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数据中心
搜索

中国智库走出去:CCG在新加坡联合举办隆道亚洲论坛

2015年4月12日,新加坡隆道智库主办,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联合举办的隆道亚洲论坛在新加坡举行。本次论坛由南洋理工大学前校长、隆道智库主席徐冠林主持,博鳌论坛前秘书长、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咨询委员会主席龙永图,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学术委员会主任郑永年,亚洲问题著名学者、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政府管理学院院长马凯硕(Kishore Mahbubani),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共话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现状:习近平治下的中国。论坛上经济新常态、政治新常态、人才新常态、外交“非常态”、亚洲共同发展、高端移民浪潮对亚洲的影响、反腐等成为本次论坛的热议话题。

龙永图:中国经济新常态,要重视生活质量、生产质量和经济质量三大问题,但是发展要注重质量的同时还是研讨重视经济持续增长,要在发展中解决问题。中国提出“一路一带”不仅要中国自己提出,还要和周边国家共商,研究共赢项目,既然是集体项目需要共同合作凝聚共识,大家提出的计划才能最终落实。

马凯硕:中国的经济与政治进入新常态,但在外交上中国目前较稳定的对外关系是“非常态”(abnormal)。为确保“非常态”持续,他建议中国大力支持国际多边组织与全球治理建设。首先中国作为全球第一贸易大国,需要安全稳定的国际环境。他同时提出,绝不要低估“盎格魯撒克遜媒体”的力量,它们主导全球舆论,如果它们成功将中国描绘成好战的国家,就会在全球制造紧张。他建议,中国可以选一家国际多边组织加以强化,比如大力支持世界卫生组织。

王辉耀:中国现阶段面临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环境,中国政府和智库需要积极推进相关吸引和留住国际人才的政策。改革开放充分利用了国内农民工的流动得到了红利,造就了制造业大国的辉煌,而中国还没有充分利用国际人才红利,国际人口比例太低只有0.06%,而发达国际平均10%,发展中国家1.6%。习近平多次指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要广纳天下人才为我所用。中国也应积极建立国际人才长效机制新的“WTO”中国的干部选拔的制度也可以借鉴新加坡模式,社会为党和政府培养精英和干部,在社会上成才后被吸引进入体制内。

郑永年:中国在开放的一党制下也能实行司法独立和宪政,关键是需要许多政治创新,这方面他建议中国继续向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学习。针对中国政治的“常态”与未来,他概括,“旧常态”的特点是精英制度、限任制和集体领导制,“旧常态”带来了巨大的成就,但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包括过度的内部制衡、政治寡头、大规模腐败、GDP主义等。十八大后,中国政治进入了新常态,特点包括权力的集中、长期的反腐败运动、重视顶层设计等。但是这也使中国面临很大困难:中国经济面对很大的下行压力,并且由于中央集权与反腐败运动,出现部分官僚不作为现象。

今年2月,CCG分别在波士顿哈佛大学和纽约独立成功举办两场中美慈善研讨会,通过与美国慈善界的交流,为中国慈善事业的更好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以"全球视野为中国建言,以世界眼光为中国献策"为理念的CCG,作为新型国际化智库,不仅以研究报告、研讨会、出版蓝皮书等多种形式积极发挥政策和舆论影响力,更积极在国内社会性智库中率先"走出去",在海外举办高规格国际研讨会,积极发挥中国新型智库的国际影响力。此次在新加坡与当地智库合作联合举办论坛,是CCG再次走出去在国际上发挥影响力的又一探索。

Copyright©2020 上海社会科学院数据中心版权所有沪ICP备10019589号-16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389号
开启辅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