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数据中心
搜索

新西伯利亚城市概况

新西伯利亚(俄语:Новосибирск)是俄罗斯的城市,建城于1893年。行政区位上新西伯利亚是新西伯利亚州Новосибирская область)的首府,该州则属于俄罗斯新划分的七个顶级行政区中西伯利亚联邦管区Сибирский федеральный округ的一部份,也是整个西伯利亚地区最大的城市。新西伯利亚是俄罗斯国内仅次于莫斯科圣彼得堡,人口第三多的城市。该城境内工厂非常多,并拥有一些俄罗斯最好的大学博物馆剧场

一、地理位置

新西伯利亚位于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南部,大部分土地位于鄂毕河和额尔齐斯河之间,东部与萨莱尔岭相连。该州北部与托木斯克州接界,东部与克麦罗沃州相邻,西部与鄂木斯克州毗连,南部和西南部分别与阿尔泰边疆区哈萨克斯坦接壤。东西长642公里,南北长444公里。首府新西伯利亚市位于82°55’E、55°2’N,距莫斯科3191公里。至2016年1月全市面积为502.7km2

最初新西伯利亚位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时区,属于东七区(UTC +7),与莫斯科有4个小时的时差。 也正因如此,在新西伯利亚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从新西伯利亚到莫斯科的飞行时间为4个小时,所以航班的起飞与到达的当地时间是一样的。从1993年5月23日开始,新西伯利亚州划入东六区(UTC+6),属于鄂木斯克时区,于莫斯科时间有3个小时的时差。2016年5月,新西伯利亚州立法会通过了将时区过渡到东七区(UTC+7)的决议,与莫斯科时间相差4个小时。

二、资源状况

1. 矿物土地

新西伯利亚州矿物资源不多,已发现的约有20种。该州很多地方都分布有黏土,它是生产砖、陶器和其他制品的重要原料,储量估计为3.46亿吨。在北部的沼泽地带泥炭的储量很大。已发现的泥炭产地约有600多处,储量估计为72.898亿吨(几个大型泥炭产地总储量约1000万—3000万吨),年产泥炭为1.56亿吨。石油、天然气、冷凝液等碳水化合物资源储量约有2.09亿吨,但分布比较分散;已探明的石油储量约有3000万吨,年最大开采量可达230万吨:天然气C1+C2储量约为45亿立方米。东部地区分布着许多建材原料如:石料、沙子、石灰石、黏质页岩(一种生产水泥的原料,储量估计为3.46亿吨)。此外,这里还有大理石(主要分布在马斯利亚尼诺和伊斯基季姆地区)、煤炭(主要是无烟煤,分布在萨莱尔岭)、黄金等矿藏。

2. 水资源

新西伯利亚州水力资源十分丰富。这里约有430条河流,最大的河流鄂毕河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鄂毕河发源于阿尔泰冰川,注入北冰洋,航运价值很大。1956年人们在离新西伯利亚巾不远的鄂毕河上修建了大坝和水电站。此外,还有伊纽河,很多新西伯利亚人的别墅就分布在它的两岸;美丽如画的别尔季河:水流比较平缓的塔拉河、鄂木河、卡尔加河、卡拉苏克河。新西伯利亚州也称“湖州”,这里有大小湖泊几千个,主要分布在巴拉宾低地。

该州的地下水资源有很大的利用价值,其所含矿物质可用来治病,地热则可用来取暖。西南部的咸水湖中含有盐和苏打及用来治病的淤泥。全国有名的疗养院就位于卡拉奇咸水湖区。

3. 农业用地

农业用地占新西伯利亚州总面积的47.7%(其中耕地22.2%),森林面积占26.6%,灌木丛面积占1.6%,沼泽地面积占17.4%,水域面积占4.3%,其他土地资源占2.5%。农业用地在全州分布较为均匀,该州改良土地面积约为11.3万公顷,其中的10.66万公顷属农业耕地。农业灌溉用地约为5.69万公顷,干涸土地面积为5.07万公顷,被破坏土地面积约为2600公顷。

4. 动物资源

新西伯利亚州动物资源与中欧、北欧地区的动物资源大体一致,略有不同。该州约有80多种哺乳动物,主要有:北极鹿、紫貂、狐狸、海狸、狼、熊、猞猁、狍子、兔、旱獭等,很多动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并不多,其中蛙类3种、蜥蜴2种、蛇类2种。该州的河湖中生活着30多种鱼。最常见的鱼有:鲫鱼欧鳊、鲤鱼等。鄂毕河中最大的鱼是西伯利亚鲟鱼,体长可达2米。如今这种珍贵的鱼在不断减少。此外,体积较大的鱼还有江鳕、狗鱼、鲈鱼、白北鲑等。由于湖泊、沼泽众多,水鸟种类丰富这是新西伯利亚州动物资源的一个显著特点。如今已发现的鸟类约有300种,主要的水鸟有:金雕、天鹅、野鸭、鹬、灰鹭、潜鸟等有22种鸟类属珍稀保护品种,如海鹰、金雕、鹈鸪。这里的鸟绝大部分是候鸟,每年许多候鸟都经巴拉宾低地的湖泊定期迁徙,恰内湖因而成为世界上有名的水鸟栖息地。

5. 植物资源

新西伯利亚州约有1200多种野生植物。这里最常见的树种是白桦、花楸、松树山杨。此外,还有冷杉云杉、山楂等。中欧森林中常见的树木如橡树、榆树椴树白蜡树在本州虽可见到,但都是人工栽种的。

三、气候特点

新西伯利亚属于大陆性气候。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新西伯利亚的气候条件极其恶劣,达不到适合的湿润度。其全年平均气温为+0.2摄氏度,七月份平均气温为+19摄氏度,一月份平均气温为-19℃。一月份历史最低气温为1915年的-51.1℃,历史最高气温出现在2014年7月12日——高达41.1℃。年平均日照时长为2077个小时。

四、人口状况

新西伯利亚是俄罗斯人口数量第三多的城市,其常住人口截止至2016年1月1日为158.41万人(占新西伯利亚州人口数量的57.3%),人口密度为0.32万人/km2.

新西伯利亚现拥有113.4万名劳动力,其中:20.2%从事工业,12.6%从事教育行业,11.4%就职于医疗健康及社会服务行业,11.3%从事贸易及日用制造行业,9.9%为政府公务人员——从事国家事务管理及军事安保行业,9.7%就职于交通与通信业,5.4%从事金融活动,3.2%的人员服务于建筑行业。

五、经济发展

工业、贸易及服务、建筑、交通、科研为新西伯利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别于西伯利亚的其他城市,在新西伯利亚范围内没有大型的矿业开采企业。该市拥有超过12万家企业与机构,以及超过4.2万名的个体企业主,有约82万名从业人员,其中超过一半的人员服务于大中型企业及机构,超过四分之一的人员任职于小型及微型企业。

1. 工业

新西伯利亚有220多家大型及中型生产企业,其产值约占全市工业产值的2/3。除此之外还有600多家小型企业。全市1/5的从业人口就职于工业生产企业与机构。

新西伯利亚的生产企业专注于生产加工及科研领域。其中工业生产的重要领域为航空工业、原子工业、机械制造业、能源、金属加工、制药等。新西伯利亚是世界能源市场上核原料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在新西伯利亚州机器制造业中无线电电子工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占有特殊地位,这些工业企业与宇航和原子能工业企业一起成为该州军;厂综合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西伯利亚军工综合体中新西伯利亚州所占比重最大),60%的工业生产集中在军工综合体:90年代初军工综合体包括约30个工业企业、10多个科研设计机构以及100多个生产民用产品的企业,这些企业主要完成国家订货,为很多工业部门提供技术,特别是电工技术、机床制造技术、农业技术及运输设备。此外一些企业还从事各种专业维修工作,如维修复杂的程序控制设备、电力设备、轮船、航空发动机、铁路机车等,该州有几家有名的大企业如西伯利亚电热联合公司,负责生产扦式电炉、大型复杂电热机组;重型液压机床联合公司生产国内最大的刨床和镗床,用这些机床不仅可以钻大口径孔洞,而且可以加工重量达150吨的零件;西伯利亚电力重型机器厂生产水力发电机组和涡轮发电机组以及大功率电机,这些电机被独联体和其他国家所采用。改革以后由于国家订货急剧减少,军工综合体面临困境,生产滑坡。为了充分发挥军工综合体人才、技术优势,新西伯利亚州正积极准备在机器制造业某些企业中实施一些新项目,以扭转军工综合体的困难局面。如:在以科明捷尔命名的工厂生产新型自动起重机;在新西伯利亚航空生产联合公司制造多用途安-38轻型飞机,在新西伯利亚人造纤维厂研制使用石油存储工艺设备;由西伯利亚电力股份公司建设小型水电站;在新西伯利亚仪器制造厂研制和生产用于医疗的成套现代化仪器等。

2. 交通

新西伯利亚是西伯利亚西部最大的交通枢纽,位于交通干线的交叉点,其中包括西伯利亚干线。其为通往中亚的铁路要道。该市拥有4座火车站,其中新西伯利亚主火车站为乌拉尔地区最大的火车站。全俄最大的火车调车场正位于新西伯利亚,在这里货物的接受和处理达到了创纪录的数量。

新西伯利亚与俄罗斯、独联体国家及世界上70多个国家建立了互通航线。“托儿马乔沃”机场为为西伯利亚地区最大的机场,也是全俄最大的机场之一。其位于城市的边缘地区——距新西伯利亚市中心17公里,位于新西伯利亚州鄂毕市内——其可以服务国产与进口的所有客运及货运的现代机型。如此高规格的机场保证了新西伯利亚与世界各大都市的动态联系,其将为世界各地的商务人士及旅游者提供舒适的服务。有两条联邦级的国家公路经过了新西伯利亚:M-51 “贝加尔”(俄语作Байкал),该线从车里雅宾斯克经过奥姆斯克、克麦罗沃、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到赤塔,此为“阿穆尔”联邦公路——从赤塔到哈巴罗夫斯克 的出口;M-52 丘亚公路(俄语作Чуйский трак),该线从比斯克到达蒙古共和国边境。

此外,新西伯利亚还拥有汽车站——从新西伯利亚地区可以通过汽车运输到达西伯利亚相邻的其他城市以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新西伯利亚的市内交通同样四通八达,主要的市内交通工具包括:公共汽车、有轨电车、无轨电车、出租车、地铁等。所有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都采用了自动化结算系统及非现金付费方式。新西伯利亚的地铁是国家东部第一条线路,并且是唯一的。其开通与1985年底,如今拥有两条运行线路,总线路长15.9km,有13座地铁站。地铁桥梁是世界上同类型桥梁中最长的。

六、社会发展

用七十年的时间,新西伯利亚成长为人口百万的城市,至今其跻身世界发展最快的城市之列,这些被收录进了《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中。

从1937年9月28日起,新西伯利亚被确立为新西伯利亚州的行政首府。2000年5月13日确立为西伯利亚联邦圈的首府。现代新西伯利亚是俄罗斯亚洲部分的商务、贸易、金融、科研、工业及文化中心。俄罗斯联邦总统全权代表驻西伯利亚联邦区的官邸就位于新西伯利亚。不仅如此,俄罗斯联邦外交部代表处、西伯利亚海关及其他联邦政府机关部门、跨区域的组织机构总部都在此设点。

新西伯利亚下属7个行政区——捷尔任斯基区、基洛夫斯基区、加里宁区、十月区、五一区、苏维埃区及中央区。其中常住人口数量最多的是列宁区,为29.83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数的18.8%;中央区常住人口数为28.97万人,占18.3%。苏维埃区为全市面积最大的行政区,占地87.5km2,中央区幅员84.2km2

七、文化发展

1943年,俄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在新西伯利亚市成立,这标志着该市开始成为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科研教育中心。当许多科研单位在新西伯利亚市里建立的时候,还有更多的科研单位建立在科学城----在新西伯利亚以南30公里由科学院建立的小城市。以后,在这座科学城里居住着6500名科研人员和他们的家人,使这里成为一个特殊的地区。

1. 教育

新西伯利亚有辐射范围极广的教育机构网络。该市拥有超过30所高等教育机构,包括其他城市大学的分部——有近12万名学生、研究生及博士生在此学习。在这些学生中有超过20%来自全国各地。新西伯利亚致力于为西伯利亚全境及远东地区服务。近来外国留学生的数量有增加的趋势。除此之外,全市有超过40所中等专业学校在运行。对于年轻一代,西伯利亚坐拥超过200所普通教育机构:中小学、高中(有近15万名学生)及近70所儿童学前教育机构(超过8.1万名儿童在此学习)。在教育过程中积极运用计算机技术,新西伯利亚使用计算机保障普通教育机构运作的水平明显高于全俄平均水平。

至2015年9月1日全市有150229名中小学生,123所小学,20所高中,2所教育中心,44所进修学校。82965名1.5岁至7岁的学龄前儿童,275所幼儿园。

2. 科研

新西伯利亚是俄罗斯亚洲部分最大的科学研究中心,其中坐落着超过100所机构从事着科学研究及分析,有超过1500名的博士后及超过3500名的博士在此工作和生活。新西伯利亚科学中心(俄语作Новосибирский научный центр СОРАН)是俄罗斯科学院新西伯利分部(俄语作СОРАН—Сибирском отделении Российской академии науки)在西部利亚最大的分部,这里聚集了分部近半数的科研力量。医学研究西伯利亚分部(俄语作ФГБУ—Сибирское отделение медицинских наук)同样位于新西伯利亚。

3. 文化

a. 剧院

目前,新西伯利亚拥有14座专业剧院,这是新西伯利亚文化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歌剧院,其成为了新西伯利亚的标志之一。歌剧院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动工建造,建成于1945年,为俄罗斯最大的歌剧院。2004-2005年间其经过了大规模的重建。

. 影院

此外,新西伯利亚还建有25座电影院,其中最古老的为马雅可夫斯基电影院(俄语作кинотеатр им. В. Маяковского),建于1923年,曾用名为俄罗斯影院(俄语作Роскино)、苏维埃影院(俄语作Совкино)。还有胜利电影院(俄语作Победа建成于1926年。市内的西尼玛影院(俄语作Синема Парк)设有IMAXIMAX 3D厅,同时还支持4D技术。

c. 图书馆

新西伯利亚拥有78所图书馆,其中较为著名的有:俄罗斯科学院国立公共科学技术图书馆(俄语作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публичная научно-техническая библиотека СО РАН),这是俄罗斯亚洲部分藏书量最为丰富的图书馆;新西伯利亚国家州立科学图书馆(俄语作Новосибирская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областная научная библиотека);高尔基新西伯利亚州立儿童图书馆(俄语作 Новосибирская областная детская библиотека им. А. М. Горького)等。

八、园区建设

新西伯利亚较为著名的科技园区为新西伯利亚科学城科技园区(俄语作Технопарк новосибирского Академгородка,常简称为Академпарк。该科技园建于新西伯利亚科学城内,2006年8月新西伯利亚州的领导签发了关于建立科技园的决定,投资额为170亿卢布,一年之后投资额追加到217.36亿卢布。该项目的主要目的为加速高新技术领域的发展提供保障,并将其转化成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局部目标为一年创立不少于20个的成功创新项目。该园是在“在俄罗斯联邦建立高新技术领域”国家纲要的框架下成立的,其将着重发展四个主要方面: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技术、电力及仪器制造。


Copyright©2020 上海社会科学院数据中心版权所有沪ICP备10019589号-16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389号
开启辅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