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耀:特朗普上台,中国怎么看,怎么办?
随着1月20日总统宣誓日的临近,引爆世界的第45任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即将迎来“伟大”的日子。届时,非裔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将和白人种族主义者特朗普一起,相邻而站,书写世界历史的传奇时刻。
2016年大选被认为是美国总统选举史上的“例外”。百多年来,政治的戏剧性从没有像今天这样被生动地演绎。尽管特朗普胜选后表示要努力弥合党派分歧,但其在权力交接前后与奥巴马的殊异、与民主党的摩擦、与自由主义的抵牾……特别是其鲜明不拘的性格,无不预示着未来的美国将出现更撕裂的局面。
当然,特朗普自身的特性也加大了世界的不确定性和中美关系的不明朗。中美再一次站到历史和未来的节点上。如何构建新形势下的中美关系,如何应对特朗普的“内卷化”,如何营造21 世纪的世界经济和政治新秩序,如何开展有效外交并保卫国家安全,都将是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紧迫又必须回答的命题。
据我们观察,“美国优先”政策下的“特朗普冲击波”对中国主要有8 大挑战:一是特朗普宣布退出 TPP,反对 NAFTA 和 WTO 等国际及区域自由贸易体制;二是指责中国为汇率操纵国,声称对中国征收45%的惩罚性关税;三是采取大幅减税政策及其他措施吸引美企回流;四是在台湾问题上挑战“一个中国”政策与三个中美联合公报;五是取消对页岩气和清洁煤生产的限制,考虑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六是在朝鲜问题上加大对中国施压;七是暗示将允许日本、韩国发展核武器;八是不再为无明显短期利益或他国能“搭顺风车”的“公共产品”买单。
事实上,中美两国经贸、人文交往非常紧密,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毫不自损地切断这层联系。中美两国都应该明确认识到,在特朗普政府任内中美关系依然要延续过去近40年的互惠、共赢、共生,并且合作还将继续深化,中美依然充满巨大共同利益。
在中美贸易领域,两国经济在某些领域已经难分彼此;中美都需要类似亚太自贸区(FTAAP)的平台,共同倡导更公平的 21 世纪经济规则;中美双边投资的积累释放了巨大外溢效应,促进两国的就业、技术进步、经济转型;跨国公司在中美关系中一直扮演了“稳定器”的角色;随着特朗普基础设施计划的出炉,基础设施合作有望中美未来合作新亮点;中美之间人文交流经过三十多年的孕育,正汇聚成流,旅游、留学、移民正突破太平洋的鸿沟;美国各州拥有州经济事务高度的决策权,并且与中国经济往来密切;中美两国的共识和通力合作可以创造全球治理的里程碑事件,以《巴黎协定》的签署为例,中美合作有望成为提供“全球公共产品”的新模式。
面对未来的中美关系挑战和机遇,中国应当以经济外交优先,加强中国对美经贸、投资领域的合作,同时加强中美在区域经贸合作,共同引领和促成亚太自贸区FTAAP启动和建设。
此外,中国要重视与美方跨国公司合作,强化中美人文交流,在中美基础设施建设和第三国市场开展广泛合作,邀请美国加入亚投行,加强与美国各州政府合作,尽早启动中美首脑会唔,邀请特朗普团队访华,同时注重提升中日韩合作和中国与东南亚合作,发挥儒家文化圈的凝聚作用,减少亚太地区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