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城麦加之旅
1400多年前一群来自阿拉伯半岛的人到了中国,他们或是经商或是从军,经商的诚实守信、从军的作战勇猛,他们用自己的一生践行和宣传着自己的信仰。大家发现他们和他们的后人有一个很传统的习惯,每到一个时间就要回到他们宗教的发祥地一一麦加,而且至死不渝,大家把他们的宗教叫做“回教”,把他们叫做“回回”。作为一个回回我来到了向往已久的麦加,沉浸在它那深厚的伊斯兰文化之中,融化在它那和谐包容的氛围之中……
神秘的朝觐仪式
麦加是全世界穆斯林向往的地方,也是一个非穆斯林们倍感神奇的地方。穆斯林为什么每年有数百万人在同一时间前往?穆斯林们为什么把它作为礼拜的方向?穆斯林们为什么把它称为圣城?还有那神秘的朝觐仪式。所有的这一切,都使麦加成为了一座神秘之城。
提起麦加,就必须要提到麦加的中心――天房。传说它是当年易布拉欣(圣经中叫亚伯拉罕)圣人和他的儿子伊斯玛依勒修建的人类的第一座房子。天房是全世界穆斯林做礼拜时的朝向,所以在照片中可以看见一圈一圈的礼拜者。天房是一座立方体建筑,人们处在天房之下马上就可以体会到自己的渺小,每天蚂蚁一样的人群在恭敬地抚摸着天房,感受着造物主的迹象。凡来到这里的穆斯林都要对天房进行逆时针环游。全年的每一个时刻都有人在环游天房,千余年来从没中断过。环游的人投入地念着赞词,有人激动地流下了热泪,他们都融化在了这信仰的旋涡之中,这旋涡使他们脱离了纷繁的尘世,使他们宠辱皆忘,使他们真正放下了自我。围绕天房的建筑就是禁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可供几百万穆斯林同时做礼拜。禁寺有97个门以方便穆斯林进出。禁寺还在扩建中,一旦建好又可多容纳50万人。禁寺周围被划为禁地,禁止狩猎、杀生、斗殴等行为。
由于麦加只准穆斯林入内,所以朝觐仪式可能是大家觉得最神秘的宗教活动了。朝觐分为正朝和副朝。副朝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而正朝只在每年伊斯兰教历的12月8日至12月12日举行。12月8日(饮驼日:古阿拉伯人以骆驼为交通工具,故朝觐前,要把骆驼饮好),开始受戒(受戒的穆斯林不得杀生、折花木、理发、剪指甲、夫妻同房等;男子受戒后还要脱去平时衣服,只用两块不加缝制的白色戒衣裹身,远远看去朝觐的人群就是白色的海洋),并从麦加步行7公里至米纳小住一夜。
第二天清晨出发步行18公里至阿拉法进行祈祷,日落之后步行13公里返回米纳附近的穆斯代里法过夜。这一天是朝觐活动中最重要的祈祷日,上午在阿拉法很多人涌向清真寺祈祷,无边的人流汇到一起,人人亲密无间。在烈日之中大家都被淹没在了汗水之中,午后祈祷的人群又变成了眼泪的海洋。大家为自己做祈祷,为家人做祈祷,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做着无私的祈祷。
第三天是伊斯兰教的宰牲节,也是朝觐中最重要的日子。穆斯林们要先从穆斯代里法发步行至米纳西面的阿格白射石场进行射石,剃头开戒之后从米纳步行至麦加,环游天房7圈(每圈的距离在300-1 000米左右),赛法至麦尔卧奔走7趟(赛法至麦尔卧的距离约为400米),之后再于入夜前返回米纳。这一天也是朝觐中最累的一天,在这一天,上至80多岁的老人,下至不太懂事的孩子,都为能在麦加进行朝觐的功课并度过宰牲节而高兴着、兴奋着,全无倦意。第四天和第五天的午后再次在阿格白射石场射石,整个朝觐活动这才算完成。
朝觐是对穆斯林身体与毅力的一次历练,而且每项活动也有其意义,比如射石象征着去除自己的私欲,驱逐私心对自己的干扰;剃头开戒象征抛弃自己的过错并改过自新等等。就这样,身心的修炼贯穿着朝觐活动的全程。
既是山城又是泉城
禁寺是麦加城的中心,也是麦加最低的地区,其他地方全是山地,整个城市的道路由山路与隧道组成。每到穆斯林礼拜的时间,成群结队的人就像水流一样向禁寺汇集。特别是清晨公鸡才叫头遍,内清外洁的穆斯林们(穆斯林礼拜之前要清洁自身并身着干净的衣服)就已经涌向禁寺,每条小巷都像一条小溪,涓涓的人流,汇入大街,条条大街变成了汹涌的大河,汇集地就是禁寺。在这人潮中你就像是一滴水,你的一举一动不会对大潮有丝毫影响,在人潮中顺行你如同随波逐流的小船,在横穿人潮时你好像涉河而过,与人潮逆向行进你就是逆水行舟。站在高处我俯视人潮,大地好像铺上了活动的地毯,下在谷底你回头仰望,仿佛那人潮一直连到了天上。禁寺到了礼拜的时间就是一座人的海洋,没法挤入禁寺的人们就在路上整齐地排列好,随着禁寺内领拜者的一声“安拉胡艾克拜勒(真主至大)”,这个人海马上平静了下来。人们跟着领拜者的号令,或站立或鞠躬,或叩头或静坐,整齐划一的礼拜动作就像波涛一样忽上忽下,这壮观的景象足以让人震撼。如果你在这礼拜人海之中,不管你在拥挤的禁寺之内,还是在街边的马路牙子上:不管你是站在禁寺里的大理石地面上,还是在离寺数百米远的柏油路上:不管你是亿万富翁,还是身为乞丐;不管你是阿拉伯人,还是其他国家的人,你都会发现:你融化了,你不是你了,你是一个整体中渺小的一部分,你只是这个世界上的一个过客,一切都放下了,一切都释然了。
世界上好像还没有一座终年高温、降雨稀少的城市可以称得上泉水之城,但一个一秒钟就可以出水11升至18.5升的赞穆赞穆泉(渗渗泉)使麦加成为一个例外。相传先知易卜拉欣将妻子哈哲尔和刚出生不久的儿子伊斯玛依勒领到荒无人烟的现在麦加所在地,为他两个备下干粮和水就返回了。母子二人不久就将食物吃完了,饥渴难耐的哈哲尔太太登上赛法山,希望能找到水源,但什么也没发现。她奔向麦尔卧山四下张望,还是一无所获。她在赛法山和麦尔卧山之间来回寻找着,当她奔走到第七趟的时候,她发现一道泉眼竟然被饿得又哭又闹的伊斯玛依勒的小脚蹬了出来。她饮了泉水,伊斯玛依勒也有了奶吃。这里有水了,路过的人有的就在这里居住下来,逐渐就形成了现在的麦加城。先有赞穆赞穆泉,之后才形成了麦加城,所以麦加可称为泉水之城。赞穆赞穆泉当初只有二人喝,到现在这个城市的200万居民,还有每年络绎不绝拜访麦加和麦地那两城的朝觐者都在喝,沙特政府也网开一面,让每个来沙特的人都可以免费托运10公斤的赞穆赞穆水回国。可就是这样的索取,这泉水还是水量充沛,清凉甘冽。当疲劳时喝了倦意全消,当烦热时喝了全身清爽,当吃得不太舒服时喝了这呈弱碱性的泉水还有助消化,真是难得的好水呀!在麦加的大街小巷经常可以看见头顶着、肩扛着、手提着赞穆赞穆泉水的朝觐者,他们都想把这神奇的泉水和美丽的传说带回家。
信仰与生活
2011年麦加朝觐人数550万,可整个麦加的人口也只有近200万,在5天内接待几倍于常住人口的朝觐者,而且来自不同国家,操着不同的语言,要和谐起来,想一想都叫人头疼。可麦加城做到了,来客们之间基本上看不见矛盾的发生,即使是不小心踩了脚,两人脸上也只有微笑;来客们与当地人之间总是深情 的问候和欣慰的微笑;汽车遇到行人总是礼让,等候时间长了也不去鸣喇叭;城里的猫总是找闲暇的人们起腻,想要你的食物,让你帮它抓痒;鸽子们就在你身边吃食,落在你头顶上的灯柱上休息:就连是街上维持秩序的警察看起来也是这样的平和,他们看见乖巧可爱的儿童都要上前逗一逗,如果你渴了还可以连说都不说进入他们的办公室就接水喝。因为和谐好像就在每个麦加人的心中,当人员拥挤时他们会自觉慢下来或停下来,当有人摔倒时会有人自发转身分散人潮,大家都会留意自己身边的老弱妇孺,以免无意中伤害到他人;特别是在礼拜结束散场的时候,大街上比地铁的换乘通道还要拥挤,可你在大家的脸上却瞧不见一点急躁和忧愁,每个人都是这么的惬意这么的淡定。因为所有的来客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来朝觐,来完成自己的善功,所有的来客只有一个称呼就是“哈吉(朝觐者)”,所有的问候只有一个“安塞俩目尔来一昆(祝你平安)”。
麦加也是一座古兰经之城。公元610年伊斯兰的先知穆罕默德在麦加开始接受天启的古兰经,在之后的23年间古兰经不断下降,成为了伊斯兰教的伟大经典。这部仅有77437个单词的经典,却囊括了天地人、全方位的知识,整部经文字流畅、语言精美、合折押韵,一千余年来一直流传,堪称伟大的奇迹。全世界的穆斯林们也是按照古兰经上的指示不辞辛劳地来到麦加来进入朝觐的。麦加是古兰经开始下降之地,城里也到处可以发现古兰经,在路上时不时就有古兰经优美的旋律响起,每座民宅中都有古兰经,在商店里售货员的旁边有古兰经,在司机的驾驶室里也有古兰经,在银行、售票处、电信营业厅只要是需要等候的地方都有古兰经,而且很多古兰经也都被大家翻看的很旧了。最重要的是古兰经已融入每个在麦加人的人们生活细节之中,出行时要诵读关于出行的章节,坐车时要诵读关于骑乘的章节,睡觉之前要读关于入睡的章节,就连把钱放到乞丐手里时都要加上一句“奉至仁至慈真主之名”,古兰经已经扎根在了每个穆斯林的心里。
麦加禁寺的灯整夜不灭,人流不断,麦加成了一个真正的不夜城。不夜城这一个词一般是用来形容灯红酒绿的大都市,麦加这一小小的山城可有着另一种不夜城的景象。它没有绚烂夺目的霓虹灯,也没有追逐无拘无束的帅哥美女,更没有歌舞升平的娱乐场所,它有的只是虔诚的穆斯林们,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去禁寺礼拜和环游天房,不管是清凉舒爽的凌晨还是骄阳似火的中午都有人在禁寺礼拜,都有人在天房周围环游。沙特阿拉伯电视一台的内容只有一个,就是时时直播麦加禁寺的礼拜和环游,你随时打开电视都可看见万人以上在环游天房或礼拜。禁寺周围的商铺为了适应朝觐者有很多也24小时营业。
在这个不夜城里人的心好像也成了不夜城,没有黑暗只有光明,每个人不管他是劳累还是闲暇脸上总是充满阳光。在这里人真是做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我们住处的门随时从外边都可以打开,也没有人丢失过任何东西。当我在清真寺里读经,旁边就有人为我打开灯:当我渴了,会有人帮我接水;当我在路上因提不动东西而发愁时,不用说话就会有人来帮我拿。他人心里的阳光真可以温暖到你的心里,这种感受没有去的人很难体会。
当我们进入麦加的时候,我们激动地流着泪念着:兰拜看拉混埋,兰拜看(我应召来了!真主啊!我应召来了!);当我们离开麦加的时候,我们依依不舍地流着泪,求真主让我们再来麦加。
TIPS
・沙特阿拉伯货币为里亚尔,1里亚尔约等于1.8元人民币。在麦加的大街上有很多外币兑换点,各国货币基本都可以直接兑换成沙特里亚尔。
・麦加气候温和且干燥,请带好墨镜和遮阳伞,并注意补水(麦加城内到处都有卖饮料的商店和直饮水设备,但在郊外最好自带水壶)。
・沙特阿拉伯英语也通用,但熟练掌握的人不多。
・麦加城的餐厅多为印度、巴基斯坦人开办,城内中餐厅只有南部的几家维族餐厅,当地人口味以甜、辣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