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经中心举办第八十一期经济每月谈
2016年3月17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81期经济每月谈,会议主题为:“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会议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秘书长、执行局常务副主任张大卫主持。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执行局副主任陈文玲,国务院研究室信息司司长刘应杰,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首席经济师祝宝良,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分别发表演讲。
刘应杰向大家介绍了《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的过程、经过审议的程序以及报告的特点、重点和亮点。他指出今年报告的精髓有三点:一是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二是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三是加快新旧发展动能的接续转换。同时他也谈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个直面困难提振信心的报告,第一次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和重要任务写进报告中。
陈文玲解读了《政府工作报告》对“十三五”时期提出的一些重大思路。她表示,“十三五”是我国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的关键时期,这五年将奠定我们成为经济强国的坚实基础。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坚持对中国发展的自信,而这些自信来源于中国经济发展所具有的“刚性”、“韧性”、“弹性”三个特点。陈文玲认为中国经济仍然有爆发力、弹跳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十三五”时期,中国将跨越“三大陷阱”,实现“四个中高”。
祝宝良深刻分析了当前我国面临的经济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阐述了《政府工作报告》的三大主线。一是牢牢把握发展是第一要务这条主线;二是稳步推进各领域改革,创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三是大力发展新经济和分享经济。在改革攻坚期,要充分依靠和调动关键少数,即企业家、创新人才和广大干部的积极性,结合地方实际,推进改革步伐。
屈宏斌认为要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稳定的发展,特别是平衡的发展,要高度重视需求管理。要从供需两端双管齐下,应对当前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供给侧改革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更普遍性的问题需要通过需求侧的政策去应对。
演讲结束之后,专家们就与会媒体和听众提出的问题做了答复。国经中心部分研究人员及会员单位、企业、研究机构和新闻媒体的人员参加了此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