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数据中心
搜索

【分论坛五】输出还是引进?亚洲国家国际人才流动及其立足点

亚洲国家,如中国和印度,正在经历角色的转变:由单一的全球移民输出国逐渐成为移民潮的输出国和引进国。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或在国外工作的中国人回到祖国,中国也在接收更多的外国移民,这与中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息息相关,而且这一趋势会逐渐升温。同时,日本韩国也开始汲取西方移民国家的经验教训,用以改进本国移民政策。在其他亚洲国家,如菲律宾,来自侨民的汇款仍是家庭的重要经济来源。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亚洲作为新兴经济体的集中地区,其在全球移民管理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与开发研究会理事、研究员雷风云:

大家知道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如果离开了专业人才的交流,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将会大打折扣,在质量上都很难得到保证,这一点从我们长期以来工作实践中就能够感觉到,同时,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历来都十分重视引进和尊重世界各国的人才,包括来中国工作的亚洲国家和地区的人才。

我们在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里,专门有亚洲部,我们在亚洲地区的日本、新加坡、以及中国香港的特别行政区都设有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专门从事人才交流方面的办事处,他们分别负责所在地区和一些国家与中国人才交流方面的一些事务。同时在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的亚洲部还开展了很多十分成功的亚洲国家人才交流方面的优秀的项目。

外联出国顾问集团董事长、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CCG常务理事何梅:

作为直接从事业务的移民机构应该起到什么作用,我从自身的经验提供一些建议。

第一,我们做了什么?首先是人才和资金的输出。随着2013年“一带一路”的战略提出和实施,2014年中国对外的投资规模已经达到了1400亿美金,专业的海外移民的机构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发挥到重要的作用。以我所在的机构为例,外联出国我们参与了60多个美国投资移民的项目,直接参与到了总共超过400亿美金的项目,为当地创造了上万个就业机会,有效推动了美国当地的经济发展。

第二,我们移民以后的融入问题。越来越多的中国投资人、企业家和留学生带着他们的资金、技术、知识、梦想来到了国外,他们如何实现文化和身份的认同,怎么样完成与当地社会的对接。我目前在研究的课题就是中国企业家的声音如何被倾听。我认为以美国为例,融入的前提就是理解和尊重当地的精神文化和价值取向,我相信给予是融入最好的方式。

第三,从输出到引入,我们还想做什么?我们在多年的过程中注意到,有些国家的移民政策的表达是不清晰的,我们非常想了解当地的移民政策的真正的意图,它着眼点是引入资金还是创造就业,还是引进人才,我们希望在移民政策调整的过程中,提供与这个目的相匹配的一些所积累的各国的经验,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把这些经验跟中国的国内相关政策决策者能够提供力所能及的一些交流。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将整合各种资源,突破信息壁垒,为全球优秀人才提供可行性方案。

印度贾瓦哈拉尔 尼赫鲁大学教授 Binod Khadria:

在全球前十大移民输出国家,其中有8个都是在亚洲。在本世纪初,亚洲的移民输入到美国,比如说职业都是已经靠前53%的中国人,都是在管理和职业方面发展,那么有60%的印度人也都是在管理和职业方面,比较高阶的社会职业。

海归的移动,实际上就会带来更高的一种价值增值。我们可以看到,作为印度今天正在收获海归所带来的增值,这样一些高端人才,他们可以去使用不同的语言,他可以成为印度经济发展的引擎,我们实际上需要进一步去讨论,从抽取我们的一些高端精英到这样一些精英回流,实际上我们认为印度现在正在享受这种海归回流的好处,我们知道现在有更多的一些国家正在欢迎自己的人才回来,在欧盟,我们发现有31个国家他们都欢迎在海外生活七到八年之外的这样一些本国人回国,我们相信这些人都应该是属于很高薪的。


Copyright©2020 上海社会科学院数据中心版权所有沪ICP备10019589号-16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389号
开启辅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