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数据中心
搜索

卡拉奇总体概况(2017年版)

地名由来

卡拉奇,英文拼写为Karachi。在乌尔都语中,Karachi意为“黑色”,其由来有两种说法。一说认为它来源于当地一口著名的淡水井的名字,另一说认为它来源于当地一个原始聚落酋长的姓氏。

区位

卡拉奇地处巴基斯坦南部,位于印度河三角洲的西北部,南临阿拉伯海,东北距首都伊斯兰堡1500千米。城区总面积为3527平方千米,是巴基斯坦的最大海港城市和最大城市,是全国的经济中心,也是信德省的省会。它所在的信德省,西北接俾路支省,东北连旁遮普省。

历史

卡拉奇的历史并不久远,直到18世纪初,它还是一个小渔村。不过,卡拉奇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它面临阿拉伯海,一条长达16千米的礁石带,构成了一道天然防波堤,使其成为一个天然的深水港。

18世纪30年代开始,当地的渔民开始穿越阿拉伯海与阿曼的马斯喀特以及波斯湾地区从事贸易。为了加强防御,他们还在此修建了一座小型的城堡,筑起城墙,安上土炮。

1839年,英国殖民者在了解了卡拉奇港口的重要性之后,使用武力将其占领,并对港口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建设,而卡拉奇的命运随之发生改变,迅速发展成为亚洲地区一座重要的港口城市。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之后,卡拉奇成为经苏伊士运河出红海后的第一大港。1861年和1878年建成的卡拉奇一戈德里(Kotri)、卡拉奇—海尔布尔(Khairpur)两条铁路,将卡拉奇与富庶的旁遮普省连接起来。港口和铁路的建设,使卡拉奇成为印度河流域的门户。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卡拉奇成为英国海军的补给港,殖民当局利用卡拉奇储存、转运军事物资,并在此设立伤病医院。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卡拉奇成为盟军的重要战略基地,特别是盟军舰艇的维修基地和空军基地,卡拉奇的金属加工和机械制造业从此发展起来。

巴基斯坦独立后,卡拉奇成为首都,其发展也进人了一个新的时期。独立之初,大批难民迁人卡拉奇,使之一跃成为巴基斯坦人口最多的城市。1959年,巴基斯坦将首都迁至拉瓦尔品第,卡拉奇则成为信德省的省会。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卡拉奇从一个单一的港口城市,逐渐发展为具有工业、商业、交通、金融、政治、文化等多种功能的大城市,成为巴基斯坦的经济中心。

地理

卡拉奇处于科希斯坦高原南麓至沿海平原地带,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海拔在1.5—40米之间。市区东部和北部有低山和孤丘,其中门戈皮尔山为城市的最高点,海拔为528米。自高原南流的默利尔河和勒亚里河分别流经市区东部和西部,为季节性河流,河床宽广,平时呈沙滩景象。沿海地带分布着许多风景优美的海滩、海湾和岛屿。

卡拉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炎热干燥,年平均气温为26℃左右。每年的3—10月为热季,平均气温为28.8℃左右;6月为最热的月份,平均气温为31.4℃左右,极端高温甚至超过47℃。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2月为凉季,平均气温为20.4℃左右;1月为最凉的月份,平均气温为18.1℃左右。虽然靠近海洋,但卡拉奇的降雨非常稀少,年降雨量仅为220毫米左右。绝大多数降雨集中在7月和8月,总降雨量达150毫米左右。

目前,卡拉奇共分为西区(KarachiWest)、中心区(KarachiCentral)、南区(KarachiSouth)、东区(KarachiEast)、默利尔区(Malir)、戈伦吉区(Korangi)以及国防区(Cantonment)等7个区域。卡拉奇是巴基斯坦人口最多、分布最为稠密的城市,也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2016年,卡拉奇的人口数量达到1162.42万。

经济

卡拉奇是巴基斯坦的工业中心,工业产值占全国的50%。左右,主要工业部门有纺织、制鞋、粮食加工、木材加工、饮料、金属制品、电气制品、机械、化工、石油、造船等。其中,炼油厂、钢铁厂和核电站都是全国著名的大型企业。

卡拉奇是巴基斯坦的交通中心和贸易中心,水运、陆运、空运都相当发达。卡拉奇港是一座大型的现代化港口,承担了全国以上的外贸吞吐任务,而且还为阿富汗转运一部分进出口货物。卡拉奇是全国铁路和干道公路的起点和终点,西与伊朗有公路相连,东经海得拉巴(Haiderabad)与印度相通。真纳国际机场是巴基斯坦最大的国际机场,也是南亚次大陆重要的国际航空港。依靠便利的交通网络,卡拉奇成为全国最重要的贸易枢纽和产品集散地。

卡拉奇是巴基斯坦的金融中心,国家银行、民族银行、联合银行、工业发展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全国各大银行以及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的总部均设于此,多数外国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也集中于此。另外,卡拉奇是巴基斯坦重要的旅游目的地。近些年来,旅游业的发展较为迅速,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

卡拉奇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主要居民为旁遮普人、普什图人、信德人、俾路支人(Baluchi)以及来自南亚各地区的移民。使用的语言为乌尔都语和英语,也使用旁遮普语、普什图语、信德语、俾路支语等民族语言。居民的宗教信仰也较为复杂,包括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印度教及其他宗教。

卡拉奇的节庆活动较为丰富,节庆多为全国性的节日,如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新年、独立日、国父真纳诞辰日等。卡拉奇是真纳的诞生地,每年的12月25日,卡拉奇的民众都会在真纳墓前为其举行隆重的诞辰纪念仪式。此外,当地较为著名的节庆活动包括卡拉奇时装周、卡拉奇文学节等。

卡拉奇是巴基斯坦重要的文化中心,拥有近40所大学,如卡拉奇大学、阿逝汗大学、NED工程技术大学、哈姆达德大学等。其中,卡拉奇大学是巴基斯坦国内历史最为悠久、规模最大的大学之一,与四川师范大学合作成立了孔子学院。

卡拉奇注重与国外主要城市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先后中国的上海、毛里求斯的路易港(PortLouis)、美国的休斯敦(Houston)、伊朗的马什哈德(Mashad)等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

旅游

卡拉奇的旅游景点比较丰富,自然旅游景观与人文旅游资源交相辉映。克利夫顿海滩是市内最著名的海滩,是老少皆宜的度假场所,19世纪时英国将这里建成了士兵康体中心,至今仍存有许多样式优美、带宽敞花园的欧式建筑。真纳墓是国父真纳的陵墓,是一座典型的伊斯兰风格建筑,也是市内最重要的纪念性建筑物,整座陵墓均用白色大理石建造而成,方形的陵墓巍然屹立于棕榈树丛和各色鲜花之中,给人以庄严、圣洁之感。巴图大清真寺是卡拉奇最大的清真寺,因位于国防区,故又被中国人称为“海军教堂”。主体建筑为半球形的祷告大厅,全部由白色大理石建成,可同时容纳5000人进行祷告。此外,卡拉奇的著名景点还包括桑斯皮特海滩、霍克斯海滩、弗里尔厅、守护寺庙、卡拉奇动物园等。

卡拉奇的文化娱乐设施较为齐全,娱乐项目较为丰富。卡拉奇拥有三座著名的博物馆,巴基斯坦国家博物馆陈列了从史前石器时代一直到巴基斯坦建国时期的文物,嚢括了历史发展、宗教、民族和艺术等各个方面;巴基斯坦海事博物馆和巴基斯坦空军博物馆是两个以军事为主题的博物馆,游客可在此了解巴基斯坦的军事历史。海边也是游客娱乐的良好场所,游客可以到各个海滩骑骆驼、骑马、观龟产卵,或到基马里码头租船出海钓螃蟹。

卡拉奇是巴基斯坦最大的商业都市,特色商品以手工艺品为主,种类繁多,价廉物美,主要包括纺织品、剌绣、玛瑙制品、象牙制品、镶嵌工艺品、银制胸饰、地毯、铜器、陶器、木雕等。最繁华的购物场所包括萨达尔市场、博哈里市场、快市、Dolmen场等。其中,萨达尔市场被中国人誉为“卡拉

奇的王府井大街”,其面积之大、商品之丰富,比王府井有过之而无不及。曾有人作过这样的评价:“除了洲际导弹和航天飞机,你能在萨达尔市场买到你想要的任何东西。”

在卡拉奇,游客可以品尝到正宗的巴基斯坦风味美食,如炖牛羊肉、炖鸡、烤牛肉、烤羊肉、土豆沙拉、青菜泥、恰巴蒂、奶茶、黄油抓饭、肉抓饭等。由于卡拉奇靠近阿拉伯海,游客也可以在此品尝到新鲜的海鲜大餐。另外,卡拉奇市内还有许多中餐厅、法国餐厅、印度餐厅、日本餐厅等外国餐厅。

卡拉奇的住宿设施较为齐全,既有奢华的五星级饭店,也有条件简陋的廉价旅馆,可满足各个层次游客的住宿需要。世界知名的酒店品牌中,万豪、喜来登、华美达、丽晶等品牌都在此设立连锁酒店。卡拉奇的交通相当便利,拥有真纳国际机场、市区火车站、军营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和航运码头。市内交通工具包括公交车、出租车、人力车等。

Copyright©2020 上海社会科学院数据中心版权所有沪ICP备10019589号-16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389号
开启辅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