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吾金:世界中国学研究的重大转折
首届“世界中国学论坛”不久将在上海隆重举行,这不仅是上海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志,表明世界中国学的研究正处于重大的、实质性的转折过程中。我们这里说的“重大转折”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其一,世界中国学的研究正从边缘走向中心。长期以来,整个世界文化界都处于“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尤其是“欧洲文化中心主义”的影响下。这种影响是如此之巨大,以致于中国文化完全被挤到不起眼的、边缘的位置上。上个世纪下半叶,萨伊德的东方主义理论的提出乃是世界文化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事件。从此,“西方文化中心主义”不再是人们思考问题的出发点,而成了人们自觉地进行深层文化反思的对象。随后,柯亨的《中国中心论》的出版表明,中国学的研究者们不但认同萨伊德的东方主义理论,而且努力使他的理论发扬光大。有趣的是,这种文化研究上的新思路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响应,那就是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在改革开放中的崛起。无庸讳言,中国的崛起使全世界的目光转向中国,也使世界中国学的研究从文化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心。
其二,世界中国学研究的内容正从“小文化”走向“大文化”。所谓“小文化”,我们这里主要指中国传统社会的文物及哲学、文学、宗教和伦理等观念;所谓“大文化”则是指中国文化生活的全幅内容,包括传统社会和当代社会的全部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很久以来,世界上的中国学研究者是带着猎奇的心态来研究中国的“小文化”的。在他们看来,中国古代文化蕴含着许多宝藏,有待于深入的发掘,而现、当代的中国,或者甘心于积贫积弱的落后国情,或者游刃于政治运动的胶着状态,实在是乏善可陈。然而,近30年来,发生在当代中国的巨大的变化正在向中国学研究者们的单纯的“考古”热情提出挑战。事实上,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研究者把目光转向当代中国社会,转向中国的“大文化”,这就使中国学研究的内容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其三,世界中国学研究的范围正从“地理中国”走向“文化中国”。所谓“地理中国”指的是中国大陆和港、澳、台;所谓“文化中国”,则不仅涵盖“地理中国”,而且也包括世界各国的华人文化、华人聚居处和唐人街等。随着当代中国的迅速崛起,中国人正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心态走向世界各国:或者是旅游和渡假,或者是求学和深造,或者是打工和经商,或者是探亲和访友,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就使当代中国学的研究范围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即它不再局限于“地理中国”的范围之内,而是不断地从“地理中国”向“文化中国”扩展。
在首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即将举行之前,我们衷心祝愿世界的中国学研究越来越兴旺发达,祝愿当代中国以更开放的心态走向世界,重现汉唐的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