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数据中心
搜索

庞中英:关于埃及的政治前景

1996年,我去埃及开罗大学政治经济学院短暂访学,那是穆巴拉克上台的第15个年头。当时,埃及的人口6000多万,而15年以后的今天,埃及人口达到8000多万。也有估计说,埃及人口接近9000万。反正,那里的人口增长很快,总人口中,年龄在25岁以下青年占了一半。如此年轻的国家,即使丰衣足食,也充满着躁动。这与中国不同,中国是人均穷国,本来不该如此老化,却因为计划生育和城市化而提前进入“老龄社会”,中国年轻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只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认的33个发达经济体低一点。

“革命”总是要流血的,甚至是要死人的,要不就不叫“革命”。埃及卫生部的统计是350多人在长达20天的示威中死亡,至于受伤的,则可能是这个死亡数字的几倍。对一个人口年轻的国家,革命的代价是青年的鲜血。

开罗的“革命”告一段落后,埃及和全球关注的问题是,埃及到底走向何方?埃及人民怎么办?

埃及的未来有四种可能

围绕着埃及的趋向,国际上现在热列评论。根据我本月参加在以色列举行的一个类似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著名的“赫兹利亚会议”(讨论以色列、中东和世界局势)和自己针对埃及问题的阅读情况,国际上的评论认为埃及的未来大体有如下可能:

第一种可能,埃及像苏哈托(苏哈多)下台后的印度尼西亚,将经历数个新领导人,才能逐渐平静下来,走向某种形式的民主。苏哈托1965年军事政变上台,建立印尼的所谓“新秩序”,统治印尼32年后,1998年却在“亚洲金融危机”下黯然下台。他下台后,印尼先后出现了哈比比、瓦希德、梅加瓦蒂(美加华蒂)等数位“过渡人物”。他们之后是现在的印度尼西亚总统尤多约诺,他取得了连任,预示着印尼的民主演变经过了激荡的时期,大体算是进入平稳发展阶段。埃及搞得好的话,会成为第二个当代印尼。

埃及与印尼有许多类似性,都是穆斯林国家,穆巴拉克统治埃及也超过30年。与穆巴拉克把政权交给他的人埃及军方一样,苏哈托也把政权交给了他的人哈比比。但哈比比总统终究难成大事,不得不让位于印尼强大的民主势力。埃及军政权也最终会让位于民主力量吗?鉴于印尼目前的发展还不错,如果埃及走向类似印尼的结局,也许是最好的一种。

第二种可能性,埃及变成第二个土耳其。土耳其不是阿拉伯国家,但却是埃及的近邻,也是穆斯林大国,中东地区另一个地区大国。西方人一谈到穆斯林世界的民主问题,总是失望,找不出几个成功的样板,能举出民主相对成功的例子总是土耳其。关于埃及的未来是否将如同土耳其,国际上的比较有一些牵强。那些把埃及的未来比做土耳其,或者希望埃及向土耳其方向发展的人,说的其实不是多年前的土耳其,而是近几年的土耳其,因为今日土耳其看上去完全像个西方民主国家了。但是,从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发展水平看,埃及与土耳其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申请加入欧盟的土耳其,在经济、政治等许多方面的进步,是埃及不敢比的。在中东,埃及本来是在实力上比土耳其强的地区大国,但这些年来,在发展上,尤其在政治发展上,彻底落后了。埃及的政治和经济发展水平,要达到土耳其的地步,怕是至少要十几年。

第三种可能性是埃及变成第二个巴基斯坦。即埃及在政治变天后,走向类似巴基斯坦的脆弱的民主,军人通过选举变成文职国家领导人,如巴基斯坦前总统穆沙拉夫,但此种政治变化,不能有效解决国内问题,使一些青年人加入伊斯兰激进势力塔利班,走向暴力。埃及变成第二巴基斯坦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如果埃及军人不能辅助新的埃及走向真正的民主,军队中的野心家,就会发动一次次的政变,使埃及不断变换领导人,而越来越失望的青年则势必走向极端主义,有关的伊斯兰极端主义势力也会趁机加以利用。

最后一种国际上讨论的埃及可能性是第二个伊朗。即通过民主选举,埃及的伊斯兰政治力量全面把持政权。但这个可能性也许比较小,原因是:埃及人不是波斯人,与伊朗差异较大。即使是埃及伊斯兰政治势力的代表“穆斯林兄弟会”也在转型,并不完全认同一些伊朗官方的主张;美国、欧洲一直防止埃及朝向伊斯兰极端主义,会千方百计地支持埃及的“后穆巴拉克时代”避免走向伊朗模式。这是西方的大计。我们看到,美国之所以在穆巴拉克的去留上难下决心,优柔寡断,就是因为担心反美、反以、反西方的伊斯兰极端势力上台。欧盟已经决定拨出巨款,支持包括埃及等在内的民主化发展。埃及成为第二个伊朗的内外条件并不完全具备。

革命易建设难

国际上的西方评论家多数受过“比较政治学”的训练,喜欢把埃及比作这个或者那个穆斯林大国。此种比较评论,应该说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埃及与上述几个别的国家有许多类似性。但是,比较评论的不可避免的错误来自于下面的事实:埃及不是印尼,埃及不是巴基斯坦,埃及不是土耳其,埃及不是伊朗。埃及就是埃及。人们(包括专家)关于埃及的最近历史,总是知道的太少,关于埃及的未来,更是难以预知。

笔者认为,不管如何类比,有一点是肯定的,各国革命的历史证明,革命易,建设难,埃及人民,尤其是年轻的埃及人,走向民主的前途是光明的,但走向民主的道路一定是曲折的。埃及人民和世界拭目以待的第一个问题是:由本来就是穆巴拉克体制的一部分、且是穆巴拉克政权最大的受益者的军人开展的埃及民主进程,到底能走多远?它与穆巴拉克时代是“换汤不换药”,还是渐有起色,渐入佳境?

Copyright©2020 上海社会科学院数据中心版权所有沪ICP备10019589号-16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389号
开启辅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