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地区城市信息化论坛第七届年会公报
亚太地区城市信息化论坛第七届年会于2008年5月26—27日在中国上海举行。
本届年会由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电信联盟、联合国人居署、联合国训练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部、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商务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互联网协会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来自34个国际组织、28个国家的98个城市45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本届年会秉承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和联合国经社理事会部长会议宣言对“消除数字鸿沟”的倡议,以“信息化,让城市更美好”为主题,对当前全球城市信息化发展中一系列问题,通过大会和8个专题分会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大会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信息化促进全球合作、全球信息网络发展三个专题,12位官员、学者和企业家作了主题演讲,阐述了对上述领域发展趋势的见解。年会期间举办的“联合国亚太地区电子政务知识库管理专题会议”、“国际科学院灾害研究专家组会议”、“以创新研究和发展为导向的科学数据与知识共享环境建设国际研讨会”、“国际科学院数字知识资源与基础设施项目专家委员会会议”、“中欧信息社会项目-信息技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会议”、“中国城市信息化50强发布会”、“英国电信首席信息官会议”以及“亚太论坛主办单位工作会议”等八个专题会议,对相关领域的前沿问题和增进国际合作的议题进行了探讨,并发布了部分研究成果。年会期间还举办了联合国南南合作成果展。
与会代表对上海在会议组织方面所作出的努力给予了积极评价。
年会期间,众多与会代表通过各种方式对近期在中国四川发生的特大地震,表示了关切,对灾害中遇难的民众表示了哀悼,对灾区人民表示了慰问。
本届年会上,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向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颁发了“联合国全球公共行政网络知识管理杰出贡献奖”,以表彰其作为地方政府部门对联合国公共行政网络工作方面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与会代表普遍感到,本届年会“信息化,让城市更美好”的主题,与2010年将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相呼应,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信息化与城市化融合发展的关注,以及对信息化促进城市和谐发展重要性的共识。在此基础上,本届年会对以下方面进行了深入阐发: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历史任务。需要探索在工业化水平相对不高的条件下,通过抓住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机遇,在加速工业化进程的同时,促进信息化的追赶式发展。
——缩小“数字鸿沟”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信息化与全球化互动发展的进程中,国际社会应该把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效能,作为国际合作交流的重点内容,进一步发挥好包括南南合作在内的一系列合作机制的作用。在城市信息化的发展中,也应着力解决不同社会群体对信息通信技术客观存在的获取程度、应用能力不平衡等问题,努力构建让全民普遍惠及和共享信息社会成果的发展机制。
——全球信息通信技术仍处于持续快速创新和不断深化应用的阶段。全球信息通信网络在技术体制上正在发生的变革,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都能接入宽带网络并共享信息与计算资源已成为可能,同时还将带来社会公共服务创新、商业创新以及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新机遇。
——知识库的建设和知识管理已成为信息时代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国际社会应该在科学研究的信息化以及知识库的构建技术、应用模式等方面加强合作研究与探索,增进知识创新和共享。
——加强信息通信技术在减灾抗灾方面的应用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科学界正在推进应用信息通信技术对地震、飓风、风暴、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进行监测、预报、防范方面的研究;政府和专业机构的抗灾救援力量需要加强应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抗击灾害的应急能力建设。在该领域,应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加强研究合作与应急协同。
据此,论坛各主办方将继续响应信息社会全球峰会制订的行动计划倡议,关注发展中国家在信息化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和壁垒问题,不断完善亚太论坛业已形成的工作机制,通过培训、研讨、展览、项目等方式,深化信息化领域的合作交流。
论坛各主办方将支持和参与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一致同意与上海世博会组织者合作,在2010年5月举办第八届论坛,并更名为“全球城市信息化论坛”,并将此作为上海世博会系列主题论坛之一。
论坛各主办方将继续紧密协作,为增进各国、各地区、各城市信息化的持续协调发展而努力。
亚太地区城市信息化论坛第七届年会组委会
二〇〇八年五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