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数据中心
搜索

王战教授:历史与未来,中国学视角下的上海

上海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也是中西文明交汇的国际大都市。我从中国学视角阐述对上海历史与未来的几点看法。

第一,我们说上海无论从它的文化、历史,它都是江南和江南文化的存居地。世界看中国,要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及传承的江南文化,历史上江南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已经具有特殊地位,延续到今天,长江三角洲地区程度中国经济的重中之重,其所孕育形成的江南文化更是中国文化融合传承的代表。江南文化与生俱来是一种多元融合与商业文明的文化,是一种士商工农的儒商文化,更重商业精神。

第二个视角就是近现代的上海,是中西文化的进一步碰撞所形成的。不同地域移民的集聚,进一步促进多元文化的交融,塑造上海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上海开始进入了第三次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活跃期。像我们这样的中国学论坛都是一个很典型的案例。城市历史的独特性和城市文化的精神特征,时至今日依然影响着上海。

第三是未来的上海,我们的愿景是希望上海在2050年成为一个全球文明城市。这是建立在信息文明、生态文明、治理文明、文化融合基础上的具有影响力的全球城市。

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方案以及十三五规划,都反映出我们所坚持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与方向。上海作为江南文化的传聚之地,东西文化的碰撞之地,将站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将吸收东西方最新文明成果,形成能够代表东方特征同时包容多元文化的全球文明城市。这是上海的历史责任与必然,是世界中国学研究的其中的一项内容。


Copyright©2020 上海社会科学院数据中心版权所有沪ICP备10019589号-16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389号
开启辅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