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数据中心
搜索

吉尔吉斯斯坦第一副总理谈一带一路

共建丝路经济带是崭新的历史进程


《21世纪》:21世纪经济报道正在刊发关于“一带一路”的系列专题,所以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怎么理解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


萨尔帕舍夫:我本人是中吉经贸合作委员会的主席之一,吉尔吉斯对中吉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视的,我们的关系来自于历史的渊源,我们积极支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丝绸之路自古就让吉中两国相互联系,两国人民睦邻友好传统已成为现代吉中关系的牢固基石。自2014年以来吉中贸易额增速达10%,中国已经是我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13年习近平主席访问吉尔吉斯,以及后来2014年吉尔吉斯总统访问中国,两国签署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强化两国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1世纪》:“一带一路”战略对中亚国家和吉尔吉斯能提供什么样的机遇?


萨尔帕舍夫:吉尔吉斯目前最紧迫的问题是争取能源独立,也是最大的投资项目,这些项目就是中国帮助建设的,对我们来讲能源项目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新的丝绸之路,不仅是建设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或者工艺与技术的交流,商品和资金的流动,而是一个崭新的、长期的历史进程。


吉尔吉斯政府完全赞同中国提出的倡议,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互联互通。吉尔吉斯已经做好了积极参与的准备。我相信,不只是中国和吉尔吉斯,我们的邻国,塔吉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地区所有的国家都将参与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之中。尤其是未来即将推动的基础设施方面的一些项目,我们很期待。


《21世纪》:目前有一些西方国家在质疑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认为这是中国在以往影响力比较低的中亚国家争夺区域主导权,你怎么评论此观点?


萨尔帕舍夫:我个人很肯定中方的“一带一路”战略,中国经济发展这种迅猛的速度以及发展势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达到。我理解,这个战略最主要的是能够推动两个国家间的经济发展。比如现正在筹划的中吉铁路建设,以及从中国到欧洲铁路的互联互通建设,能对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助推作用。一些西方国家的质疑不过是以己度人。事实上,根据这么多年的观察,中国从来没干涉过任何国家的内政,从来都是尊重别国的主权和选择,尊重别国的文化,以及促进相互之间的合作关系。所以我们非常愿意与经济实力强大的邻国——中国合作。从商品贸易流通角度讲,我们最大的出口国就是中国,如果我们不同中国合作,同谁合作呢?我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不是20年、30年的关系,而是世世代代的关系。


当前最关注中吉铁路建设


《21世纪》:对吉尔吉斯而言,目前最重要的两个关键词是“稳定”和“发展”,这两个关键词对吉尔吉斯的重要性在哪里?


萨尔帕舍夫:要让你的百姓能够吃得饱的话,那就要抓农业,如果希望你的百姓变得富足,那么就要抓工业。我们希望我们老百姓既能够吃饱也能够富足。


对吉尔吉斯而言,发展的目标有四个:首先是能源,其中也包括水电;第二是矿山开采业;第三是农产品加工;第四就是发展旅游业。


我们为了发展能源需要大规模的投资,当然也需要比较合理的电费标准,目的是要使吉尔吉斯做到能源独立。而大力发展矿山开采业是我们的优势所在,吉尔吉斯总共有40多个大矿资源,有80%以上是中国人在这里勘探开采。但是我们也需要制定公平的法律和公平的税收政策。对于农产品的深度加工,我们需要先进的加工工艺和销售市场。发展旅游业就需要修建完善的基础设施。


《21世纪》:未来十年,中国的对外投资将增加三倍,可能达到1.25万亿美元,吉尔吉斯政府是否考虑过未来如何利用中国对外投资的机遇?


萨尔帕舍夫: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感谢中国给我们提供的帮助。南北公路第一期建设进程很顺利,南北公路的第二期规划也基本接近尾声,现在我们在等待中国政府的最终决定(关于项目的贷款问题),我们希望二期工程今年可以施工。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眼下我们最关注的是铁路建设。新提出来的中吉铁路路线,从距离上比原来的方案延长了约40公里,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修建这条铁路,不仅仅对中吉之间经济合作起到推动作用,而且对整个中亚地区的经济合作都能够起到推动作用。


在能源建设领域,也是中国的资本注入。除了今年8月份就要结束南北输电线路的建设,我们还开始了首都热电厂的改造。


将积极参与亚投行和丝路基金

《21世纪》:为了“一带一路”国家的互联互通,中国政府发起成立了两个金融机构,一个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另一个是丝路基金。你们如何看待这两个机构,是否已经对接?


萨尔帕舍夫:我可以明确地说,我们要加入亚投行,要成为亚投行的初始成员(本次访谈于2015年3月6日完成,截至4月15日吉尔吉斯已成为亚投行意向创始国之一)。我们目前正在考虑,如何筹措资金,作为加入亚投行的股本金。我们当然也欢迎丝路基金,也会参与丝路经济带基金下的一些项目。丝绸之路是历史上的一条古道,我们的先辈就是从这条古道上走过来的。从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发展层面来讲,不论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还是丝路基金,我们都会积极参与。据我所得到的初步信息,与现存的一些融资机构相比较,亚投行和丝路基金的条件都是非常优惠的,是很好的一个备选方案。


《21世纪》:对吉尔吉斯来讲,加入亚投行需要筹措多少股本金?


萨尔帕舍夫:大概是五年之内要交2100万美元,最初期的投入也要差不多400万-500万美元。


《21世纪》:对吉尔吉斯这样财政体量和外汇储备相对比较小的国家,你觉得这个门槛高吗?


萨尔帕舍夫:我们的财政部会同中国有关方面协商。但是,我们觉得不管怎么样都是划算的,这对吉尔吉斯来讲是个机会,可以利用亚投行加深合作以及开展一些投资项目。


“远亲不如近邻”

《21世纪》:近年来,中美俄三国都在中亚地区提出了自己的战略设想,比如美国的大中亚计划(《美国与大中亚:合作与发展伙伴关系计划(GCAP)》),以及“新丝路战略”(New Silk Road);俄罗则推出《2020年前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战略》;现在中国也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从你个人的角度,你怎么看待美俄中三个大国的中亚战略?


萨尔帕舍夫:首先,从贸易的角度来讲,我们最大的合作伙伴是中国和俄罗斯,我们同时与中国还是邻国,所以从经济合作角度讲,我们觉得比较划算的还是同中国合作。因为战略的实施是意愿与能力相加,所以我们比较支持丝路经济带的战略;我们同俄罗斯主要是在关税联盟框架下的合作。


从长远来看,吉尔吉斯同中国经济贸易的合作是极具前景性的,期待两国的合作给吉尔吉斯带来经济繁荣。有一个很好的成语叫“远亲不如近邻”。


Copyright©2020 上海社会科学院数据中心版权所有沪ICP备10019589号-16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389号
开启辅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