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数据中心
搜索

国经中心领导出席第十一届泛珠大会

2016年8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泛珠三角9+2省市联合主办、广东省和福建省联合承办的“第十一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在广州东方宾馆召开。论坛主题是“泛珠深化合作与自贸区创新推广”,主要活动包括主旨论坛、主题对话、专业论坛(4个)、商务交流、经贸洽谈、实地考察等系列活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执行局主任张晓强、副理事长魏建国应邀出席主旨论坛。

张晓强参与了主题对话,并作重要发言。张晓强指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粤港澳合作有其特殊作用。广东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引擎,香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三大中心之一,澳门亦发展为世界级的旅游休闲中心,三地的紧密合作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优势和条件。粤港澳合作对深化内地9省区与港澳合作也有很大的潜力,通过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既可提升粤港澳合作水平,也可以通过构建以大湾区为龙头、以珠江—西江经济带为腹地的重要经济支撑带,来带动中南、西南地区发展,辐射东南亚、南亚。

张晓强认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第一是基础设施要对接好,完善粤港澳综合交通体系;第二是产业上要加强合作;第三是大湾区在社会事务、生态领域等方面加大力度,加强在品牌、娱乐产业等方面的合作;第四是要完善创新机制,包括投资、贸易、金融、综合监管等。

魏建国参与了下午举行的“泛珠区域协同发展”分论坛,并作主题演讲。魏建国指出,一个民族和国家想作为世界的核心,就要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而港湾经济就是引擎。从世界经济版图看,全球60%的经济总量集中在入海口,包括长江、珠江三角洲,世界上75%的大城市、70%的工业资本和人口集中在距海岸100公里的海岸带地区,这个地带是整个经济的引擎。

魏建国建议,广东省可以联合交通部、发改委发起成立国际港湾联盟,定期召开港湾局长会议,把“一带一路”战略和大湾区的建设结合起来,通过港湾联盟,打造“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的平台。在论坛互动环节,魏建国畅谈对港湾联盟建设的思考,他指出港湾联盟一定要打破贸易堡垒,把全球一些资源的配置、人力的配置重新调整,达到三个共同体,一是利益共同体,二是命运共同体,三是责任共同体。

当日下午的“泛珠区域协同发展论坛——智库视角下的粤港澳大湾区”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承办。论坛还邀请到了中山大学粤港澳研究院院长郑德涛、香港规划署署长凌嘉勤、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主席张祖荣、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会秘书长陈耀、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等嘉宾发表精彩演讲。来自“9+2”各省市政策研究部门、发改规划部门、在穗高校及其他科研单位、各方民间智库等单位近300多名嘉宾出席了论坛。

Copyright©2020 上海社会科学院数据中心版权所有沪ICP备10019589号-16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389号
开启辅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