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数据中心
搜索

巴基斯坦卡拉奇市长在第二届亚太地区城市信息化高级论坛上的讲话

巴基斯坦卡拉奇市长 阿布杜尔.哈克

2001/06/21

各位先生/女士:

首先,能来到上海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城市,参加第二届亚太地区城市信息化高级论坛,我感到十分高兴,本次论坛为关于电子政府信息技术运用计划和经验的交流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

背景:

在2000 年6月上海召开的第一届论坛通过的《上海宣言》已明确指出信息化对一个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并表达了亚太地区城市将共同致力于城市与城市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城市信息化合作的决心。《宣言》详细说明了今后合作的领域。

目前的信息革命正促使工业时代迅速向知识型社会时代过渡并推动那些已形成高度融合的经济达到一个新的令人惊愕的高度。只有通过这些技术和互联,知识社会的全部潜能才能充分发掘出来。这些技术对于加速知识社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国际社会正对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迅速地达成共识,同时越来越重视利用这种技术力量为经济增长和发展服务。这也就成了全球诸多讨论会、高峰会、培训班和专家会的中心议题。在这个新的全球化的时代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将自己隔离于支配一切的全球市场体系和信息革命的影响之外而不给其人民造成巨大损失的。

网络计算或者说因特网的高速增长和信息处理成本及价格的急剧下降正在使信息和通讯技术变的比以前更加重要也更加易于获得。

没有一项技术、媒体和通讯工具能够像因特网那样迅速深入我们的家庭、改变企业的经营方式。无线电经过了38年才拥有5,000万人的用户,而同样的数目地用户在个人电脑则用了16年,电视用了13年,而因特网则仅用了4年。

这些进步是正在浮现的网络化全球经济的主要特征。在这种经济模式中经济价值越来越取决于产品的知识含量,而产品的物理特征可以忽略不计。知识和信息因而在全球网络经济中以其特有的方式成为了价值商品。信息革命的力量和前景也变的更加明显,而它们的广泛利用空间也正得到认识。

信息技术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它不仅是加速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也帮助发展中国家超越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繁荣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它还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跃入一个较高的发展层次的机遇。有些发展中国家事实上已经在抓住机遇利用新技术方面取得了了长足的进展。

我们在卡拉奇市自治机关认识到这不仅关系到因特网,而且关系到那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电子政府能给其公民及政府本身带来多少益处的其它要素,即工作流程、商务过程、技术和员工等因素。

大城市中心(尤其在象巴基斯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挑战在本质上是很相似的。虽然百姓首先向地方政府寻求基本的服务,然而政府所能获得的资源以及所提供的这类服务的质量离要求和期望值相差甚远。此外,还存在腐败和部门效率低下等制度问题。使问题更加复杂的是,这些城市由于从农村和市郊大量流入的新增人口而变的急剧膨胀。在所有这些方面,信息技术都可以极大地帮助市政当局消除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并能向他们城市的所有居民提供更好、更及时、更有效益和更合理的服务。

但是众所周知,依然有几十亿的人没有接触过数字革命。据估计,世界上仅5%的人声称上了网,而其中大部分来自发达国家。然而只有那些拥有较高发展水平的国家才有可能利用这些新的机遇。

然而必须强调的是,因特网仍然可以帮助提高城市的服务水平,即使是对那些不使用网络的客户。原因很简单: 越多的居民通过网络获取城市服务,就会有越多的电话接线员和接入设备工作者来为那些来电或访问的顾客服务,并且节省更多的资源。企业和政府机构将会更多地利用网络将他们部门之间、指挥中心与工作现场之间的分散操作连接起来。

可是,虽然信息技术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而事实却是利用这种动力来促进发展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很少有发展中国家能找到成功解决的办法。首先,网络连接的费用惊人。这种费用上的因素往往会限制信息和通讯技术的普及,并为它们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制造障碍。

尽管我们有可能不通过从传统发展阶段的提升,而是利用技术上的跃进来解决发展中的某些问题,但是这种解决途径有一个前提是:相对较高的发展水平,这是很多发展中国家并不具备的。发展中国家,人民除非可以得到负担得起的和公平的网络连接,否则有效地参与知识经济的前景不容乐观。

其他的困难同时存在。没有人才及机构上的能力,利用包括因特网应用的新技术所需的框架和技能就处于缺乏状态,令网络的使用变得困难。另外,没有语言上,文化上趋于多样化的数字内容及材料,很大一部分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人将无法理解并吸收提供给他们的内容。同时考虑到安全及隐私的问题,文化侵犯和电子商务造成的损失也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

可是,我们的政府意识到,如果不采取根本的断然措施,对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将会变得更加困难,进而加深数字鸿沟。我们清楚地感到从各个层面:国家得、城市间、地区间以及全球范围内有必要加大工作力度。我们还认识到,为发展而建立信息流通渠道的必要性,这一任务涉及多方面的合作,包括政府、多边的、双边的以及私营部门、市民社会和其他利益共享者的贡献。

我们的电子政府的网络建设尚处于发展初期,在坚持涉足于通向 "完全集成" 的道路之前,尚需要进行下列步骤:

-设计一个电子政府信息技术发展战略,确立起优先发展目标并鼓励各个层面的力量投入;

-为信息技术的发展调动必要的资源和应用切入点,比如教育、卫生、公共管理和电子商务;

-在人力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和机构的建设中进行必要的投资;

-寻找途径获取和转变从其它方面得来的知识,同时支持地方一级的知识创新;


Copyright©2020 上海社会科学院数据中心版权所有沪ICP备10019589号-16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389号
开启辅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