿美元)用于工艺改造、企业现代化改造和科研工作,2.52亿卢布(约0.08亿美元)由联邦专项规划国防工业发展划拨,另外3.33亿卢布(约0.11亿美元)来自集团自有资金。2014年开始,在乌法闪电科研生产企业、科研生产企业、科特拉斯克电机械厂,乌法部件生产联合体和科研生产企业呼吸器"展开生产和试验基础改造。

根据2014年财务总结,进入技术发展集团企业总收入达到208亿卢布(约6.9亿美元),比2011年增加了50%,净利润14.7亿卢布(约0.49亿美元),比2011年增加了3倍。人均工资2014年比2011年增加了90%,几乎翻倍。表4-24给出了公司2011-2014年主要的经济数据。

blob.png

2)战略目标

技术发展集团的战略重点是:确保俄罗斯在有竞争力的航空设备设计、制造和售后服务领域的领先地位;保障俄罗斯技术安全;打造航空设备制造业的全球经济竞争力;提高国家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创造俄罗斯在高科技领域的工作机会。

集团主要目标是形成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航空机电系统行业。为达到该目标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循序渐进、稳步发展;将资源集中到规划重点方向上;强调国际接轨和用户多样性;突出非航产品的多样性;行业企业在争取国家支持方面平等竞争,与资本所有权无关(见图4-13)。

集团结合市场趋势和企业能力确定的发展方向。

应用研究方面完成工作包括:

•MS-21SSJ-100和未来飞机使用的供电系统;

-62、米-38和未来高速直升机采用的应急燃油系统;

窄体客机起降装置机轮电传动装置。

工程研制工作方面公司要在以下方面达到世界领先:

-62和米-38用的直流供电系统;

•MS-21SSJ-100、军用运输机的通用氧气系统;

•MS-21、伊尔-112SSJ-100用的中性燃气系统。

blob.png

预研工作方面启动或持续的工作包括:

米系列和卡系列直升机用的功率40kW的辅助动力装置;

飞机用的功率120kW的通用辅助动力装置;

当前及未来飞行器MS-21、雅克-152、伊尔-112V等飞机采用的起降装置和部件;

未来直升机产品的系统和部件:桨叶折叠和运输系统、起落架支架、空调系统、防火系统、氧气系统、供电系统、地面服务设备、紧急燃料系统设备。

3)组织结构

目前,技术发展集团是俄罗斯技术国家公司下属企业,共包括35家企业(见表4-25),分布在莫斯科、乌法、乌里扬诺夫斯克、叶卡捷林堡和其他城市。

blob.png

blob.png

4)主要产品

技术发展集团是俄罗斯航空机电产品主要研制生产商。其业务领域汇集了6大航空系统,包括:起落架、氧气系统、降落伞、登陆设备、紧急离机设备和地面维护设备。为发展和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技术发展集团开发了供电系统、消防系统和辅助动力装置,以及液压系统、燃油系统、空调系统的研制能力。同时,技术发展集团仍旧作为二级供应商,向飞机制造商交付救生设备、飞控系统和防冰系统。具体业务领域见表4-26

blob.png

blob.png

技术发展集团还研制了民用飞机和直升机的实物和仿真模型综合系统,投资超过10亿卢布(约合0.33亿美元)。这些系统将于2025年前在俄罗斯批生产,可用于研究未来起飞着陆装置、供电系统、飞行控制系统、飞行人员和乘客生命保障系统、燃料系统,以及飞行器使用安全系统。研究成果将在MS-21SSJ-100和其他民用直升机上应用。

此外,在2013年莫斯科航展上,技术发展集团展示了一系列新研产品。包括未来直升机卡-62的起落架支架,其结构特点是将阻尼器和升降机组合成一个部件。这样的结构部件具有较小的尺寸,能够降低技术维护成本。公司还展出了军用运输机伊尔-76MD-90A新的起落架支架、安-70发动机装置自动化管理系统中的控制和检测模块ESU-27M,降落伞系统学生(采用现代化材料提高战术-技术和使用性能的训练系统),以及装备和人员伞降系统PBS-950U等产品。

2.研制生产能力

技术发展集团中许多企业是唯一的航空设备产品研制者,在俄罗斯乃至世界都没有同类产品。

1)科研生产企业

科研生产企业呼吸器是俄罗斯第一个客机氧气系统所有部件均由数字控制的研制者。

乌法部件生产联合体(UAPO)为未来前线航空系统(PAK FA)研制了创新的直流供电系统SPTSu-7.5,新供电系统在两种反向交流电系统上研制,其功率是上一代产品的2倍,新的系统具有较大的输出电流稳定性,比同类产品重量降低15%,未来计划在干线飞机MS-21改装该系统。乌法部件生产联合体还研制了无触点直流电动机,用于组成新一代起飞着陆装置,保证主发动机关闭时飞机滑行。新的起飞着陆装置能够降低飞行器使用成本,提高飞行器运营生态性,其重量降低了20%。预计,乌法部件生产联合体生产的供电系统将在所有俄制飞机和直升机型号上安装。

降落伞制造科研院研制了最新的降落伞系统——D-10P,能够从50m空降,伞兵在空中持续6~7s。传统的降落伞在这么短的时间甚至还未打开。这种系统专门用于低空伞降,在执行特殊或救援任务地面不能着陆的情况下应用。

起飞"科研生产企业研制了新型发射装置ZS-90E.1,用于舰载防空系统无风”-1

科研生产企业研制了世界上第一种直升机紧急离机系统,安装在卡-52“短吻鳄直升机上,保证在任何飞行状态下机组人员逃生。在弹射时直升机首先紧急抛射螺旋桨桨叶,防止其伤害飞行员,然后座椅将飞行员推送到安全距离。此外,企业还研制了新一代密闭飞行服Orlan-MKS,用于太空工作。密闭飞行服具有计算能力,控制面板上安装了新的显示器,具有良好的信息处理系统。如果说此前美国和俄罗斯密闭飞行服是手工调节温度的话,那么Orlan-MKS已经是全自动完成这项任务的。

航空部件工厂启动大规模冶金生产现代化改进项目,包括焊接、热处理、零件硬化处理、管线制造等方面,实现零件焊接和各种尺寸起落架的热处理,在项目中购买和引进了新的运营设备,包括采购风动强化装置、三套真空熔炉、光电设备等。这些设备使航空部件工厂能够掌握先进的航空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升零件加工能力,进而在未来成为世界航空制造商的主要部件生产商。

卢缅采夫机械制造联合体设备改造总额达到4.93亿卢布(约合0.16亿美元)。2013年该企业开始建立新的多功能加工中心,具有德国德马吉(Deckel Maho GildemeisterDMG)的数值管理程序。

2013旗帜工厂启动新的电镀管线项目,总价值超过1亿卢布(约合0.03亿美元)。包括电镀装置、自动化水处理和排放系统、自动化通风设备、调节装置、封闭循环水净化,纯净的水在生产中循环等。该生产线可减少二分之一的生产场地,符合最严格的生产安全规定。企业也因此使得所有生产过程符合国家航空航天和国防承包商资格认证程序(Nadcap)规范。

2)分布式中心

为有效促进业务领域发展,20145月,俄罗斯航空设备公司开办了第一家分布式设计工程中心,成立该中心的目的是在俄罗斯经验积累基础上根据国际标准,设计更完善的航空部件或子系统,通过集中管理集团的主要设计部门,联合研制单个部件的地方设计局,提高研制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中心成立的两个主要任务分别是:促使技术发展集团成为全球水平的航空系统集成商;提高在各地区设计局内工作的独立研制部件的设计师的工作效率。中心将在萨马拉、乌法和圣彼得堡联合启动,并由莫斯科中心统一管理,实现从不同设计局单个部件串行研制,到在项目中多个专业的专家组同时进行工作的并行工程过渡。中心采纳国际航空工业供应商标准AS/EN9100,在所有产品研制阶段——3D模型设计到数控机床控制程序的准备、到几何参数测量,都可以在统一的信息平台上实时跟踪。中心具有先进的信息系统,可实现设计、工程计算、生产技术筹备、设计执行和工艺文件产生的多维知识管理。中心还配有先进的数据系统,保存所有必要的工程数据:如工程计算数据、3D设计模型、技术文件、设计和执行文件变更等。这种联合了全体设计人员专长和经验的工作方式能够提高产品研制质量,通过集中管理,还可将新产品研制期限缩短30%,从而大幅度降低研制成本和进入市场的时间。

3)专业中心

建立专业中心能够在几个集中的园区联合技术发展集团内企业工艺和生产能力。技术发展集团打算在自己企业建立铸造、仪表和机械方面的专业中心。目前建立专业中心计划已经成功地在乌法部件生产联合体和萨马拉的航空部件工厂实施。下一步乌法专业中心将全权保障集团所有企业的铸造坯料,而萨马拉的专业中心在机加工以及液压和其他产品生产方面进行设备筹备。20142月,铸造专业中心完成了第一阶段建设,并在没有外部供应商的情况下,成功制造了第一批铸造毛坯,据测算在专业中心基础上的毛坯生产经济性提高了7倍。

预计在中期未来,还将在乌法闪电科研生产企业成立两个研究领域的专业中心,其中一个是研究用于所有航空发动机的电子打火系统,另一个是研究防火系统控制、供氧以及除冰系统的电子模块。

新的专业中心未来能够大大降低俄罗斯航空配套系统的生产成本。成立类似的中心仅通过减少生产费用和劳动工资企业即可增加2亿卢布(约合0.07亿美元)收入,而集团专业中心劳动生产率与生产企业平均值相比可增加几倍,达到世界航空制造业领先企业水平。

3.能力与发展

由于缺少符合国际质量管理系统标准(EN/AS9100)的认证经验,以及工艺设备落后,导致俄罗斯生产的航空部件很难在国外飞行器上应用,参与新的国内项目时也没有竞争力,因为无法提供成本和技术比国外同类产品更优秀完善的系统。这也成为俄罗斯部件供应商参与现代化国际、国内项目的严重壁垒。事实表明,这些分散的企业之中任何一家都不能得到SSJ-100飞机机载设备供应合同,SSJ-100是按照国际标准研制,仅需要几个大的航空设备生产企业作为供应商,而不是小的零部件商。

1)能力分析

技术发展集团的整合是俄罗斯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机电行业的重要一环。通过对技术发展集团提供国有投资,进行资产改良、优化产品结构、注入新的生产能力、加大技术支持、精简人员、优化现有资源、引进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对制造过程进行认证等手段,逐步集中优势资源,使俄罗斯机电行业以统一形式在国际市场上出现,从而增强竞争力。

产品方面,国际市场份额较低。

从规划内容来看,俄罗斯机电行业无论其国际市场占有率(民用飞机机电产品占全球1.5%,军用飞机机电产品占全球3.1%),还是管理方式,与世界领先国家相比都还有较大差距。集团还缺乏系统集成经验以及先进的项目管理经验。预计到2025年,俄罗斯民用和军用航空设备制造业在全球市场份额达到4.4%5.4%,尽管如此,仍难与国外先进企业抗衡。因此,与国外企业建立联合企业、加强联系、吸取国外项目管理经验、获取先进技术和管理体系是俄罗斯提升机电行业整体实力的主要思路之一。

根据全球最佳实践,技术发展集团逐步引进新的企业管理方法,以产品项目形式开展管理,从而建立从研制到交付和运营服务的一整套责任体系,并引进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实现生产过程、财政管理和资源管理的融合。2014年,当时的俄罗斯航空设备集团与联合飞机制造集团在西门子公司PLM软件平台基础上建立现有产品统一的设计和数据存储系统,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收集设计文件,记录编号,使统一系统内不同部件相互协调的错误降到最小,极大地提高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20136月,技术发展集团和美国的柯蒂斯-怀特公司签署了关于合作研制和认证新型防火系统的备忘录,产品将比同类产品更轻并高度一体化。目前已经并入技术发展集团的乌法闪电科研生产企业,正在进行控制和检测模块研制,这是防火系统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呼吸器科研生产企业正在研究新的轻便灭火器和防火设备,将来可能向俄罗斯联合飞机制造集团和俄罗斯直升机控股公司供货,国外潜在用户可能包括波音、庞巴迪和巴西航空工业公司。20138月莫斯科航展上,技术发展集团和波音公司公布了新的项目,根据协议俄罗斯技术发展集团成为UTC航宇系统公司起落架控制系统和支架的供应商。这个项目对技术发展集团具有特殊意义,通过与航空设备生产的领先者合作,开始逐步融入世界航空制造行业。

行业方面,从2~4级供应商向1级供应商转变。

当前,俄罗斯航空机电系统制造业主要依赖国内客户和项目,为保证持续发展,需要融入到国际市场之中,促进客户的国际化和多样化。为此,应尽量使行业内企业成为全球市场上的2~4级零部件供应商。在时机成熟时,可以作为1级供应商进入国际市场。但是应当注意,俄罗斯现有的大部分航空机电系统企业缺乏作为1级集成商参与国际前沿项目的经验,需开展必要的预研和工程研制工作,扩大俄罗斯企业与国外领先企业的合作。

2012年莫斯科成立了第一家航空服务中心,2013年中心开始向机场分配航空备件。航空服务中心同波音公司合作,为国外和俄罗斯生产的飞机建立有效的备件零件分配系统。通过国际合作,俄罗斯可获得现代化的技术,实现备件分配逻辑系统的有效管理,并计划在2015年建立国外和新一代俄制飞行器售后服务系统。这套系统将包括备件分配、技术服务和维修,以及生产场地部件修理等内容。

技术发展集团提升产品竞争力融入全球航空制造市场的主要任务是引入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国际质量标准,技术发展集团目前非常关注国际标准认证过程。201310航空部件工厂通过国家航空航天和国防承包商资格认证程序(Nadcap)系统标准认证。这种标准是向国外订货商提供生产产品保持稳定高品质的保障。航空部件工厂的认证过程由主管国际认证的独立机构进行,检查过程中企业遵守ISO90012008EN/AS91002009(欧洲队航宇工业最新版质量标准),在认证检查过程中排除了所有可能的问题。Nadcap1990年美国制的航宇和军事工业领域生产者标准程序,满足该标准有助于企业产品进入国际航空制造市场。目前集团的乌法航空部件企业液压和科研生产企业闪电也在根据国际标准筹备认证工作。

2)未来发展

技术发展集团的最终目标是走向国际市场,而现有国产部件设备不能满足国际标准。当前俄罗斯正在大力推行进口替代计划,这对技术发展集团来说是很好的机遇,俄罗斯民用航空领域机电产品主要依赖进口,从辅助动力系统,到内部装饰、接头部件等全都有替代需求。对于俄罗斯主要的民用飞机项目SSJ-100MS-21项目来说,国外采购的机电配套产品也需要逐步更替。在此情况下技术发展集团计划实施多个创新项目:

研制和批量交付功率40kW的直升机用通用的辅助动力装置“Safir-15”

研制并批量交付批生产型MS-21飞机的系统:氧气系统、防火系统、供电系统、控制飞机初始气动面的电动机构和电动液压传动机构全套设备、中性燃气系统,以及起落架和PD-14发动机部件。包括SSJ-100在内的民用航空产品通用系统。

针对伊尔-112V研制并交付氧气系统、供电系统、机翼增生装置控制系统。

研制和批量供应窄体客机起降装置机轮电传动装置。

研制并批量供应卡-62飞机用的紧急燃油系统、直流振荡系统。

改进投入使用的军用和民用航空产品的系统和部件。


Copyright©2020 上海社会科学院数据中心版权所有沪ICP备10019589号-16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389号
开启辅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