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茉楠:不用过度担心中国资本流出
昨日,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张茉楠走进南都公众论坛,她认为不用过度担心中国资本的流出,这个过程是中国没有办法阻挡的,资本全球化也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未来不可避免出现“美元流动性短缺”。她强调,如何加强包括跨境资本流动、货币储备等在内的流动性管理,成为系统性风险控制和危机应对的关键。
全球金融周期是中长期趋势
张茉楠表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从发达国家开始蔓延的货币超发,以及“负利率”政策并没有带来实质性的经济增长,反而使全球经济潜在增长率趋于下降,为新的系统性危机埋下金融隐患。而从实际负利率政策角度看,在那些通货膨胀率大于名义利率水平的国家(地区)也会出现负的实际收益率。就中国情况而言,尽管当前名义利率仍为正,但如果以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来衡量已然进入实际负利率区间,导致货币类资产收益率也同步下行。
她认为,负利率政策通过汇率和国际资本流动渠道释放出来,“放水竞赛”已成囚徒困境。在逆全球化趋势以及负利率政策预期影响下,各国竞争性货币政策还会卷土重来,这使得全球资产价格的波动变得更加动荡。全球金融周期是负利率背后的中长期趋势,在负利率及“资产荒”背后反映了经济增长和资本回报下行的中长期趋势,而全球金融周期也是在全球结构性变化大背景的重要推动下产生的。
加入S D R不代表货币国际化
张茉楠表示,人民币加入SD R (特别提款权),更多的可能是形式上的意义,而不代表一国货币的国际化进程。由央行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额为2 .66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挫21%,这显示企业可能更愿意持有美元以规避外汇风险;此外,人民币加入SD R后,在全球交易中的使用占比已经下降至2014年10月以来新低,约1.72%。
张茉楠强调,从短期看,人民币中间价机制的改革,以及人民币与美元硬挂钩逐步脱钩后的一轮大幅下跌,形成的短期贬值预期,自然是促进资本外流的短期重要因素。不过,她认为随着人民币形成全球货币网络,将促进人民币海外资产的发展,所以不用过度担心中国资本的流出,这个过程是中国没有办法阻挡的,资本全球化也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未来不可避免出现“美元流动性短缺”,如何加强包括跨境资本流动、货币储备等在内的流动性管理,成为系统性风险控制和危机应对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