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数据中心
搜索

三声明、一方针、四成果!中国东盟做大共同利益“蛋糕”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地时间9月7日上午在万象国家会议中心同东盟国家领导人共同出席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纪念仪式。


9月7日上午,老挝万象的一块方形蛋糕吸引了全亚洲乃至世界关注的目光。切蛋糕的是中国总理李克强、东盟主席国老挝总理通伦和中国—东盟关系协调国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见证者包括与会的东盟成员国其他领导人。

这确实是值得庆祝的一件大事: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了!

这场“生日大趴”的重头戏还在后面。当天的“10+1”会议通过了《第十九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纪念峰会联合声明》、《中国-东盟产能合作联合声明》、《中国与东盟国家应对海上紧急事态外交高官热线平台指导方针》和《中国与东盟国家关于在南海适用〈海上意外相遇规则〉的联合声明》等四个文件。

三项声明、一份指导方针,四大成果足见中国—东盟共同利益的“蛋糕”越做越大。

一组数据足以说明,25年来中国与东盟合作发展的突飞猛进:仅2015年一年,中国和东盟双方贸易额达到4720亿美元,互访人数2364万人次,互派留学生就超过19万人。

与量的提高同步的是质的飞跃。这从《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纪念峰会联合声明》可以清晰地看出。这份声明包含14项内容,从政治互信到经济合作,从人文交流到可持续发展,涵盖之广泛、成果之丰硕让人不由得对双方合作的下一个“钻石十年”充满期待。

“中国—东盟关系已成为东盟同对话伙伴关系中最强劲、最活跃、最富成果的一组关系。”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所长魏玲接连用了三个“最”字来评价此次李克强总理在“10+1”会议上收获的外交成果。她说:“这不仅为本地区近20亿人民带来了福祉,也为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4份文件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内在逻辑关联。这也说明中国—东盟共同利益的“蛋糕”越切越好。

其中两份文件都与南海有关。分析人士指出,这表明中国和东盟正通过对话和磋商的方式解决问题,努力搭建规则化、制度化的合作平台,以避免误判误断,防范管控风险。尤其是南海适用《海上意外相遇规则》,说明中国-东盟各国之间的互信得到了很大提高。

另一份产能合作的声明则体现了双方的互惠互利、深化务实合作。东盟一些国家工业体系还不太完整,制造能力有待提高。通过产能合作,中国将帮助东盟国家提高生产能力,健全产业体系,加快工业化进程,带动就业和经济增长。

这种逻辑关联,可以追溯到李克强总理此前提出的坚持经济发展与政治安全“双轮驱动”原则。如果说涉及南海的两份文件事关“安全”,那么产能合作和纪念峰会的联合声明就关乎“发展”,二者缺一不可。

观察人士指出,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的第25年,也是中国与东盟关系承上启下的一年。中国与东盟宽领域、深层次、高水平、全方位的合作已成为国际合作的典范。

这4项外交成果无疑是中国-东盟共同利益这块美味“蛋糕”的最好佐证。当天的会议上,李克强与东盟10国领导人在切完蛋糕后,还留下这样一幅意味深长的合影:他们各自在胸前交叉双手,握住左右同伴,左手握右手,右手握左手。

这也是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最佳写照。面对共同的挑战压力,妥善处理分歧问题,诚如李克强总理所说,中国—东盟关系已由成长期走向成熟期。

李克强提出了5个“新”谱写中国—东盟关系新篇章

“第一”,这个带有领先意味的词语,在中国的外交话语体系中出现时,往往表达了与对方发展的紧密关系。

“中国第一个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第一个明确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第一个同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第一个公开表示愿同东盟签署《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议定书,第一个同东盟启动自贸区谈判”。

李克强总理列数5个“第一”,标注了中国—东盟(10+1)合作的特别之处。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当地时间7日上午,李克强在老挝万象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的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和东盟10国领导人共同见证了纪念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的重要时刻。

中国把东盟作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在东盟对外建立的11个对话伙伴中,中国—东盟合作可谓最强劲、最实在。25年来,双方贸易额从80亿美元增长到4722亿美元,增长近60倍。自2009年起,中国就成为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15年,双方贸易额达4721.6美元,人员往来超过23万人次,互派留学生超过18万人。

7日举行的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是今年东盟所有10+1会议的第一场。这种安排,也显示出了东盟对中国这个合作伙伴的重视。

在纪念仪式上,李克强首先同东盟各国领导人共同观看了中国—东盟关系的视频短片。该片讲述了25年来中国与东盟共同走过的合作发展之路,展现出双方关系发展的广阔前景。随后,在东盟国家领导人的见证下,李克强和东盟轮值主席国老挝总理通伦共同为《中国-东盟25年对话与合作:事实与数据》手册剪彩,并共同展示了这本记录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历程的手册。随着一个大蛋糕被推上台前,李克强与通伦及中国-东盟关系协调国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共同为庆祝中国—东盟的25岁生日切蛋糕。各国领导人还以东盟方式相互携手,共同合影留念。

25年,中国—东盟关系由成长期走向成熟期。在致辞中,李克强表示,中国和东盟自1991年建立对话关系以来,高举发展与合作旗帜,坚持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和支持,双方关系大踏步前进,有力地促进了地区和平稳定和繁荣发展。

对于中国—东盟关系未来发展,李克强提出了5个“新”,即谱写中国—东盟关系新篇章、构建政治安全合作新平台、培育经贸合作新动能、打造人文交流合作新支柱、共同开创区域合作新局面。

与会国家领导人仔细聆听李克强致辞,并不时记录。他们积极评价东盟与中国建立对话关系25年来所取得的令人瞩目成就,对双方关系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表示,中国与东盟的成功对于彼此都具有重要意义。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表示,非常有必要继续加强东盟与中国之间的人文交流。

此次会议成果丰硕,共同发表的四个声明是最积极地注脚。《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纪念峰会联合声明》《中国—东盟产能合作联合声明》《中国与东盟国家应对海上紧急事态外交高官热线平台指导方针》和《中国与东盟国家关于在南海适用<海上意外相遇规则>的联合声明》,既是对过去双方关系成就的回顾,更是对未来合作蓝图的规划。

对于南海问题,李克强也做了专门阐述。“只要我们登高望远、齐心协力,就一定能跨越分歧,把南海建设成为造福地区各国的和平、友谊与合作之海。”他表示,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地区国家只有将解决问题的钥匙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南海才能保持和平稳定。中方愿与东盟国家携手合作,排除干扰,按照《宣言》精神和“双轨”思路妥善把握和处理南海问题。

与会东盟国家领导人表示,愿共同落实好《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坚持通对话协商解决和平解决南海争议,不让有关分歧影响东盟与中国关系发展的大局。【综合中国政府网、人民网报道】

Copyright©2020 上海社会科学院数据中心版权所有沪ICP备10019589号-16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389号
开启辅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