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数据中心
搜索

新西伯利亚经济发展

工业、贸易及服务、建筑、交通、科研为新西伯利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别于西伯利亚的其他城市,在新西伯利亚范围内没有大型的矿业开采企业。该市拥有超过12万家企业与机构,以及超过4.2万名的个体企业主,有约82万名从业人员,其中超过一半的人员服务于大中型企业及机构,超过四分之一的人员任职于小型及微型企业。

1.工业

新西伯利亚有220多家大型及中型生产企业,其产值约占全市工业产值的2/3。除此之外还有600多家小型企业。全市1/5的从业人口就职于工业生产企业与机构。

新西伯利亚的生产企业专注于生产加工及科研领域。其中工业生产的重要领域为航空工业、原子工业、机械制造业、能源、金属加工、制药等。新西伯利亚是世界能源市场上核原料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在新西伯利亚州机器制造业中无线电电子工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占有特殊地位,这些工业企业与宇航和原子能工业企业一起成为该州军;厂综合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西伯利亚军工综合体中新西伯利亚州所占比重最大)60%的工业生产集中在军工综合体:90年代初军工综合体包括约30个工业企业、10多个科研设计机构以及100多个生产民用产品的企业,这些企业主要完成国家订货,为很多工业部门提供技术,特别是电工技术、机床制造技术、农业技术及运输设备。此外一些企业还从事各种专业维修工作,如维修复杂的程序控制设备、电力设备、轮船、航空发动机、铁路机车等,该州有几家有名的大企业如西伯利亚电热联合公司,负责生产扦式电炉、大型复杂电热机组;重型液压机床联合公司生产国内最大的刨床和镗床,用这些机床不仅可以钻大口径孔洞,而且可以加工重量达150吨的零件;西伯利亚电力重型机器厂生产水力发电机组和涡轮发电机组以及大功率电机,这些电机被独联体和其他国家所采用。改革以后由于国家订货急剧减少,军工综合体面临困境,生产滑坡。为了充分发挥军工综合体人才、技术优势,新西伯利亚州正积极准备在机器制造业某些企业中实施一些新项目,以扭转军工综合体的困难局面。如:在以科明捷尔命名的工厂生产新型自动起重机;在新西伯利亚航空生产联合公司制造多用途安-38轻型飞机,在新西伯利亚人造纤维厂研制使用石油存储工艺设备;由西伯利亚电力股份公司建设小型水电站;在新西伯利亚仪器制造厂研制和生产用于医疗的成套现代化仪器等。

2.交通

新西伯利亚是西伯利亚西部最大的交通枢纽,位于交通干线的交叉点,其中包括西伯利亚干线。其为通往中亚的铁路要道。该市拥有4座火车站,其中新西伯利亚主火车站为乌拉尔地区最大的火车站。全俄最大的火车调车场正位于新西伯利亚,在这里货物的接受和处理达到了创纪录的数量。

新西伯利亚与俄罗斯、独联体国家及世界上70多个国家建立了互通航线。“托儿马乔沃”机场为为西伯利亚地区最大的机场,也是全俄最大的机场之一。其位于城市的边缘地区——距新西伯利亚市中心17公里,位于新西伯利亚州鄂毕市内——其可以服务国产与进口的所有客运及货运的现代机型。如此高规格的机场保证了新西伯利亚与世界各大都市的动态联系,其将为世界各地的商务人士及旅游者提供舒适的服务。有两条联邦级的国家公路经过了新西伯利亚:M-51 “贝加尔”(俄语作Байкал),该线从车里雅宾斯克经过奥姆斯克、克麦罗沃、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到赤塔,此为“阿穆尔”联邦公路——从赤塔到哈巴罗夫斯克 的出口;M-52 丘亚公路(俄语作Чуйский трак),该线从比斯克到达蒙古共和国边境。

此外,新西伯利亚还拥有汽车站——从新西伯利亚地区可以通过汽车运输到达西伯利亚相邻的其他城市以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新西伯利亚的市内交通同样四通八达,主要的市内交通工具包括:公共汽车、有轨电车、无轨电车、出租车、地铁等。所有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都采用了自动化结算系统及非现金付费方式。新西伯利亚的地铁是国家东部第一条线路,并且是唯一的。其开通与1985年底,如今拥有两条运行线路,总线路长15.9km,有13座地铁站。地铁桥梁是世界上同类型桥梁中最长的。

全市拥有151条公共交通线路,线路总长为2738.9km。其中包括:129辆有轨电车,11条有轨电车线路,线路长123.8km228辆无轨电车,14条无轨电车线路,线路长177.7km795辆公交车,72条公交线路,线路长1388.2km872辆小巴,54条小巴线路,线路长1049.2km;两条运行地铁线路,13座地铁车站,104节列车车厢,线路长15.9km,地铁日运送旅客量超过22万人次。


Copyright©2020 上海社会科学院数据中心版权所有沪ICP备10019589号-16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389号
开启辅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