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数据中心
搜索

梅绍祖:信息技术与个人信息保护

信息技术与个人信息保护:

1).隐私、隐私权、个人信息保护

2).信息技术对个人信息保护的冲击

3).主要国家和地区隐私权立法保护现状

4).中国隐私权保护现状

5).个人信息保护的原则

6).个人信息保护与信息开发利用的关系

1 .隐私、隐私权 、个人信息保护

隐私与隐私权

隐私权的内涵

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保护

2.信息技术对个人信息保护的冲击

1)计算机

2) 网络

3) 手机

个人信息保护中的问题:网络世界有隐私吗?在网络社会中我们会失去什么?网上隐私权谁来保护?因特网上的信息篡改、人数据丢失带来的危害,个人数据的跨国流动,电子商务与个人数据挖掘。

综上所述: 1)个人数据的过度收集和挖掘;2)个人数据交易;3)网上侵犯个人隐私权的行为

3.主要国家和地区隐私权立法保护现状

1)美国

2) 欧盟与欧盟各国个人数据保护立法

3) APEC 地区的隐私权保护

4)OECD的《隐私保护和个人资料跨界流通的指南》

4. 中国隐私权保护现状

我国目前仅提供了间接、有限的隐私保护

《香港个人资料(私隐)条例》

台湾地区《电脑处理个人资料保护法》

国民意识有待增强

行业自律有待提高

立法指日可待

5.个人信息保护的原则

1) 保护立法

2) 业界自律

3) 自我保护

4) 立法与技术保护并重

5)信息的自由流动与对个人数据的保护并重

6. 个人信息保护与信息开发利用的关系

1)个人信息保护范围的界定

2)信息保护与开发利用中合法应用的关系

3)信息公开与个人信息保护的关系

4)数据挖掘与个人信息保护的关系

5)信息共享与防止个人数据交易的问题

6)个人信息网络化、数字化与个人数据安全的问题

7)一般与公众人物的信息保护的差异问题

8)个人数据保护中国际协调和法律规范的接轨问题


Copyright©2020 上海社会科学院数据中心版权所有沪ICP备10019589号-16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389号
开启辅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