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伟:全球化与中国复兴
1979年以来的数十年间,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外交各个方面实力全面提升,一个五千年文明古国渐渐崛起于世界的东方。早在上世纪的80年代,西方战略家们就开始思考中国复兴的历史轨迹,如保罗肯尼迪在其《大国的兴衰》一书中便详尽研讨了中国复兴的起点和条件。而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有关中国复兴的论著更是频频问世,其中确有若干严谨的、实事求是的探讨和预测,认为中国复兴是“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现象”。
不过,由于大国的崛起与复兴历来就被其他国家视为挑战和威胁,特别是当中国踏上复兴之路时,世界各国对此既没有战略准备,也没有理论准备,因此很多人在观察时还是戴上了有色眼镜,于是就出现了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并日渐蔓延。所以,如何让世界正视中国复兴的事实,消除世界对中国复兴的恐惧,并从中国的复兴中发现世界共同发展的机遇,便成为了当代中国研究的全新课题。
事实上,中国如果按照常规的理念和方式实现复兴,它在国际体系中就必然被西方国家视为异己力量,将长期受到压制,并不断引起冲突。但由于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的复兴条件已和以往大国的崛起截然不同,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进程,是新世纪中国复兴的主要历史背景。在全球化的条件下,中国正在形成自身独特的复兴模式,“和平与发展”将贯穿于中国复兴的全过程。可以说,中国复兴之路就是和平发展的道路。
只有把中国的复兴与全球化联系起来看,考察中国的成长在全球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才可以看到中国复兴对世界的贡献特征与特殊意义,才能够让世界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复兴这一当今世界的重要事件,才能够让世界了解中国与以往大国复兴道路的根本不同。
由此,在全球化背景下,回顾25年来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寻找中国复兴的基本轨迹,探索中国复兴的规律,包括渐进式的改革开放、从体制外到体制内的转变、一部分地区的发展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保持稳定和平的外部环境、与主要国家和地区形成共同利益等等问题,已经成为海内外专家的研究焦点。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是中国复兴的要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