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数据中心
搜索

波罗的海铁路项目

【项目名称】波罗的海铁路项目

【国别】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

【行业】交通

【项目性质】拟建

【进展阶段】立项、资金申请和前期准备工作

【项目成本】

项目预计耗资在37亿到52亿欧元之间,一期欧盟共批准5.4亿欧元,其中立陶宛2800万欧元

【投资主体】85%由欧盟出资

【主管机构】

立陶宛铁路公司、爱沙尼亚铁路有限公司和拉脱维亚交通部代表各自政府分别成立三个项目公司,100%持股,即立陶宛波海铁路建设封闭股份制公司(RailBalticaStatybaUAB)、爱沙尼亚波海铁路私人有限公司(RailBalticEstoniaOÜ)和拉脱维亚欧洲铁路快线公司(EiropasDzelzcelaLinijasSIA)。2014年11月,三方各出65万欧元,各持33.3%股份,合资组建了波海铁路联合公司(RBRailAS)。

【建设内容主要产品】

北起塔林(爱沙尼亚),向南经里加(拉脱维亚)-考纳斯(立陶宛)至立波边境,全长728公里,采用1435mm轨距。

【业主方及联系方式】

在具体实施阶段,波罗的海铁路联合公司将面向在欧盟注册的企业公开招标,招标文件将发布在其官网上(http://railbaltica.org/en/procurements),同时也将在拉脱维亚采购监督局(www.iub.gov.lv)、立陶宛政府采购办公室(www.cvpp.lt)、爱沙尼亚财政部电子采购网(https://riigihanked.riik.ee/lr1/web/guest)和欧盟公共采购网(http://ted.europa.eu)上公布

【项目简介】

2015年6月,波海三国、波兰、芬兰欧委会签署新宣言,确认项目将按“塔林-派尔努-里加-帕涅维日斯-考纳斯-华沙”线路建设,立陶宛单独建设的考纳斯至维尔纽斯段不属于二期项目。根据计划,三国将于2016年分别完成本国境内的前期研究工作,包括可行性研究及环评等。2018-2022年完成初步设计,2019-2020年完成征地工作。在实施主体方面,目前英国AECOM咨询公司建议成立独立项目管理公司负责项目的协调、监督及管理工作。爱沙尼亚铁路有限公司、拉脱维亚交通部和立陶宛铁路公司代表各自政府分别成立三个项目公司,100%持股,即爱沙尼亚波海铁路私人有限公司(RailBalticEstoniaOÜ)、拉脱维亚欧洲铁路快线公司(EiropasDzelzcelaLinijasSIA)和立陶宛波海铁路建设封闭股份制公司(RailBalticaStatybaUAB)。2014年11月,三方各出65万欧元,各持33.3%股份,合资组建了波海铁路联合公司(RBRailAS)。波罗的海铁路项目初步预算投资约36.8亿欧元,现已增至约50亿欧元,欧盟承诺最高承担85%,性质为赠款,从“连接欧洲基金”(CEF)“北海至波罗的海交通走廊”预算下拨付,余下由波海三国承担。第一阶段,即2013年至2015年,预算3.645亿欧元,主要用于一期项目,即波兰—立陶宛边境至考纳斯段,现已完工。第二阶段,即2016年至2020年,预算7.74亿欧元。其中,爱沙尼亚申请2.13亿欧元,其中,连接欧洲基金1.74亿欧元,自筹0.39亿欧元。计划开展空间映射和线路技术设计,Muuga港联运码头工程解决方案,开展地质调查,完成Muuga港货运站建设,修建塔林和派尔努火车站。拉脱维亚申请2.94亿欧元,其中,连接欧洲基金2.4亿欧元,自筹0.54亿欧元。计划开展里加中央铁路枢纽和相关土建的技术设计,重建里加中央车站及相关设施、在里加国际机场建设火车站、新建连接里加机场至中央车站的铁路,并开始第一阶段征地。立陶宛申请2.6亿欧元,其中,连接欧洲基金2.2亿欧元,自筹0.4亿欧元。建设Jiesia至Rokai段线路,开始考纳斯至Palemonas和Rokai段技术设计和建设,完成考纳斯至立陶宛—波兰边境段的电气化和欧洲铁路运营管理系统(ERTMS)升级,开展Palemona至立陶宛—波兰边境段的技术设计及土地购买。第三阶段,即2020年至2024年,预算37亿欧元。其中,爱沙尼亚申请11亿欧元,拉脱维亚申请16亿欧元,立陶宛申请10亿欧元,将完成波海铁路全线贯通。此外,立陶宛将单独建设维尔纽斯至考纳斯段。

Copyright©2020 上海社会科学院数据中心版权所有沪ICP备10019589号-16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389号
开启辅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