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士得CEO:高价频现,但艺术市场依旧稳健
自1987年日本买家以当时令人咋舌的2250万英镑买下梵高的《向日葵》,开启艺术市场一轮购藏风暴,并让亚洲藏家一举跃入全球视野,正好过去了30年。在经历了相对疲软的2016年后,全球艺术市场在2017年迅速回暖,而这轮反弹背后,亚洲藏家又是主要驱动力之一。
今年上半年,全球艺术拍卖市场领头羊佳士得(Christie’s)拍卖成交总额同比增长29%,至28亿美元。成交价超过1000万英镑的大师级拍品达到38件,几乎是去年同期的3倍。亚洲客户成交额飙升39%,使得亚洲买家对佳士得全球成交总额的贡献率上升到35%,与美国买家齐平。
艺术市场有宏观经济周期放大器之称。80年代后期,正是狂飙猛进的日本经济托举起了一个天价频现的艺术市场,直至90年代初日本经济泡沫破裂。此后,伴随互联网泡沫、美国房市泡沫、全球金融危机及其后各国政府的“撒钱”政策,艺术市场也几经跌宕起落。2017年的这轮回暖,让艺术市场站在了这轮大周期的何处?
与此同时,佳士得、苏富比这样的老牌拍卖行正面临新的市场挑战,包括越来越强势的卖方。近几年来,拍卖行为了争夺最好的拍品资源,经常需要在拍卖之前就向卖方提供保证金或预付金,如拍卖不理想,则可能自己蒙受损失。拍卖行从卖方收取的佣金比例也在下降,不得不转而向买方提高佣金,而这可能会抑制买家热情。
在艺术拍卖从西方扩展至东方的同时,也在从线下延伸至线上。线上拍卖成为艺术市场近年的热门现象,但其盈利空间尚不明朗。对一向给人以高端小众甚至神秘感的传统拍卖业务而言,互联网驱动的平民化又意味着什么?
带着这些问题,FT中文网专访了今年年初出任佳士得全球CEO的施俊安(Guillaume Cerruti)。以下是我们的访谈实录:
FT中文网:施俊安先生,2016年全球艺术市场较为疲软,但在2017年迎来强劲反弹,这也反映在了佳士得今年上半年的业绩上。是什么驱动了这轮反弹?
施俊安:没错。今年上半年佳士得的拍卖成交总额较去年同期增长逾20%,主要驱动力来自卖家这一侧。去年,买家十分踊跃,不论我们拍卖什么艺术品,都卖得很好,但去年的拍品可能没有像今年这样杰作频出。今年买卖双方都十分踊跃,来自亚洲的买家尤其活跃,而卖方委托给我们的拍品在艺术价值上也更加出色。两者结合,让我们上半年业绩强劲。
FT中文网:是什么让卖家在今年拿出了更多重量级作品?
施俊安:两个原因。首先,去年卖家们更为谨慎,对全球政治和经济情况持观望态度,而今年他们更有把握了。这部分源于第二个原因,那就是他们看到了我们去年的业绩。我们的业绩向他们证明市场还有需求,即使在一个不那么强劲的年份,买家们还很活跃。结合起来,全球政经环境的改善,加上我们去年的表现,让他们更有信心。
FT中文网:今年上半年亚洲藏家是你们业绩的主要贡献者。他们的活动已不局限于亚洲,在你们全球各地的拍场上,他们都很活跃。是什么驱动了来自亚洲的需求?
施俊安:我觉得今天的亚洲藏家已经比几年前成熟了很多。几年前,出现一批来自亚洲的新买家,当时他们主要关注亚洲艺术。而现在,亚洲藏家们出现在伦敦、纽约的拍场,在各种品类的艺术交易中都十分活跃。这是我们过去两三年观察到的一个新现象。在3月我们在伦敦的印象派和当代艺术拍卖现场,以及5月在纽约的印象派及战后艺术拍卖现场,都有亚洲藏家频繁举牌。他们对越来越多的艺术品类表现出兴趣,而佳士得也在把更多种类的艺术品带到亚洲,不仅有亚洲艺术,还有印象派作品、战后当代作品、古典大师画作、稀世珠宝等。
FT中文网:有人把今天的中国藏家和80年代日本经济迅速崛起时的日本藏家作比。你怎么看这个对比?
施俊安:二者有相似之处,但也有显著不同。一个明显的不同在于,今天的中国有着真正有深度、有活力的艺术市场和文化生活。如果你看看中国各地的美术馆,比如上海的由私人建立的龙美术馆,会发现在文化领域中有很多大咖级玩家。中国艺术市场有着相当的深度和密度,有很多的画廊、艺术家、藏家、交易商,还有很多的本地拍卖行。这或许是中国买家与20年前的日本买家的最大不同。当年的日本买家中,有很多企业,当然也有个人,但当时日本艺术市场和文化生活的深度和活跃度远不及今天的中国。和中国藏家打交道是一件非常令人兴奋的事情。我们发现他们都见多识广,而且充满好奇心。他们很乐意学习,对亚洲艺术了解甚多,也愿意了解其他门类的艺术。亚洲和中国藏家尤其还很喜欢拍卖,他们尤其喜欢亲临拍卖现场,感受那种有点戏剧化的气氛。
FT中文网:艺术市场有“经济周期放大器”之称。你怎么看眼下的艺术市场?你觉得价格还在合理空间吗?还是出现了泡沫的苗头?
施俊安:每个市场都是有周期的,艺术市场也是如此。但艺术市场的基本面仍然十分强劲。我说的基本面指的是买家需求,全球财富水平,以及新手买家的好奇心和胃口。我很喜欢和艺术市场观察者们分享的一个数字是,每年佳士得的买家中,有三分之一是新手。所以这个市场中总是有很多的新鲜血液、潜在的藏家。因此我认为目前艺术市场还很稳健。
FT中文网:佳士得有超过250年历史,作为一家拍卖行,必定经历过艺术市场的很多次起落。你们抗周期的秘诀是什么?
施俊安:坚韧、多样和专业。先说韧性。我们已经活跃于艺术市场251年了,有很好的知名度,人们对我们拿到市场上的东西是有所期的。再说多样性。我们自成立之日起就一直活跃于各种品类的艺术品市场,不论是古董、战后、当代、古典大师、古书、手稿、亚洲艺术、还是非洲和大洋洲艺术。这是我们和竞争对手最大的不同。最后是专业性。我们最重要的资产就是我们的艺术品专家、他们的知识、以及他们服务客户的方式。
FT中文网:信任应该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比方说人们相信经由佳士得拍卖的艺术品的品质。中国的艺术品拍卖市场虽然成长很快,但诚信缺失,造成了不少乱象。你认为诚信要如何培育?
施俊安:首先,要让人们感受到我们的存在。我们在上海设有一个非常典雅的展厅,并在里面举行拍卖,在北京也开设了艺术空间。我们在中国有一个专家团队,可以随时服务中国客户的需求。第二点是,我们在中国做事的方式和标准,和我们在世界其它地方做事的方式和标准没有任何两样。
FT中文网:对于拍卖行而言,要向中国买家输出西方艺术,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施俊安:我觉得是持续性。你不能只来一年或者一个季度,你得有一个长期的扎根在这里的战略。去年11月我们在香港举行了一场西方艺术大师展,并给藏家提供了私人洽购的机会,今年我们还会继续举行。去年5月我们在香港首次举行汇集东西方当代艺术的“First Open”拍卖,我们也会继续做下去。你要向一个市场证明,你会在这里长久地待下去,在中国市场尤其需要这样。
FT中文网: 你在今年年初成为佳士得CEO。你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目标是什么?
施俊安:佳士得是全球艺术品拍卖市场的领头羊,所以我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保持我们的领先地位。当第一是很难的,因为所有其他人都想超越你。我们要赢得未来,就得不断跟随市场需求调整战略。比如去年我们在北京设立了新的展示空间,今年会在洛杉矶设立新办事处。最后我们认为,在盈利目标之外,我们还肩负一种责任,那就是艺术和文化的传承,为此佳士得美术学院是我工作中的一大重点。
FT中文网:佳士得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在你出任CEO后不久就宣布裁员。再比如现在卖家对拍卖行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时候要求拍卖行在拍卖前就支付保证金,而这会侵蚀你们的利润。行业内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你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施俊安:如你所说,今年年初我们不得不做了一些重组,因为我们要去适应新的市场环境。我们关掉了欧洲的两个展厅,一个在伦敦,一个在阿姆斯特丹,但那是因为与此同时我们在亚洲和美国西海岸增加了投资。我们必须不断地适应我们客户需求的变化。有关卖家要求的保证金,这的确是眼下艺术市场对我们提出的一个需求。这个市场越发专业化,我们的客户会向我们提出要求,比如保证金或者预付金,我们就得满足他们。
FT中文网:佳士得和苏富比最近都提高了佣金。这是出于盈利压力吗?还是因为拍卖行情很好,让你们对提价有信心?
施俊安:首先我可以告诉你的是,这绝不是因为我们觉得自己在市场中占据了有利位置,因此就可以提价。艺术拍卖市场过去10年来的一个趋势是,在我们的佣金结构中,来自卖家的佣金比例在降低,所以佣金负担正在越来越多地转移到买家身上。卖家如今在市场中占据的位置,让他们可以对我们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还有你刚才提到的保证金。
FT中文网:拍卖是一种相当古老的交易方式。在其他行业和市场中已经很少看到拍卖了。为何在艺术市场中,拍卖仍然盛行?
施俊安:这是个很好的问题。首先,艺术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当这是一件独一无二的物品时,要卖个好价钱常常会很难。用拍卖这种透明的交易方式,买卖双方可以找到一个最合适的价格。另外很多人喜爱拍卖现场的那种戏剧化的气氛,我们发现亚洲藏家尤其如此。但我要提一句的是,在拍卖之外,私恰正在成为佳士得越来越重要的一个销售渠道。不过没错,拍卖仍然占我们销售的80%。
FT中文网:佳士得和苏富比都制定了数字化战略。佳士得准备如何刺激更多线上拍卖?线上拍卖目前只贡献了你们收入的1%?
施俊安:是的,线上拍卖只占我们全球收入的1%。它的重要性还没有体现在盈利上,而是体现在新客户的开掘上。我们每年的新客户中,有三分之一来自线上。对那些对拍卖现场或者画廊还有点紧张的客户来说,参加线上拍卖是很好的第一步。所以线上拍卖是我们获取新客户的重要渠道。
FT中文网:从利润率来看,线上拍卖和线下拍卖一样赚钱吗?
施俊安:一样赚钱。而且参加线上拍卖的客户,未来很可能会来到我们线下的拍卖中举牌。所以线上拍卖不仅赚钱,更是投资于未来。
FT中文网:但线上艺术拍卖还是一定有局限性的。并不是所有艺术品都适合线上拍卖?
施俊安:没错,线上拍卖并不适合所有艺术品。比方说,摄影作品、版画、珠宝和手表很适合线上拍卖,不仅因为它们的价格相对较低,也因为每个作品通常有多于一件,所以市场价格较为透明。而其他一些艺术品,比如大件家具就不适合线上拍卖。
FT中文网:艺术拍卖是件很小众的事情,通常只是富人们的游戏。但与此同时,拍卖行似乎又希望通过线上渠道,让普罗大众都能参与。在维持高端神秘与大众化之间,要如何掌握平衡?
施俊安:答案就是多样化,不仅是我们提供的艺术品类的多样化,还有价格的多样化。我们艺术品的价格区间之大也很惊人。
FT中文网:比方说,一位新手卖家在佳士得这里的“入门级”收藏,价格可以低到多少?
施俊安:我会推荐推荐他们参加我们的版画作品拍卖。在这里,你最低花几百美金就可以买到限量版的艺术佳作。
FT中文网编辑 王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