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汉民:让城市最佳实践成为上海迈向卓越全球城市的标杆
今年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八周年,世博的印记永留国人和世人的心田。这是一次成功、精彩、难忘的盛会。人们对190个国家、50个国际组织的参展,18个企业馆的展示、7308万人次的参观,津津乐道、口口相传。然而,同样在世博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城市最佳实践区,更值得我们在创新中使其焕发蓬勃的生机,成为上海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的标杆。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因而他必须回答两个最基本的问题:“什么样的城市是美好的?什么样的美好城市给人们创造了更加美好的生活?”为此,上海世博会首次提出建议:设立城市最佳实践区,集世界智慧,挑选在自身领域里领先、具有创新意义且有推广价值的案例,让参观者领略美好的生活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并专门成立了国际遴选委员会,由联合国副秘书长兼人居署署长和国际展览局秘书长任联合主席,我荣幸地出任秘书长。最后评选出的50个案例既有发展中国家的,也有发达国家的,既有中国的,更有世界的。
50个案例的共同点是都引领时代发展的特征,集中在“可持续的城市化”这一焦点上,尤其是对节能减排、环境整治、再生能源的利用和共享经济在信息时代的发展予以集中展示。无论是瑞士苏黎世、日内瓦和伯尔尼三城的水处理,还是台北垃圾分类和再利用的范例;无论是西班牙的竹屋,还是汉堡的自然动力建筑,无不说明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美丽家园就是终极目标。占不到世博园总面积3%的城市最佳实践区以开创性、前瞻性和实践性成为上海世博会留给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今天,上海以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为目标,在创新、人文和生态三方面要形成城市的独特魅力,需要有借鉴,有比较,有赶超。我们应当在不断地借鉴全球优秀的范例,学习世界成功的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既有全球视野、又有上海特征的指标体系。在这一基础上,不断的与国际最高水准比肩。
一是建议把正在建设的世博文化公园打造成城市最佳实践区展示中心,借鉴世博会期间成立的国际遴选委员会做法,每五年选择一批是现实存在的,而不是虚拟的;是有创新价值的,而不是抽象的;是可以复制推广的,而不是孤芳自赏的城市最佳实践案例,由参观者评选其优胜者。这样五年一次的展览既丰富了上海的人文环境,更提供了可以不断学习和借鉴的鲜活案例。遴选全球城市实践最佳范例一定能使我们认识清醒、目标清晰、决心坚定。
二是在条件成熟时,可以以城市最佳实践区展示中心为基础,倡议成立城市最佳实践联盟,为世界各类城市发展作出上海独特的贡献,也使上海能够成为有国际组织落户的名城,一引十,十引百,成为国际组织近悦远来的国际城市。而国际组织落户是国际城市得以名副其实的重要标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