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布尔总体概况(2016年版)
喀布尔是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首都,喀布尔省省会,也是阿富汗的最大城市。它是一座有3500多年历史的名城,著名的东西方通商要道“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镇,是连接中亚和南亚的贸易必经之路,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个中心。“喀布尔”在信德语中是“贸易中枢”的意思。1773年杜兰尼王朝统一阿富汗后,喀布尔成为阿富汗首都。
一、地理位置
位于该国东部的喀布尔河谷、兴都库什山南麓,北纬34度,东经69度,海拔1800米。
二、资源状况
喀布尔附近的矿业资源非常丰富,因运输困难和资金缺乏,已经开采的仅有煤、铁、锰、铜、石墨等。
三、气候特点
喀布尔气候温和,同北京相差不多,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13℃左右。
四、人口状况
超过390万(2011年)。
五、经济发展
1.产业
工业以轻工业为主,主要有地毯、纺织、皮革、水泥、电力、采煤、汽车修理和制糖等,全国大部分工业都集中在喀布尔的达路拉曼宫。
2.交通航运
喀布尔交通便利,现有两个现代化的机场和邻国通航,国内仅有的两个国际机场中,有一个位于喀布尔(另一个位于坎大哈)。喀布尔也是全国公路交通的枢纽,有公路连接喀布尔省各地和全国大部分省份。以喀布尔为中心,长达2000多公里的环形现代化公路通往阿富汗全国各地,到邻国巴基斯坦和伊朗也有公路相通。
六、社会发展
喀布尔河横贯全城,将城市一分为二,南岸为老城区,北岸是新城区,全市呈现U字形,四周群山环抱,城市开口处面对西面的高山峻岭,是两座风景异常优美的高原城市,也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山区首都之一。新城比较繁华,商业区、皇宫、官邸及高级住宅大多集中在此,市内多宫殿,较为著名的有古尔罕纳宫、迪尔库沙宫、萨拉达特宫、蔷薇宫以及达尔阿曼宫等。达尔阿曼宫是议会场所与政府部门所在地。
七、文化发展
1.教育
喀布尔大学始建于1932年,是阿富汗最好的大学。目前在校学生1.5万人,在喀布尔大学8000余名在校学生里,女生约占20%。教职工1200人。有经济、农业、社科、医学、法学、文学、艺术等系,美国、法国、德国、英国、土耳其和印度等都有老师在这里上课。大学有中、英、法、德、西、俄、土、阿拉伯、普什图和达里10种语言课程。
2.旅游景点
a.太佩马兰詹山
位于城东,有一座古代帝王的陵墓,这里埋葬的是阿富汗国王纳迪尔沙。山坡上还有不少王公的坟墓。每年8月19日的独立节,在这里举行商品交易会,展览国家建设中的成绩。关于这座山,还有一个人间奇异的传说。太佩马兰詹是一位魔术师的名字,他的魔术创造出许多人间奇迹,奇妙得叫人难以置信。他走遍了全世界的每一个地方,每到一处,他便用他的魔术赢来丰厚的财宝。但他视财如命,只会聚敛,从来想到付出。这样过了几十年,他的死期临近了。临死前,他巡视、抚摸着那些珍宝,悲伤欲绝,多么不愿意与这些珠宝分开。在最后时刻,他放火烧了这堆财宝,焚烧后的灰烬,堆积成这座山陵,后世人便把这座山陵称为太佩马兰詹山。
c.扎赫祠
城南山麓的一座伊斯兰圆顶式建筑物“扎赫祠”,是伊斯兰教什叶派创始人阿里的衣冠冢。离扎赫祠40米左右的地方耸立着一块巨石,中心部位有一道宽1米、长2米的大裂缝,似刀削斧劈一般,传说是阿里用利剑劈开留下的圣迹[1] ,每年元旦前后,阿富汗居民纷纷前来,聚集在扎赫祠前、巨石周围举行隆重的宗教仪式。从查曼沿着乔迪梅旺德大街西行,有一个东方市场,市场中心的梅旺德塔,是为纪念阿富汗的一位爱国女英雄而建的。1880年在英国和阿富汗之间的梅旺德之战中,阿富汗姑娘玛拉莱挺身而出,号召全村男子保家卫国,与阿军合击敌人,终于取得辉煌胜利。玛拉莱的英雄事迹传诵一时,她是阿富汗历史上第一位杰出的女性。
文/朱硕晟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