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数据中心
搜索

王辉耀:大国复兴与中国梦

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凤凰涅槃,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机会再次来临。

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世界潮流中,在共筑中国国民梦想、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发挥留学人员成为人才库、智囊团和民间外交生力军作用,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纵观留学事业140多年大潮奔腾,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相随伴,同中国民族的振兴相应和。我们看到,从1872年30余名幼童抵达美国旧金山,到2015年年度52.37万中国留学人员分赴世界各主要留学国家;从1881年第一批21名留美幼童被提前召回,到2015年年度40.91万中国留学人员学成归来,这之中的“去”与“回”已不可同日而论。而孙中山、詹天佑、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周恩来、邓小平、李四光、严济慈、华罗庚、周培源、钱三强、钱学森、邓稼先等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更是令百年留学史灿若星河。

历史延续到今天,更有84%的中国科学院院士、75%的中国工程院院士、77%的教育部直属高校校长、62%的博士生导师和71%的国家级教学研究基地主任都曾拥有留学经历。可以这样说,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中国人奋斗及发展史。

海归是全球化的新兴力量,是改革开放的力量,创新创业的力量,也是未来全球化的参与力量。在中国革命时期、改造中国、拯救中国、建设中国和创新中国不同阶段都能发挥不同作用。在新中国成立前,海归的数量虽然不多但质量极高,大都堪称精英中的精英。他们是深刻影响和改变了20世纪中国历史进程与中华民族命运的一群人。改革开放前,这一时期的海归在国防、科技、教育等领域贡献突出,是参与新中国建设的主力军;改革开放后,新生代海归更是成为中国与世界全方位接轨的天然纽带与桥梁,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而伴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迅速增强,海归人数呈现爆炸性增长,而且涌现出全球少见的海归潮和留学人员流动。从中国历史上来看,自1872年到1978年百年间,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不超过13万。而根据教育部2016年公布的最新数据,自改革开放以来到2015年底,我国出国的留学人员总数已达404.21万,按照2010-2015年留学人员年度留学人员增长速度(12.9%)来估算,到2021年,当年留学人数将突破100万;2022年左右,我国留学人员总数将突破1000万,这个庞大的群体将对国际人才流动及中国的经济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从新中国留学文化史的视角看,出国留学从精英走向全民,留学生已经成为中国和世界联系的重要纽带。留学人员的影响力已从个体走向群体,他们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在其中的地位与作用正日益显现并为社会高度关注和广泛认可,是中国走向未来、融入世界的通途,必将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中留下一道重彩。

在传统发展优势方面,海归群体是科教文卫领域的创新主力,他们搭建了大量科研平台,促进了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自主发展方面,海归创业带来多元冲击效应。海归创业不仅创建大批高科技企业,直接推动经济发展,更通过创业促进技术创新,带来新的管理模式、融资方式和发展理念,以及在金融领域等方面和国际迅速接轨。

在经济接轨方面,海归既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推手,又是推动跨国公司本土化的一线力量,大批海归已成为跨国公司在华掌门人。海归们不仅推动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积极改变之国内经济生态,促进产业升级换代,而且也培养了大批国际化人才。

另外,海归群体作为中国社会新阶层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还踊跃参与民间外交,提升中国软实力。特别是在政策设计与具体执行上,海归官员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专业技能与先进理念作用。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全球孕育兴起,中国要站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需要大批各类人才。而留学人员作为我国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国际的人脉、国际的网络、国际的资本、国际的视野,创业资源丰富,是中国新时期引进外资的一种新方式,将为中国未来的创新带来很大推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潮中有所作为。

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在教育全球化的背景下,留学已成趋势;在我国良好发展态势和人才政策的感召下,回国渐成浪潮。因此,我们要了解这个群体的现状,研究其发展规律,把握其发展态势,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是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应有之义。为了让公众更好地了解这个群体,为了让这个群体相关政策服务得到改善,近二十年来,我一直在开展留学相关研究,发表相关文章,出版相关书籍,广泛为这个群体宣传和呼吁,并成立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专门开展国际人才相关研究。为反映我国留学发展的最新情况和特点,分析我国留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热点问题,2010年,CCG出版了《中国留学人才发展报告2009》;2012年开始,我们连续五年出版了《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持续跟踪中国留学发展的最新情况和热点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

这是一个需要创新和创业的时代,也是一个呼唤英才的时代。新时期,新海归,新机遇,新使命。推动中国进步,实现民族复兴,既帮助世界走进中国,也帮助中国走向世界。

Copyright©2020 上海社会科学院数据中心版权所有沪ICP备10019589号-16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389号
开启辅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