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堡总体概况(2017年版)
地名由来
伊斯兰堡,英文拼写为Islamabad,是世界上唯一以宗教名命名的首都。Islam意为“伊斯兰教”,Abad意为“城市”,Islamabad则具有“伊斯兰教的城市”的意思。
区位
伊斯兰堡地处巴基斯坦东北部,位于波特瓦尔高原的西北端,北连旁遮普省,南接西北边境省。城区总面积为906平方千米,是巴基斯坦的首都,也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
历史
伊斯兰堡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首都之一,至今仅有半个世纪的历史。1947年8月,巴基斯坦脱离英国殖民统治,宣布独立,将首都定于全国最大的城市卡拉奇(Karachi)。卡拉奇位于巴基斯坦的南部,濒临阿拉伯海,是一座商业港口城市,交通较为便利。但是,它与巴基斯坦内地的联系很不方便,而且从军事上讲也不符合国防的要求。因此,选择一个理想的新都,便成为这个新成立的国家不可忽视的迫切问题。
1959年2月,巴基斯坦成立专门的首都选址委员会。委员会从地理、气候、资源、交通、通信、国防等多方面对国内的各个地方进行了考察和比较,最终将新都的位置确定在拉瓦尔品第(Rawalpindi)东北的10千米处。这里气候温和,水源充沛,环境优美,并且深处腹地,居高临下,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非常理想的建都之所。新都地址选定之后,巴基斯坦便将首都迁至拉瓦尔品第,作为临时首都。
1960年6月,巴基斯坦成立专门的首都规划委员会。他们集中了巴基斯坦建筑方面的精英,并邀请了希腊、美国、英国、意大利等各个流派的著名建筑学家,将巴基斯坦传统的建筑风格与现代的建筑风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通盘规划,分期施工。
1961年,开始动工兴建新都,取名为伊斯兰堡。整个城市的蓝图是由希腊的DoxiadisAssociates公司负责设计的,城市从马尔加拉山开始,呈一个巨大的三角形向东、南、西三个方面扩展。1967年,巴基斯坦正式将首都迁至伊斯兰堡。1970年,伊斯兰堡的城市建设已初具规模。
随着伊斯兰堡的城市扩展,它与西南方向的拉瓦尔品第逐渐连成一片,构成伊斯兰堡一拉瓦尔品第大城市区。
地理
伊斯兰堡坐落于波德瓦尔高原上,地势较高,平均海拔约540米。北面为海拔1500多米的马尔加拉山,东面是景色秀丽的拉瓦尔湖,南面是起伏的山丘和广阔的印度河平原,西面是一片开阔的河谷地带。湖光山色自然天成,再加以人工的精雕细琢,使伊斯兰堡成为南亚次大陆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伊斯兰堡是世界著名的花园城市,其绿地面积是建筑用地面积的三四倍。全市种植树木超过1000万株,并遍植各种奇花异草,一年四季,绿树流翠,郁郁葱葱,繁花似锦,姹紫嫣红。公园、花园星罗棋布,市北有马尔加拉山国家公园,市内有F9公园,市南有夏克巴利山国家公园。夏克巴利山顶上,专门辟有一块园地,供到巴基斯坦访问的外国首脑植树纪念。园地里的第一棵树,是周恩来总理于1964年2月访巴时亲手种植的乌桕树,象征中巴人民的友谊,故被称为“友谊树”。此后,刘少奇、李先念、杨尚昆、江泽民、李鹏、万里、朱镕基、胡锦涛等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到此种过“友谊树”。夏克巴利山以南,有一处著名的玫瑰和茉莉花园,园内种植了几十种茉莉花(巴基斯坦的国花)和200多种玫瑰花。
伊斯兰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1.3℃左右。每年的4-10月为热季,平均气温为27℃左右;6月为最热的月份,平均气温为31.2℃左右。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3月为凉季,平均气温为13.4℃左右;1月为最凉的月份,平均气温为10.1℃左右。与全国大部分地区相比,伊斯兰堡的降水较为充沛,年降水量为1140毫米左右。7月、8月降雨最多,平均降雨量为300毫米左右;11月降雨最少,平均降雨量为17.8毫米左右。
伊斯兰堡市区井然有序,分为行政区、使馆区、公共设施区、商业区、工业区、学校区、住宅区等功能区域。住宅区被街道分割成76个正方形街区,区内多为别墅式庭院,风格各异,区内服务设施完备,有学校、商店、饭馆、银行等,而且每个街区均建有一座清真寺。2016年,伊斯兰堡的人口数量达到60.16万。
经济
伊斯兰堡设有专门的农业区,种植小麦、玉米、水稻、大豆等粮食作物以及各类瓜果、蔬菜。伊斯兰堡的工业,主要为消费品工业和服务性行业,包括面粉厂、纺织厂、面包房、塑料厂、汽车修理厂等。根据巴基斯坦政府规定,凡是产生烟雾、粉尘、臭味、噪声污染和空气污染的工厂不能设在市内,因此伊斯兰堡是一座基本上没有污染的绿色城市。近年来,伊斯兰堡旅游业发展较为迅速,是巴基斯坦乃至亚洲著名的旅游目的地。
文化
伊斯兰堡的主要居民为旁遮普人(Punjabi)、普什图人(Pashtun)和信德人(Sindhi)使用的语言为乌尔都语和英语,也使用旁遮普语、普什图语、信德语等民族方言。绝大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少数居民信奉基督教、印度教及其他宗教。
伊斯兰堡的节庆活动较为丰富,节庆多为全国性的节日,其中最为重要的节日为开斋节。每年的7月20日一8月18日为伊斯兰教的斋月,在此期间,除病人、孕妇、喂奶的妇女、幼儿以及在日出前踏上旅途的人之外,均应全月斋戒——从黎明至日落,戒饮水进食、戒房事、戒绝丑行和秽语。斋戒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表示对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Mohammed,公元570-632年)的纪念和对真主安拉的笃信;二是通过体验饥渴困苦的滋味,从心灵深处培养对贫弱者的同情心,从而使自己心地善良,道德纯正。在斋月结束的第二天(即8月19日〉,便是开斋节,持续三天时间。节日期间,人们纷纷沐浴更衣前去清真寺做礼拜,亲朋好友之间要相互登门道贺,而许多青年男女也特意在此时举行盛大的婚礼。此外,伊斯兰堡比较著名的节日还包括古尔邦节(又名宰牲节)、圣纪节(穆罕默德诞辰日)、新年、独立日、国父真纳诞辰日等。
伊斯兰堡拥有近20所大学,包括国立科技大学、信息技术学院、真纳大学、阿拉玛·伊克巴尔开放大学、巴基斯坦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等。其中阿拉玛·伊克巴尔开放大学是亚洲第一所提供远程教育的开放大学,每年注册人学的学生人数在全世界名列前茅。
伊斯兰堡注重与国外主要城市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约旦的安曼(Amman)、土耳其的安卡拉(Ankara)、中国的北京、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Jakarta)孟加拉的达卡(Dhaka)、韩国的首尔(Seoul)、阿联酋的阿布扎比(AbuDhabi)等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
旅游
伊斯兰堡的旅游景点比较丰富,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景观交相辉映。费萨尔清真寺是巴基斯坦的国家清真寺,是南亚地区最大的清真寺,也是世界最大的清真寺之一,可同时容纳10万人进行礼拜。该寺由已故的沙特前国王费萨尔(KingFaisal,1906—1975年)出资兴建,并以其名字命名。寺庙呈金字塔形,通身白色,设计新颖,在全世界清真寺中独树一帜。国家纪念碑由四个大花瓣、三个小花瓣和一座小型五角尖碑组成。从空中俯视,七个花瓣围成的新月形,环抱着尖碑的五角星形,恰好构成巴基斯坦国旗的星月标志。半山公园位于马尔加拉山的山腰,海拔730米,是观赏伊斯兰堡全景的绝佳之所。此外,伊斯兰堡的著名景点还包括拉瓦尔湖、塞伊德布尔村、玫瑰和茉莉花园、体育中心等。
伊斯兰堡的娱乐项目较为丰富,游客可以到博物馆欣赏来自巴基斯坦各地的传统艺术品,或到拉瓦尔湖划船、钓鱼、野外烧烤、攀岩,或到马尔加拉山徒步、野营,或去市内的射击倶乐部去一试身手。
伊斯兰堡的特色商品以手工艺品为主,手工艺品以技术精湛、历史悠久而著称于世。特色商品包括骆驼皮制品、鹿皮制品、羊毛制品、木雕制品、地毯、缟玛瑙制品、红木家具、黄铜器皿、松子等。购物场所主要为各个街区的市场和特色商店,如真纳超市、麦德龙超市、G6超市、亚洲手工艺品店等0
在伊斯兰堡,游客可以品尝到正宗的巴基斯坦风味美食。当地人喜欢吃香辣的食品,他们用胡椒、姜黄等做的咖喱食品闻名世界。烹饪方式多为炖、烧烤、凉拌等,常见的菜肴有炖牛羊肉、炖鸡、炖豆、烤牛肉、烤羊肉、土豆沙拉、青菜泥、豌豆肉末等。主食为小麦、玉米,一种名为恰巴蒂的粗面饼最受当地人们青睐,馕饼(Naan)、油饼、黄油抓饭、肉抓饭也非常受欢迎。当地人最喜欢的饮料为奶茶,除了甜、咸两种口味之外,还有一种加捣碎的开心果和巴旦木果仁做成的克什米尔奶茶。此外,游客也可以在伊斯兰堡品尝到中国、意大利以及其他国家的美味佳肴。
伊斯兰堡的住宿设施较为齐全,既有奢华的五星级饭店,也有条件简陋的青年旅舍,不过四星级以上的高档酒店数量较少。世界知名的酒店品牌中,只有万豪在此设有连锁酒店,而伊斯兰堡万豪国际酒店以其高端的设施和周到的服务成为市内最为奢华、最受欢迎的酒店。
伊斯兰堡交通相当便利,拥有贝纳芝·布托国际机场、拉瓦尔品第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市内交通工具主要为出租车,多数是破旧的、烧天然气的本地组装铃木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