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数据中心
搜索

联合发动机制造集团

苏联曾经长期占据着航空工业世界第二的位置,能够长期持续不断地研制、试验及生产几乎所有型号的现代航空装备及配套发动机。虽然目前俄罗斯航空发动机在工艺、油耗、寿命等方面与西方先进技术发动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却很适合自己的工业能力和特点,为先进飞行器平台顺利上天奠定了良好基础,使之能够摆脱航空发达国家的制约。当前,俄罗斯航空发动机研制和生产全部在联合发动机制造集团(UEC)管理之下。

1.公司概况

2008416日,俄罗斯总统签署了国防工业公司长期发展的命令,之后一年时间,俄罗斯国防工业公司针对燃气涡轮制造方面的大型企业进行了大量的整合,成立了联合发动机制造集团(UEC)作为发动机行业的一体化管理公司,从而为俄罗斯生产在世界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高技术发动机产品奠定了基础。

1)基本情况

UEC是一个管理型的公司,下属的各个企业还具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利。UEC将在保持军用产品在国际和俄罗斯市场占据领先地位的同时,逐步实现多样化经营,扩大民用航空和直升机发动机、能源动力和燃气轮机装置、海上和导弹发动机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并作为2~4级供应商进入全球市场。公司的任务是保障俄罗斯发动机制造业在国内及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目前,UEC员工总数近8万人,2014年销售收入为1999亿卢布(约合66.6亿美元),比2013年的1588亿卢布(约合52.9亿美元)有所增加。为实现UEC的使命和战略任务,UEC明确了公司职责,包括:

管理和发展发动机制造行业内的股份公司。

优化生产和财政关系,集中资源发展发动机制造企业科研生产能力。

消除内部竞争(包括预算资源),克服投资能力在大量企业和计划分散的问题。

完善发动机制造企业费用支出结构。

拓宽发动机制造企业产品的销售市场和系列。

UEC目前在全球发动机制造企业中排名第五。为大量航空和地面燃气涡轮发动机提供研制、生产和售后服务,目前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SaM-146发动机、9~18t民用航空发动机、军用航空发动机、直升机发动机、地面燃机、火箭发动机、短寿命燃气涡轮发动机、海上燃气轮机等。UEC在俄罗斯燃气轮机市场长期保持70%以上份额,客户包括联合飞机制造集团、俄罗斯直升机公司、燃气工业公司、俄罗斯石油集团、俄罗斯原子能集团等。目前,UEC正在其所有下属企业引入精益生产技术,并大力推广知识管理系统,完善产品售后服务系统。

2)战略目标

目前UEC在完成国家国防订货和国家武器规划中的任务的同时,还要支持和发展燃气涡轮制造领域的专业特长,并保证未来发展规划与项目实施的资源。根据2025年发展战略,具体发展目标如下:

确保新研制和改进的俄罗斯飞机具有高效的国产发动机。

提高俄罗斯民用航空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销最。

提高高技术商品的出口,减少俄罗斯经济增长对原料市场的依赖,适度改善航空发动机领域对外贸易结构。

加强在航空发动机制造领域的科技储备,建立现代化的科研和试验设计基础实施。

改善有经验的科技人员年龄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

保持当前工人的地位,减少科技人才流失到其他行业或国家。

增加俄罗斯航空发动机制造企业在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等。

3)组织结构

UEC整合了俄罗斯发动机行业85%甚至更多的资产,已经成为俄罗斯航空发动机领域名副其实的领军企业。当前已经进入UEC的企业包括土星科研生产联合体公司、克里莫夫公司、航空发动机公司、公司、乌法发动机科研生产联合体公司、马达科研生产企业公司、库兹涅佐夫公司、车尔尼雪夫机械制造企业公司等(见表4-16)。除表中企业外,俄罗斯另一主要企业——“礼炮燃气涡轮研究中心近两年也逐步并入UEC218号、570号、712号等航空修理厂也由UEC管理。

blob.png

4)主要产品

UEC的产品包括军用航空发动机、民用航空发动机、航天发动机,以及服务于电力与热能、燃气输送、舰载燃气涡轮设备等各种动力装置。当前UEC的主要产品及其应用机型在表4-17中给出。

blob.png

2.研制生产能力

俄罗斯负责航空发动机设计和批生产的设计局及批生产厂大都是联合发动机制造集团的下属企业。下面对这些联合体进行介绍分析。

1土星科研生产联合体公司

土星科研生产联合体公司的前身是留里卡土星发动机制造厂,1982年与花岗岩发动机设计局合并后组建了土星科研生产联合体公司,2001年与雷宾斯克发动机制造厂和雷特卡利诺机械制造厂合并后仍延用了土星科研生产联合体公司的名称。该公司是俄罗斯军用和民用航空发动机、舰船用燃气涡轮发动机,以及地面能源设备的研制、生产和维修的主要企业,目前是政府指定的第五代战斗机发动机主要研制单位。主要发动机型号包括AL-31FAL-31FN117SAL-55SaM-146等。

土星科研生产联合体开放式股份公司目前占地面积100m2,生产设备超过1.2万台。2014年从业人员约1.2万人,其中专家人才有3475人,工人有7269人。合并后的公司可分为3大部分,如表4-18所示。

blob.png

2)克里莫夫公司

克里莫夫公司也是世界知名的俄罗斯燃气涡轮发动机研制单位,该公司主要从事中小型军民用飞机和直升机的发动机、辅助动力装置和航改地面燃气轮机设计和生产。该公司前身是1912年在圣彼得堡组建的俄罗斯雷诺工厂,最初主要研制活塞发动机。1927年,在该厂基础上,组建了红色十月工厂,主要生产电气设备、拖拉机配件、坦克部件等。二战期间,工厂转移到乌法,并入了在26号工厂基础上组建的航空发动机制造企业。目前主要的发动机型号包括RD-33RD-93TV7-117VTV3-117VK-800VVK-2500等。

3航空发动机公司

航空发动机开放式股份公司是俄罗斯著名的发动机研制单位,主要从事军用和民用航空发动机、工业用燃气轮机装置以及航改燃机电站的开发工作。2003年以彼尔姆航空发动机设计局为核心成立了航空发动机联合公司,2007年时从业人员达2520人。该公司有各类试验设备80多台,其中包括加温、加温加压和露天台等10多个各类整机试车台、14套气动试验设备、40套强度试验设备和17套液压试验设备。目前研制的型号包括D-30系列、PS-90A2等,其中D-30系列的产量已经超过7500台。

4礼炮燃气涡轮研究中心

莫斯科礼炮燃气涡轮研究中心位于莫斯科市,成立于1912年,是单一制国有企业。该企业是战斗机发动机AL-31F的批生产工厂,主要制造和销售战斗机、运输机和教练机用涡轮风扇和涡轮喷气发动机,以及工业用途的燃气轮机。该企业在2000年后成立了设计室,在长期生产AL-31F发动机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开始对该发动机进行改进改型,希望在俄罗斯新一代战斗机发动机研制中占有一席之地。礼炮燃气涡轮研究中心先后推出的改型有AL-31F-M1AL-31F-M2AL-31F-M3AL-31F-M1改型在200612月已经获得了俄联邦空军的批准,最新的改型AL-31F-M3也已经进入了台架试验阶段。礼炮燃气涡轮研究中心与独联体内许多发动机研究机构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从1993年开始为乌克兰扎波罗日进步设计局研制的发动机D-436T1生产零部件,2004年开始为该设计局生产用于雅克-130教练机的涡扇发动机AI-222-25。另外,礼炮燃气涡轮研究中心还投入很大精力开发环保型燃气轮机,例如,PGU-20SPGU-60S等用于发电和天然气输送的设备。

5)库兹涅佐夫公司

库兹涅佐夫公司在苏联不同时期分别称为库兹涅佐夫设计局、古比雪夫发动机设计局和萨马拉(苏联解体后古比雪夫市恢复原名萨马拉市)劳动科研生产联合体,主要研制和生产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也研制过小型活塞式发动机、工业燃气轮机和液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

库兹涅佐夫设计局研制的功率超过l0000kWNK-12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用于图-95和图-126重型轰炸机以及图-114和安-22远程运输机,是迄今功率最大的涡轮螺旋桨发动机。20世纪60年代开始,该联合体转向研制涡扇发动机,主要产品有NK-8NK-144。前者用于伊尔-62和图-154运输机,后者用于图-144超声速运输机和图-22M超声速轰炸机原型机。在70年代中期,又研制了NK-86涡轮风扇发动机,用于伊尔-86宽体客机,但产量不详。后来,又研制成功NK-321加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用于超声速轰炸机图-160,共生产了250多台。俄罗斯燃气泵站34%的燃气轮机由库兹涅佐夫公司,主要型号有NK-12STNK-16STNK-36ST

3.能力与发展

20世纪20年代,苏联从零起步建立起自身独具特色的相对完整的航空发动机产业。二战以后,苏联航空发动机产业经历了冷战时期的大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军用航空发动机研制已有丰硕成果。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主要的航空发动机工业企业,拥有庞大的航空发动机技术研究、产品研制和生产体系,能独立研制和生产品种齐全、推力(功率)级配套的军民用航空发动机。但由于苏联解体带来的严重衰退,俄罗斯的航空发动机工业发展一直很缓慢,近年来也没有明显起色。

(1)能力分析

①用航空发动机工业体系相对完整

俄罗斯联合发动机制造集团的组建,是俄罗斯重振航空工业的国家战略,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重要举措,UEC整合了俄罗斯发动机行业85%以上的资产,包括土星科研生产联合体公司、彼尔姆发动机工厂公司等原俄罗斯航空发动机行业的研制生产巨头,产品则包括AL-31FRD-33等俄罗斯当前主力军用航空发动机型号,SaM-146PS-90A系列、D-30KP等在研在役的运输机类发动机,以及TV3-117VK-2500等主力直升机发动机,为未来战斗机研制的30号发动机也将在UEC旗下发展,UEC的业务领域甚至涉及了航天发动机,以及舰载、工业燃气涡轮轮机。UEC的目标是到2020年前,巩固世界燃气涡轮发动机第五大生产商的地位。

②军用发动机技术富有本国特色,民用发动机转向西方标准

军机发动机方面,俄罗斯除了仍在生产改进AL-31F等第三代战斗机发动机外,其第五代战斗机T-50(即未来前线战斗机PAK FA)配套发动机已经进入工程研制阶段,这也是当前俄罗斯研制的最新战斗机发动机型号,代表了其战斗机用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最高技术水平。当前,为T-50第二阶段配备的发动机30号发动机正在研制,预计2017年携带新型动力装置的飞机开始飞行试验,发动机最大推力达到107kN,加力状态下为176kN,超过了美国F-22战斗机配装的F-119-PW-100发动机。民机发动机方面,为配合俄罗斯自行研制的MS-21中程干线客机和SSJ-100支线客机的发展,俄罗斯正在研制PD-14SaM146等民机发动机,尽管这些发动机完全按照西方标准研制,但主要技术指标仍旧逊色于同类型的欧美最先进民机发动机。

总体来说,俄罗斯至今仍是世界航空发动机大国之一,并正在努力复兴,但与欧美航空发动机的最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

2)未来发展

在市场高度不确定的条件下,UEC把优化内部资源,提高产品效能作为公司发展主要任务,通过规模效应降低产品成本,在保证产品的价格优势的条件下实现财政稳定。UEC未来的发展将瞄准国内外军用航空发动机,以及国内民用飞机和直升机发动机市场,并逐步将民用产品推向国际市场。针对这些市场将发展以下产品:

重型军用飞机发动机,用于未来前线航空系统(PAK FA)。

轻型军用飞机发动机,包括寿命提高的RD-33MK

军用教练机发动机AI-222-25

战略轰炸机发动机,包括用于恢复生产的图的NK-32发动机,及未来远程航空系统(PAK DA)配装的发动机。

军用运输机发动机,包括产量提高的PS-90A-76等。

民用航空发动机,包括新一代PD-14,进一步发展SaM-146发动机。

与国外公司合作的民用航空发动机部件。

直升机发动机,研制未来直升机所需的发动机,以及实现乌克兰制发动机的进口替代。


Copyright©2020 上海社会科学院数据中心版权所有沪ICP备10019589号-16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389号
开启辅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