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世界核电市场及核电技术发展回顾
2013年多数国家仍将继续按原计划建造核电站,并将进一步加强核安全监管,检查核设施防灾能力,调整核应急措施,积极开发先进核电技术。回顾2013年世界核电市场及核电技术发展。 日本 日本计划建造更多核电站。1月2日日本新首相安倍晋三表示,他将批准建造更多的核反应堆。 这与野田佳彦领导的民主党前政府的政策完全相反,上届政府曾于去年9月份宣布,到本世纪30年代实现“零核”目标。 自2011年3月福岛核电站事故后,日本关闭了全部50座反应堆,当前仅有两座恢复运行。 在自民党去年12月16日赢得大选后,安倍表示,支持重新考虑日本核能政策。 共同社援引安倍的话报道说,“新反应堆将与东电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导致核危机的反应堆完全不同。我们将在日本人民的赞同下建造反应堆。”作为后福岛时代的措施之一,野田政府禁止建造规划中的9台机组。 日本开展轻水堆新设计概念,提高钚增殖率。日本研究人员成功开发出世界首个钚增殖率高、轻水冷却的概念反应堆设计。该设计采用新型燃料组件,燃料棒紧密排列以减少反应堆冷却剂与燃料体积的比例,从而提高增殖率。 研究人员通过计算分析,成功获得轻水冷却情况下的高钚增殖率。这项研究将开启快堆商业化,以及成熟的轻水冷却技术为基础、和平利用核能为目的的核燃料循环方式。该研究结果已发表在日本原子能学会(AESJ)核科学与技术杂志。 快中子增殖反应堆(FBR)除了发电,产生的裂变产物多于消耗的。FBR主要的发展路线是液态金属冷却的快中子增殖反应堆。然而,由于采用液态纳做为冷却剂使反应堆工艺复杂,快堆还未实现商业运行。核燃料循环商业化与快中子增殖反应堆可有效减少轻水堆的乏燃料,并提高铀资源利用率。 轻水为冷却剂、提高钚增殖率的反应堆研究已历经多年,但还未实现。核电站将水作为冷却剂。水冷技术为快堆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日本开始组装核聚变发电试验装置。日本原子能机构开始组装有助于实现核聚变发电的JT-60SA试验装置,该装置由日本和欧洲国家联合制造。该装置座落于东京东北部茨城县那珂核聚变研究所,安装工期为6年。 该实验室计划在2019年3月开展实验,将燃料转变成为高压等离子态,通过再现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发电。该装置内的超导线圈和真空容器将分布强磁场和强电流,能够控制等离子体。1克氘氚燃料发生核聚变反应,产生相当于8吨石油燃烧的能量。 通过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ITER)项目,日本和欧洲国家向该实验投资7.18亿美元。参与该项目的国家都希望最早在本世纪中叶这种新型发电方式能够商业运行。核聚变发电只会产生少量核废物。 日本开发世界上首个轻水冷却高钚增殖堆概念设计。日本早稻田大学Yoshiaki Oka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已经成功开发了世界上首个轻水冷却高钚增殖堆概念设计。他的团队设计了一种新的燃料组件,使燃料棒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减少反应堆冷却剂,达到高增殖。通过计算分析,Yoshiaki Oka教授的轻水冷却高钚增殖堆概念设计取得了成功。 快中子增殖反应堆(FBRs) 能在消耗易裂变核素的同时生产易裂变核素,且所产多于所耗,是一种“理想的核能”。FBR的主要发展方向一直是液态金属冷却快增殖反应堆(LMFBRs)。然而, 由于使用液态钠作为冷却剂对核电站来说非常复杂,因此没有得到商业化应用。 FBRs对减少轻水反应堆的乏燃料(LWRs)和实现铀资源的有效利用非常重要。发展中国家正在积极的发展核能,发达国家乏燃料后处理的商业化可以增强世界的核安全。 日本关闭最后一座核反应堆。日本唯一在运行的核电机组将于9月16日前关闭以接受维护。自此,日本40年来第二次丧失核能供电。 关西电力公司将关闭位于日本西部福井县的大饭核电站四号反应堆机组。该机组关闭后,日本所有50座核反应堆全部停运。 日本政府未就任何一座核反应堆的恢复运行给出说法。全部核反应堆停运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2012年5月,位于北海道的泊核电站3号机组关闭,日本因此全国没有运行的反应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