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吉克斯坦主要采矿企业
塔吉克斯坦的矿产资源品种丰富,储量可观,这为采矿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由于国土面积的93%为山地,同时由于资金不足和技术落后,因此很多矿产资源的勘探程度较低,苏联时期的一些勘探数据至今依然使用。塔吉克斯坦的采矿企业传统上只从事矿石开采及初加工,而冶金处理则在境外。终端产品生产能力的欠缺严重制约了采矿冶金业的发展,继而直接影响塔吉克斯坦经济水平的提升。近年来塔吉克斯坦政府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吸引外资,引进技术,大力发展采矿业,情况有了很大改观。塔吉克斯坦主要采矿企业有以下几家。
1.泽拉夫尚有限责任公司。中塔合资公司“泽拉夫尚”是塔吉克斯坦最大的黄金开采公司,前身为塔吉克斯坦金矿联合企业。1994年塔吉克斯坦金矿联合企业与英国公司Commonwealth and British Minerals (UK) Limited (CBML)联合成立泽拉夫尚黄金公司。由于连年亏损,2007年6月,CBML同中国紫金矿业集团西北有限公司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全额出售其所拥有的75%股权, 其余25%仍归塔吉克斯坦政府所有。
中塔泽拉夫尚公司拥有塔罗尔和吉劳两座大型金矿开采权,同时还拥有希尔斯洪纳、奥林匹亚等多个小型金矿,总面积30万公顷, 黄金储量5 600万盎司(超过158吨),所有矿区都位于塔吉克斯坦北部的索格特州。自收购泽拉夫尚公司以来,紫金矿业不断加强对所属矿区吉劳、北吉劳、塔罗尔和希尔斯洪纳周边区段的地质勘探以增加产量,并加大对公司的资金、技术等各方面投入,攻克技术难题,新建黄金冶炼厂,黄金产量连年增加。2012年塔吉克斯坦共开采黄金2.4吨,泽拉夫尚公司的开采量达1. 511吨,占总开采量的63%,较2011年增长182公斤。2012年泽拉夫尚公司上缴的税费占彭吉肯特区全年财政收入的80%,为塔吉克斯坦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塔吉克斯坦一加拿大“阿普列列夫卡”合资企业。塔吉克斯坦一加拿大“阿普列列夫卡”合资企业于1995年在凯拉库姆黄金采矿场基础上成立,位于塔吉克斯坦北部索格特州坎赛镇。塔吉克斯坦政府持有企业51%的股份,加拿大Gulf公司持有49%的股份。
“阿普列列夫卡”合资企业拥有阿普列列夫卡、克孜勒一切库、布尔贡达、伊基热隆矿区及其他一些小型矿区,主要为露天矿石开采。矿石经过冶炼可获得金银合金,年平均产量为18万吨。同时企业还对布尔贡达矿区的硫化物矿石进行加工,除了金和银,该矿区的矿石中还含铜(0.8%)、硒和碲。为了对矿石进行综合加工,“阿普列列夫卡”选矿厂建成了浮选部门以获取硫化物精矿,从中提取金、银、铜、硒和碲,并通过氰化法从浮选尾矿中提取贵金属。
2002年9月“阿普列列夫卡”合资企业生产出第一枚金锭。其平均年产量为年产矿石12万吨,主要产品为金银合金,随后金银合金在采矿化学联合企业被加工成纯度为999.9‰的黄金和纯度为999.5‰的银。2010年上半年“阿普列列夫卡”共生产黄金203公斤,全年开采银1 429.6公斤,在塔吉克斯坦白银开采企业中居首位。2012年黄金产量为442.6公斤,占塔吉克斯坦全年黄金总产量的18. 4%。
3.安佐布采矿选矿联合企业。安佐布采矿选矿联合企业(塔美合资有限责任公司)位于索格特州吉萨尔山脉北麓,是一家专门从事地下采矿和矿石加工、锑汞精矿生产的企业,所生产的锑汞精矿中锑品位为40%~60%, 汞品位1%。2005年塔吉克斯坦与美国Comsap公司签订协议成立合资企业,美方投资1 000万美元进行锑、汞的加工和生产。截至2013年初,美方已向该企业投资450多万美元进行冶金厂的建设。
安佐布采矿选矿联合企业所属吉日克鲁特矿区,仅5个矿层的探明储量就达1 083万吨,而初步地质勘探数据证明下层矿层的矿石储量更为丰富,锑汞矿石的品位、黄金的工业品位也更高。距联合企业40公里处探明有斯卡利诺耶金汞锑矿,该矿坐落在稀有金属环形带,与吉日克鲁特矿床相连,此外还有乔列、平达尔、丘尔邦、乌奇卡多的金矿和银矿,这些矿区都具有工业开采意义。
联合企业生产的精矿石多运往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卡达姆扎锑联合企业进行加工,近期则多销往我国。Comsap公司拥有安佐布采矿选矿联合企业100%的股票额,原计划于2012年在联合企业基础上投资建设的冶金厂投入运营,但因种种原因未能竣工。2013年第一季度联合企业扩大了锑汞精矿石的生产,共生产锑汞精矿石4 675吨,较2012年同期增加了427吨。随着新冶金厂投入生产,其生产能力将提高为年产汞锑精矿石5 000吨。
4.塔吉克斯坦铝业公司。塔吉克斯坦铝业公司是独联体第三大铝厂,也是中亚唯一的铝厂,是塔吉克斯坦最大的企业,国民经济的支柱,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该公司生产的铝和棉花一样, 是塔吉克斯坦最主要的两大出口产品。
塔吉克斯坦铝业公司位于杜尚别市以西35公里处的图尔松扎德市,铁路和公路交通便利。其前身为塔吉克斯坦铝厂,始建于1965年,1975年3月投产,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铝51.7万吨。1988~1990年,铝厂的铝产量达到最高峰-457吨。
19 91~19 97年,由于苏联解体和随之而来的内战,塔吉克斯坦国内政治形势日趋严峻复杂,塔吉克斯坦铝厂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日常生产受到极大影响,各项经济技术指标急剧下滑,1997年仅产铝18万吨。内战结束后,铝产量开始逐步回升。苏联的解体对铝厂的影响极其严重和深远。塔吉克斯坦本国并不出产生产铝所必需的铝矾土,需从他国进口。在苏联时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铝矾土由其他加盟共和国提供,企业不存在原料短缺问题,同时铝厂的产品运出时也不存在过境运输的费用问题。苏联解体后铝厂必须以国际价格从其他国家(包括独联体国家)购买铝矾土。由于塔吉克斯坦地处内陆,无出海口,产品销售环节中过境运输所产生的高额运费也给企业带来沉重负担,当产品运抵港口装船后,其成本已经增加了400~500美元。国内不出产生产原料、远离海港使塔吉克斯坦铝厂极易受到国际原料价格和铝价下跌的影响。铝厂的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铝51.7万吨,但1996~1998年间的生产总量却减少了一大半,年产量仅为20万吨。为摆脱困境, 2005年塔吉克斯坦铝厂决定将至2004年前一直沿用的“原料换金属”的易货贸易运作模式改为来料加工模式。
采用来料加工模式使塔吉克斯坦铝厂摆脱了高价购买生产原料的困境,同时也规避了国际铝价下跌所带来的风险。从2004年底开始,铝厂的货币清偿能力得到明显改善,2004年采用易货贸易模式时收益6 200万美元,改为来料加工模式后年收益增至10亿多美元。2005年产铝37. 963万吨,2006年产铝41. 38万吨,较2005年多9%,2007年前10个月生产铝31. 32万吨,较2006年同期增加3 800 吨。至2011年的5年多时间里,企业的收入达到了10. 080亿美元,效益增加了20%,赚得的外汇超过塔吉克斯坦外汇总收入的75%,在塔吉克斯坦工业产品总量中铝厂的份额超过43%,约占出口产品的80%,同时还提供了1.3万个工作岗位。铝厂也成为塔吉克斯坦国内的纳税大户,1吨铝的销售所得中约115~ 197美元用于上缴各种税费。在自身发展的同时铝厂还带动了相关企业和产业的发展。2010年企业通过了SGS认证,获得了IS09001:2008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书。
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同时也为了有效推进已经开始的改革,2007年4月塔吉克斯坦铝厂正式更名为塔吉克斯坦铝业公司。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对严重依赖外部市场的塔吉克斯坦铝业公司带来了沉重打击,日常运营步履维艰。由于国际铝价持续下跌而铝生产原料不断上涨,以及邻国乌兹别克斯坦不断调高过境运输费用,铝业公司的各项生产指标不断下滑。2012年初级铝产量为27. 25万吨,比2011年减少2%; 2013年初级铝产量较2012年减少了20. 6%,仅为21. 64万吨。而根据公司的应对危机计划,2014年还将减少初级铝生产15万吨。铝业公司发布的数据表明,2013年公司已净亏损2 000万美元,与此同时还陷入债务危机并官司缠身。面对关门和裁员威胁,自创立30多年来塔吉克斯坦铝业公司首次向政府提出援助要求。塔吉克斯坦政府表示不会关闭公司, 并将对其提供援助。
5.阿德拉斯曼采矿选矿联合企业。阿德拉斯曼采矿选矿联合企业成立于1967年,专门从事铅矿开采和铅银精矿生产。目前该联合企业属于哈萨克斯坦“卡尼曼苏尔”股份公司所有,所开采的“卡尼曼苏尔”矿区位于索格特州,库拉明山脉西段南坡,海拔1500~1 600米。
联合企业的生产能力为年产矿石65万吨,并可提高到80万吨。目前企业的矿井设备老化严重,如实现设备更新,可年生产矿石50万吨。在年加工15万吨矿石的情况下可生产精矿2 650吨,矿石年加工量达到1 000吨时铅银精矿产量增至9 700吨,其中铅4 160吨,银67.3吨。企业所生产的铅银精矿都运往哈萨克斯坦进行深加工和金属冶炼。
2012年,由于国际市场银价从2011年的每盎司38美元骤降至26美元,联合企业对矿石的选矿加工较2011有所减少,约为30万吨,所产铅银矿也相应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