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然地理
(1)地理位置
新加坡面积714.3平方公里,位于马来半岛南端、马六甲海峡出入口,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相邻,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由新加坡岛及附近63个小岛组成,其中新加坡岛占全国面积的88.5%,东西约42千米,南北约23千米。地势低平,平均海拔15米,最高海拔163米。海岸线长193千米。
(2)主要河流
新加坡由于地形所限,河流都较为短小,全岛共有32条主要河流,河流有克兰芝河、榜鹅河、实龙岗河等,最长的河道则是加冷河。大部分的河流都改造成蓄水池为居民提供饮用水源。
(3)资源
新加坡自然资源匮乏。
二、气候特点
新加坡属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年高温潮湿多雨。年平均气温24℃~32℃,日平均气温26.8℃,年平均降水量2345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84.3%。
三、民族与宗教
新加坡华族占74.2%,马来族占13.3%,印度族占9.1%,其他种族占3.3%。(2013年6月)佛教信徒占人口的33.3%,伊斯兰教14.7%,基督教18.3%,道教10.9%,印度教5.1%,其他宗教0.7%,无宗教信仰者17%(2012年数据)。
四、政治架构
(1)政治体制
新加坡为议会共和制。总统为国家元首,由公民普选产生,任期六年,现任总统陈庆炎,2011年9月1日就任。总统和国会共同行使立法权。国会实行一院制,议员分为民选议员、非选区议员和官委议员,其中民选议员由公民选举产生,非选区议员从得票率最高的反对党未当选候选人中任命,不超过6名,任期均为五年,官委议员由总统根据国会推荐任命,任期两年半,本届国会2011年5月7日选举产生,执政的人民行动党获得99个民选议席中的81席。总理为政府首脑,负责领导内阁,由国会多数党领袖担任,现任总理李显龙,2004年8月接替吴作栋出任总理,2006年5月、2011年5月连任。司法机构设最高法院和总检察署,其中最高法院上诉庭为终审法庭,最高法院大法官和总检察长由总理推荐、总统委任。独立以来,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政局稳定,政绩突出,地位稳固,历届大选均取得压倒性优势。近年来,反对党势力有所上升。
(2)宪法
1963年9月,新加坡并入马来西亚后,颁布了州宪法。1965年12月,州宪法经修改成为新加坡共和国宪法,并规定马来西亚宪法中的一些条文适用于新加坡。
宪法规定:实行议会共和制。总统为国家元首。1992年国会颁布民选总统法案,规定从1993年起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改为民选产生,任期从四年改为六年。总统委任议会多数党领袖为总理;总统和议会共同行使立法权。总统有权否决政府财政预算和公共部门职位的任命;可审查政府执行内部安全法令和宗教和谐法令的情况;有权调查贪污案件。总统在行使主要公务员任命等职权时,必须先征求总统顾问理事会的意见。
(3)议会
新加坡实行一院制,任期五年。国会可提前解散,大选须在国会解散后三个月内举行。年满21岁的新加坡公民都有投票权。国会议员分为民选议员、非选区议员和官委议员。其中民选议员从全国12个单选区和15个集选区(2011年大选)中由公民选举产生。集选区候选人以3~6人一组参选,其中至少一人是马来族、印度族或其他少数种族。同组候选人必须同属一个政党,或均为无党派者,并作为一个整体竞选。非选区议员从得票率最高的反对党未当选候选人中任命,最多不超过6名,从而确保国会中有非执政党的代表。官委议员由总统根据国会特别遴选委员会的推荐任命,任期两年半,以反映独立和无党派人士意见。本届国会2011年5月7日选举产生,共有99名民选议员,其中人民行动党81人,工人党6人。
(4)政府
本届内阁于2011年5月21日组成,曾于2012年8月1日、2014年4月29日两次改组。主要成员有:总理李显龙(Lee Hsien Loong),副总理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及内政部长张志贤(Teo Chee Hean),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尚达曼(Tharman Shanmugaratnam)等。
(5)政党
目前新加坡已注册的政党共24个。最主要的两大党为:人民行动党(The People’s Action Party)和工人党(The Worker’s Party)。
(6)司法机构
新加坡设最高法院和总检察署。最高法院由高庭和上诉庭组成。1994年,废除上诉至英国枢密院的规定,确定最高法院上诉庭为终审法庭。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理推荐、总统委任。大法官陈锡强(Chan Sek Keong),总检察长桑德莱什·麦农(Sundaresh Menon)。
五、经济建设
(1)经济
属外贸驱动型经济,以电子、石油化工、金融、航运、服务业为主,高度依赖美、日、欧和周边市场,外贸总额是GDP的四倍。经济长期高速增长,1960~1984年间GDP年均增长9%。1997年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但并不严重。2001年受全球经济放缓影响,经济出现2%的负增长,陷入独立之后最严重衰退。为刺激经济发展,政府提出“打造新的新加坡”,努力向知识经济转型,并成立经济重组委员会,全面检讨经济发展政策,积极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商签自由贸易协定。
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金融、贸易、制造、旅游等多个产业遭到冲击,海峡时报指数创五年内新低,经济增长为1.1%。2009年跌至-2.1%。新政府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加强金融市场监管,努力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提升投资者信心并降低通胀率,并推出新一轮刺激经济政策。2010年经济增长14.5%。2011年,受欧债危机负面影响,经济增长放缓。2012年经济增长率仅1.3%。2014年经济起底回升,具体经济数据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2014年):2880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14年):5.1万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014年):2.9%。
货币:新加坡元(Singapore Dollar)。
对美元汇率(2014年平均):1美元≈1.3542新加坡元。
通货膨胀率(2014年):1%。
失业率(2014年):2%。
(2)工业
新加坡工业主要包括制造业和建筑业。2014年产值为900亿新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制造业产品主要包括电子、化学与化工、生物医药、精密机械、交通设备、石油产品、炼油等产品。新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
(3)农业
新加坡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占国土总面积1%左右,产值占国民经济不到0.1%,主要由园艺种植、家禽饲养、水产养殖和蔬菜种植等构成。绝大部分粮食、蔬菜从马来西亚、中国、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进口。
(4)服务业
新服务业包括零售与批发贸易、饭店旅游、交通与电讯、金融服务、商业服务等,系经济增长的龙头。2014年产值为2534.4亿新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4%。
金融保险业——新加坡是全球第四大金融中心、第三大外汇交易中心和第二大财富管理中心,是亚洲美元中心市场,也是离岸人民币第二大清算中心。2013年金融保险业产值423.48亿新元,占GDP的11.4%。当地主要银行为星展银行(DBS)、大华银行(UOB)和华侨银行(OCBC)。
批发零售业——2013年产值634.37亿新元,占GDP的17.1%。
商业服务业——2013年产值543.5亿新元,占GDP的14.7%
资讯通信业——2013年产值138.23亿新元,占GDP的3.7%。新加坡主要电信企业为新电信(Singtel)、星和电讯(Starhub)和第一通讯(M1)。
(5)旅游业
旅游业是新加坡外汇主要来源之一。游客主要来自东盟国家、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和日本。2014年接待外国游客1508.6万人次(不含陆地入境的马来公民),酒店住房率85.5%。主要景点有:圣淘沙岛、植物园、夜间动物园等。
(6)交通运输
新交通发达,设施便利。是世界重要的转口港及联系亚、欧、非、大洋洲的航空中心。
铁路:以地铁为主,设65站,全长109.4公里。另建有轻轨铁路,全长28.8公里,设31站,与地铁相连。
公路:总长约329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53公里,一级公路613公里。
水运:为世界最繁忙的港口和亚洲主要转口枢纽之一,是世界最大燃油供应港口。有200多条航线连接世界600多个港口。2014年港口处理货运总量5.81亿吨,集装箱总吞吐量3390万箱。
空运:主要有新加坡航空公司及其子公司胜安航空公司。新加坡樟宜机场连续多年被评为世界最佳机场,目前已开通至60个国家188个城市的航线,各国81家航空公司平均每周提供约4400班次的定期飞行服务。2014年航班起降34.1万架次,客运量5409万人次,货运量221.63万吨。
(7)财政金融
新近年财政收支情况如下(单位:亿新元):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
收入 | 514.5 | 445.8 | 510 | 542.8 | 570.5 | 600 |
支出 | 558.1 | 327.5 | 468 | 348.1 | 523.3 | 548 |
盈余 | -43.6 | 118.3 | 42 | 194.7 | 47.2 | 52 |
截至2014年12月,外汇储备为2568.6亿美元。无外债。
(8)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是新加坡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近年对外贸易情况如下(单位:亿新元):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
总额 | 7474.1 | 9020.6 | 9744 | 9848.8 | 9802 | 9827 |
出口额 | 3911.2 | 4788.4 | 5147.4 | 5103.3 | 5134 | 5189 |
进口额 | 3562.9 | 4232.2 | 4596.6 | 4755.5 | 4668 | 4638 |
差额 | 348.3 | 556.2 | 550.8 | 347 | 466 | 551 |
主要出口商品为:成品油(占24%)、电子元器件(占22%)、化工品(占10%)和工业机械(占2%)等;主要进口商品为:成品油(占22%)、电子元器件(占17%)、原油(占10%)、化工品(塑料除外)(占6%)和发电设备(占3%)等。进口电子真空管、原油、加工石油产品、办公及数据处理机零件等。主要贸易伙伴为:中国、马来西亚、欧盟、美国、印尼。
(9)外国资本
截至2012年底,新加坡共吸引海外直接投资7467亿新元,多集中在金融服务业和制造业。主要直接投资来源国为美国、荷兰、日本、英国。
六、人民生活
2014年新加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1万美元。政府统一修建公共组屋,居民住房拥有率达88.6%。人均寿命82岁,识字率96.1%(15岁以上),每万人拥有18名医生,每千人拥有私车110辆。
七、军事发展
新加坡武装部队组建于1965年,建军节为7月1日。总统为三军统帅。实行义务兵役制,服役期2~3年。现役部队总兵力为7.25万,其中陆军5万人,编为3个混合师(各辖2个步兵旅、1个机械化旅、1个侦查营、1个炮兵营、1个高炮营、1个工程兵营)、1个快速反应师(辖3个步兵旅)、1个机械化旅。海军9000人、空军1.35万人。装备各种舰只35艘,各型飞机210余架。另有预备役25万人,准军事部队10.8万人。新加坡军队主要在国外训练。1971年与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马来西亚组成“五国联防”。重视全民防卫教育。致力于建设第三代“智能”军队。
八、文化建设
(1)重要节日
华人新年:同中国春节。泰米尔新年:4、5月间。卫塞节:5月的月圆日。国庆节:8月9日。开斋节:伊斯兰教历10月新月出现之时。圣诞节:12月25日。新加坡法定公共节日共计11天,除上述外,还有元旦、复活节、哈芝节、劳动节等。
(2)教育
新加坡的教育制度强调双语、体育、道德教育、创新和独立思考能力并重。双语政策要求学生除了学习英文,还要兼通母语。政府推行“资讯科技教育”,促使学生掌握电脑知识。学校绝大多数为公立,其中包括170所小学、154所中学、14所初级学院,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管理大学和科技大学四所大学。
(3)新闻出版
新加坡的英文报有《海峡时报》、《商业时报》、《新报》;华文报有《联合早报》、《联合晚报》、《新明日报》;马来文报有《每日新闻》;泰米尔文报有《泰米尔日报》。
广播电台于1936年开播,1959年1月起以马来语、英语、华语、泰米尔语广播。现有15个波段,每周广播1307小时。新加坡广播电台拥有并经营12个国内电台和3个国际电台。
电视于1963年开播,1974年开始播送彩色节目。1995年有线电视网开通,用户可接收30多个频道、10余个国家的电视节目。1995年开通卫星电视,有387万用户。1999年,经营电视和广播业的数家公司合并而成新传媒集团,共经营6个电视频道,主要有第5波道、第8波道、亚洲新闻台等。播送华语、英语、马来语、泰米尔语节目。另有私营的报业控股集团设立的优频道和电视通频道。
九、对外关系
新加坡立足东盟,致力维护东盟团结与合作、推动东盟在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面向亚洲,注重发展与亚洲国家特别是中、日、韩、印度等重要国家的合作关系;奉行“大国平衡”,主张在亚太建立美、中、日、印战略平衡格局;突出经济外交,积极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已与新西兰、日本、欧洲自由贸易协会、澳大利亚、美国、约旦、韩国、印度和巴拿马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与新西兰、智利、文莱签署了首个地跨三个大洲的自贸协定,并与巴林、埃及、科威特和阿联酋就商签双边自贸协定达成共识。倡议成立了亚欧会议、东亚—拉美论坛等跨洲合作机制。积极推动《亚洲地区政府间反海盗合作协定(ReCAAP)》的签署,根据协定设立的信息共享中心于2006年11月正式在新成立。共与175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文/陈佳骏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