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沙特阿拉伯王国定都利雅得原因探析
[内容摘要] 本文主要从沙特阿拉伯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瓦哈比主义传统、利雅得的自然地理情况、伊本・沙特国王对利雅得的感情等方面论述了当初伊本・沙特定都于此的必然性与可能性。
[关 键 词] 利雅得;首都;沙特王国
[作者简介] 田传宇,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东国际关系
王爱敏,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秦汉史
1980年7月,以色列国会宣布:“耶路撒冷为以色列永恒的、不可分割的首都。”1988年11月15日,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明确地指出其首都是伊斯兰教的第三圣地耶路撒冷。素以伊斯兰盟主著称的、宗教色彩极浓的沙特阿拉伯王国①在拥有麦加、麦地那两大圣地的情况下定都于半岛中部的利雅得城,令人颇为费解,而且研究这个问题对于厘清沙特王室与利雅得的关系也有重要意义。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沙特王国定都利雅得的原因。
一、利雅得曾是沙特王国历史上的首都
简要回顾一下沙特阿拉伯王国的历史可知,利雅得是在后沙特王国的时候才开始成为首都的。前沙特王国的首都,或者说是行政中心,是位于利雅得西北16公里的德拉伊叶。德拉伊叶遭到奥斯曼苏丹王的攻打,于1818年陷落。“帕夏下令彻底毁坏德拉伊叶城,城中的每一根房梁屋柱都被大火化为灰烬,庄园和庭院的每一株花草树木都被砍倒”②。到了后沙特王国时期,特尔其・伊本・阿卜杜拉于1824年夺取了利雅得,并把它作为首府。但是特尔其占领这里以后,利雅得的形势却不容乐观,“他们的主要安全屏障被夷为平地,全年的收成被土耳其人吃喝精光,大麦、小麦都买不到……”③然而特尔其励精图治,不仅修筑了城墙,还修建了宫殿,此后便以此地作为行政中心。这也标志着第二沙特王国的建立。在特尔其以及其继任者费萨尔统治期间,沙特王权得到了巩固和发展。该王国寄托着沙特家族的荣耀和辉煌,利雅得作为首都,自然成为沙特人心中神圣的地方。需要补充的是,前沙特王国的奠基人穆罕默德・本・沙特有两个儿子:阿卜杜・阿齐兹和阿卜杜拉。先是阿卜杜・阿齐兹继承了其父的王位,后来把王位传给其子沙特,再后来阿卜杜勒继承了沙特的王位。该家族的另一支阿卜杜拉・穆罕默德不曾担任过国王之位,但其子特尔其建立了后沙特王国并当上了国王之后,沙特家族的王位便由阿卜杜・阿齐兹转到阿卜杜拉一支,并一直延续到现代沙特的奠基人伊本・沙特。而且现代沙特的王位“在他之后,他的孩子、后代继承此项权利……”④即现代沙特的国王们都是伊本・沙特一支,也就是特尔其至阿卜杜拉一支。因而,从“资历”角度讲,利雅得可以成为新王国的首都。
二、现代沙特阿拉伯王国发迹于此
1892年,第二沙特王国的末代之君阿卜杜拉・拉赫曼被拉希德家族赶出利雅得,第二沙特王国覆灭。十年之后,阿卜杜拉・拉赫曼的儿子阿卜杜拉・阿齐兹・伊本・阿卜杜勒・拉赫曼・伊本・沙特・费萨尔(简称伊本・沙特)开始收复利雅得。
1920年1月,伊本・沙特率四十人的突击队来到利雅得城下,并进入城堡。第二天凌晨,伊本・沙特带领勇士打败利雅得警备司令阿季兰及其卫队⑤。至此,伊本・沙特夺回利雅得,恢复了沙特家族在这里的统治。此后,伊本・沙特便以此为基地,不断向外扩张。一年之后,一个新兴的政权正在不断地巩固和壮大。1932年9月,“沙特阿拉伯王国”建立,利雅得成为这个国家的首都。由此可见,现代沙特王国的崛起是从利雅得开始的,所以利雅得倾注着现代沙特王国缔造者的努力,见证了王国由弱变强的历史。
三、瓦哈比派教义的影响
沙特王国一直以瓦哈比派为自己的国教,国家的一切事物都能找到瓦哈比的影子。瓦哈比派创始人是穆罕默德・伊本・阿卜杜勒・瓦哈卜。瓦哈卜创立的瓦哈比派素以坚持《古兰经》和圣训著称⑥。教义规定严格认主独一,主张打击“以物配主者”,即清除对先知圣陵、圣物等在内的一切物的崇拜。该派还号召和“偶像崇拜”做斗争,“他们认为偶像崇拜就是崇拜所谓的圣地――麦加和麦地那”⑦。因此可以看出,瓦哈比派并不是崇拜圣地,麦加与麦地那并没有在瓦哈比人心中占据太大的地位。由于瓦哈比派从第一沙特王国建立之前就成为沙特家族的宗教信仰,并且一直到现在,瓦哈比派也是沙特阿拉伯王国的国教,沙特领导人作为瓦哈比派的一员,不因麦加、麦地那是圣地就建都于兹也是符合常理的。
四、当时的形势容不得伊本・沙特定都别处
1902年,伊本・沙特夺回利雅得之后,四周全是敌对的埃米尔国:西面,被土耳其任命为麦加谢里夫的纳季德的统治者侯赛因,占据希贾兹地区,时时侵犯纳季德地区;正北面,奥斯曼的盟邦、沙特家族的世仇――拉希德家族统治的沙马尔国;东部,这里是奥斯曼帝国控制的哈萨地区;南面到海湾沿岸,是英国掌控下的一系列小酋长国。其他一些地区,如盖西姆、锡尔汗涸谷、阿西尔等地也不同程度地受奥斯曼帝国的控制⑧。面对严峻的形势,伊本・沙特只能先在阿拉伯半岛沙漠深处的纳季德地区活动,巩固自己的政权,利雅得正是这个地区的中心,所以利雅得于其他地区相比,还是相对安全的。而且当时利雅得也有比较完备的城防。哈姆・本・图瓦斯于18世纪40年代曾在利雅得修筑了最初的防御工事。“十九世纪其余的大部分时间里,利雅得成为沙特家族的象征和必争之地”⑨。可以说利雅得城防一直是沙特国王们防御外来入侵的重要屏障。
五、伊本・沙特有着深厚的利雅得情结
伊本・沙特在这里度过了最初的12年。1880年12月3日,正当清真寺的尖塔传出晨祷的呼唤声时,伊本・沙特在利雅得出生⑩。6岁时学会骑骆驼,7岁时开始学习《古兰经》,8岁时能骑马射箭,11岁时完成《古兰经》的学习。但12岁时他被迫离开出生地,辗转到科威特。因此利雅得对伊本・沙特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他的《光复利雅得》这首诗中,他写到:“不曾忘记,阿拉伯的心脏,我的家乡,被别人偷走了;不曾忘记,这是我的父母兄弟姐妹神圣的权利被剥夺了……从小我就知道,我必须回到我的出生地……”{11}10年之后他果真回到了这里,以40人的小突击队夺取了利雅得城。伊本・沙特终达所愿。但是他更清楚地认识到“在战争之后,在这块真主的使者传道的地方,我将在剑的公正和信仰的佑护下,建立一个奉主的、光荣的、强大的国家……”{12}利雅得成为伊本・沙特一生事业的起点。
六、利雅得拥有自然地理的优势
利雅得成为一个城市,乃至于首都,必须具备的条件便是适合人类的生存。利雅得是纳季德沙漠高原中著名的绿洲地区。在绿洲地带,有不少水井散布其中,这些绿洲成为伊本・沙特军事力量的主要兵源和势力崛起的根据地{13}。在从利雅得的得名也可以看出这一点,利雅得在阿拉伯语中意为“空旷的谷地,或有良好牧场的低洼地”。因位于纳季德高原东部瓦迪―哈尼法涸谷中比周围低30米左右,故称。另一种说法为“果园”或“花园”的意思{14}。据沙特阿拉伯王国国家网站上所载“利雅得地区草茂树繁,由于周围有许多干涸河,所以自远古以来,这里就是土地肥沃的地方”{15}。因此,利雅得是阿拉伯半岛尤其是纳季德地区比较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这也为它成为一个大城市乃至一个首都,奠定了最为必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