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数据中心
搜索

“特高压”输电为何引起巨大争议:利益的搏弈

  一、特高压首次交锋:自我博弈,更是科学的博弈  特高压交流,争议不断。从2005年国网提出建设特高压交流开始,特高压交流就一直陷入争议的漩涡中,尤其是在2010年12月,23位来自北京和其他地区的电力行业老专家集体联名上书,反对建设“三华联网”特高压交流,反对意见达到顶峰,反对者主要有两条意见:一是建设特高压同步电网,特别是“三华”同步电网,担心同步电网规模太大,系统发生严重故障引发跨网、存在造成大面积停电的安全隐患;二是既然特高压交流电网输电存在争议,能否跨区域输电只发展特高压直流输电。从反对者的意见来看,这些反对意见多局限于感性看法上,在科学计算方面的论证不足。  科学论证“三华”特高压同步方案。我们认为新生事物的成长总是伴随着各种争议,有争议才能做到更加完善;针对反对者的反对意见,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到电力科学研究院进行了科学论证。电力科学研究院构建了三种方案,一种是500kV方案,即维持现有的500kV电压网架,各大区域间以直流输电线路相连。第二种是“三华”特高压异步方案,即华北、华中以1000kV交流相连,形成同步电网;华东电网与华中电网以直流相连,为异步区域电网。第三种是,“三华”特高压同步方案,即用1000kV特高压交流将华北、华中和华东三个区域电网联接成“三华”同步电网。通过计算机模拟计算,和前两种方案相比,第三种方案减少了直流馈入,交直流协调发展,承受严重事故能力强。这一计算机模拟计算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从这方面可以看出,建设“三华”特高压同步电网是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反对者并没有人能找出通过计算机模拟计算并不科学。  国家政策为特高压建设保驾护航。2011年9月份,国家能源局成立“十二五”电网规划领导小组,并在9月15日举行首次工作会议,根据会议形成的意见,领导小组拟将于今年3月之前形成“十二五”电网规划并上报国务院,特高压建设将第一次放到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这将有利于电网公司积极推进特高压建设,为特高压建设保驾护航。但到目前为止,“十二五”电网规划尚未上报,特高压交流审批也仅限于已经运营的晋东南-荆门-南阳的示范工程。特高压的受阻,很大程度上是一部分专家坚持着科学精神,而未受制于市场化。  二、特高压争议升温:已不是科学的博弈,而是利益的博弈  去年,国家电网却发布了这样的信息:为了认真汲取印度大停电的教训,以特高压电网建设为契机,促进全国“一张网”的形成。根据国家电网的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形成“三纵三横”的特高压交流骨干网架,以及11项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预计耗费资金5000亿元。  在电力体制改革十年之际,国家电网又再次明确提出全国联网。而这个概念就来自特高压的建设。进入2005年以后,国家电网正式着手启动对特高压电网的建设,并规划“十二五”期间形成“三纵三横一环”的特高压电网网架,从而形成东北、西北、南方电网通过直流与华北、华东和华中的“三华”特高压同步电网主网架实现异步连接,最终实现国家电网的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  但国内反对特高压的呼声从来没有停止过,多次上书国务院,强烈反对特高压建设的资深电力改革专家、电监会信息中心统计分析处处长杨名舟告诉记者:“印度正是因为全国交流电网出了事儿,我们国家还要跟着后面走?还要义无反顾地朝着事故的方向走?特高压分交流和直流,印度目前的情况就反映了交流的问题是非常大的,尤其是现在国家电网要搞的"三华联网",把三大地区的电网全部联合起来。一旦出事,这个问题是非常严重的。这就好比目前我们国家有几大军区,全国联网就相当于把所有的军区和军分区都撤掉,只设立一个中央总部,这可行吗?一旦有外国入侵,或者局部战争,一个总部能搞定吗?这肯定不行。”


Copyright©2020 上海社会科学院数据中心版权所有沪ICP备10019589号-16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389号
开启辅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