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数据中心
搜索

CCG主任王辉耀随中国侨界委员考察团赴湖北、重庆考察

为更好地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凝聚侨界力量助力两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国侨界委员考察团一行近日赴湖北、重庆考察。本次考察团由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侨联副主席李卓彬任团长,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作为侨联特聘专家随团考察。

作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支点城市,重庆围绕长江经济带进行战略布局,在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做出喜人尝试,2014年服务贸易达到131亿美元,同比增长25%。CCG主任王辉耀在随团考察接受《人民政协报》专访时表示,“大力发展服务贸易非常好,未来这也可能是重庆的一个重要的增长点。”同时王辉耀也关注到重庆的国际人口比例较少的问题,他表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都将对国际性人才有大量需求。相较于国家吸引高端人才的“千人计划”,即主要针对55岁以下的人员,重庆则可以关注55岁以上的资深国际高端人才,吸引人才的同时,要想办法让他们留下来。

王辉耀认为,同为直辖市,重庆可以借鉴上海的做法。“上海正在降低在沪工作的外籍人士申请中国绿卡的标准,对年工资收入达到60万元人民币以上,年缴纳个人所得税达到12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国际人才,只要在上海连续工作满4年,每年居住累计不少于6个月即可以申请‘中国绿卡’。

“‘绿卡’制度是欧美发达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人才竞争,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的一项重要制度。美国每年发放100万张‘绿卡’,这使得美国对全世界人才保持着吸引力。”王辉耀同时表示,重庆的很多高校资源要利用起来,吸引大量海外留学生来重庆留学,并让他们留下来就业,扩大重庆的国际人口。

在长江经济带未来人才规划方面,王辉耀表示,新华侨学历高、具有创新精神,其投身的行业也从传统的制造业转向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金融、教育培训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开始走上资本化运作的新途径。对此,他建议长江经济带可以发起新的“长江经济带学者计划”,培养、吸引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术带头人,提高长江经济带高校在世界范围内的学术地位和竞争实力,同时在经济带内11省市打造人才联盟,建立“长江经济带人才共享与合作计划”,将国际人才工作纳入到省市发展协调机制中去,推动人才在经济带内流动。

Copyright©2020 上海社会科学院数据中心版权所有沪ICP备10019589号-16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389号
开启辅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