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访华期间 美商务部长将率庞大贸易代表团随行
10月26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期间,美国商务部部长罗斯(Wilbur Ross)将率贸易代表团来访,与中方共同举办相关经贸活动,目前中方正与美方就相关活动安排进行密切沟通。
高峰称,中美双方团队正结合特朗普总统访华,就下一步深化中美经贸合作的设想和成果进行积极沟通。
根据美国白宫公布的官方行程,特朗普将从11月3日开始进行其上任后的首次访问亚洲之旅,行程长达12天,访问国家包括日本、韩国、中国、越南以及菲律宾。
美商务部长将访华寻求降低贸易逆差
高峰还透露,目前中方正与美方就相关活动安排进行密切沟通,期待双方达成积极、务实的成果,推动中美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共同促进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12年~2016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增长8.2%,服务贸易增长83.9%,双向投资增加了约2.4倍。在过去十年中,美国有30个州对华货物出口至少增长1倍,4个州增长超过5倍。
9月24日~25日,罗斯曾先期访华,当时他同中方探讨的主要议题包括重新平衡双边贸易和投资关系、保护知识产权、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及美方进行的“301调查(源自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等。
罗斯还表示,计划在11月率领高级别贸易代表团访华,并寻求通过增加对华出口高价值的美国商品和服务来降低贸易逆差,同时希望改善美国企业在中国的市场准入情况。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对第一财经记者称,由于中美贸易中存在的美方逆差,特朗普上任以来一直采取强硬态势,但要减少美国贸易的对华逆差,一方面需要中国多买,另一方面也需要美国多卖。
同时,中方在此前的多次双边场合就反复指出,中美之间贸易不平衡的数据被高估,且中方不单方面追求贸易顺差,对于讨论这个问题持开放态度。
在今年7月中美全面经济对话(CED)欢迎午餐会上的演讲中,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指出,受美方陈旧的出口管制法规政策影响,美国企业没有获得应有的“蛋糕”。2001年美国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占中国同类产品进口的16.7%,去年这一比重降至8.2%。以集成电路为例,去年中国进口总额高达2270亿美元,超过原油、铁矿砂、初级塑料三种大宗商品进口总额,但美国只占4%。
根据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今年4月的报告,如果美国将对华出口管制程度降至对巴西的水平,对华贸易逆差最多可缩减24%;如果降至对法国的水平,最多可缩减34%。
美中贸委会预计,未来10年美国对华货物和服务出口将翻一番,达到3690亿美元;到2050年将增至5200亿美元。
中美间经贸关系互利共赢
10月16日,商务部网站发出公告称,对原产于美国和日本的“氢碘酸”进行反倾销调查;8月18日,美国贸易代表(USTR)罗伯特•莱特希泽在声明中表示,将根据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就中国有关法律、政策、实践或做法“可能不合理或歧视性地损害美国知识产权、创新或技术发展”展开调查。此即所谓的“301调查”。
对于“在特朗普访华的前夕,为何中美双方不断出现对对方的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的事件”这一问题,高峰回应道,10月16日我们对进口的氢碘酸发起了反倾销调查。这是一起正常的贸易救济案件,是应中国国内产业的申请依法发起的。
高峰表示,调查的范围是原产于美国和日本的进口氢碘酸。我们将按照中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世贸组织的规则开展相关的调查。我们始终认为,中美间的经贸关系,不是简单的竞争关系,而是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高峰称,正是因为秉持着这种精神,中美双边贸易从建交之初的几十亿美元发展到现在的5000多亿美元,服务贸易和双向投资也在蓬勃发展,合作领域不断拓宽。
高峰指出,同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贸易摩擦和分歧在所难免。我们愿与美方继续秉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通过对话与协商,妥善管控分歧,实现共同发展。
世界银行中国业务局前局长、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黄育川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指出,目前许多美国人同意一种看法,即美国的巨额贸易赤字是政府数年来的软弱造成的且体现了美国经济的弱势。
黄育川指出,近40年来,美国每年都有贸易赤字。但一般的经济学家都知晓,一个国家在经济上的强大与否同其贸易赤字没有关系:各国的经常账户余额是由国家内部决定的,而不是由贸易伙伴决定的,美国贸易逆差的原因缘于政府预算赤字过高以及家庭消费过度所导致的国家储蓄短缺,而非那些对美保持顺差的国家造成的,不过近10年来,从学界到政界,都未能彻底理解贸易,也未推动政治程序来妥善处理这一问题。
据白宫公布的官方行程,此次特朗普亚洲之旅的具体行程为:11月3日从美国本土出发并于4日抵达夏威夷;5日至7日访问日本;7日访问韩国;8日至9日访问中国;10日至11日赴越南岘港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并访问越南;12日至13日访问菲律宾,并出席在菲举行的东盟创立50周年纪念活动以及东盟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