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地亚的节日风俗
克罗地亚的节日风俗
左娅 来源:《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9年第6期 2010年08月25日
克罗地亚一年中大大小小的节日有10多个,从其内容上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某个历史人物或事件的纪念日,如克罗地亚争取独立和自由战争中牺牲者的纪念日(距离5月15日最近的星期日)、克罗地亚议会日(5月30日)[1]、反法西斯日(6月22日)、国庆节(6月25日)、国家感恩节(8月5日)和独立日(10月8日); (2)宗教节日,如天主教的主显节(1月6日)、狂欢节、复活节[2]、圣体节[3]、圣母升天日(8月15日)、万圣节(11月1日)和圣诞节(12月25~26日); (3)国际例行节日,如新年(1月1日)、妇女节(3月8日)和劳动节(5月1日)。
由于克罗地亚是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所以,除了天主教外,其他宗教还有许多传统节日。东正教的主要节日有: (1)圣诞节。东正教会和西方教会因历法不同,纪念耶稣诞生日的时间也不同。东正教使用儒略历(16世纪前,欧洲各国都采用儒略历,即公元前46年,罗马统帅儒略·恺撒采用天文学家沙锡齐尼的建议,改革罗马日历而成),故将儒略历的12月25日(即公历的1月7日)定为圣诞节。(2)守护神节,即塞尔维亚人的家庭守护神节日。每个塞尔维亚家庭都有自己的守护神,故守护神节的日期各家不同。这一天,人们要准备一支蜡烛、一种特制的面包、红酒和麦粒甜粥。蜡烛象征基督是生命之光,小麦象征基督的死亡和复活,面包象征基督如生活中的面包一样不可缺少,红酒象征基督宝贵的鲜血。每家准备好这几样东西后,牧师在教堂内主持庆祝活动。(3)圣萨瓦节(1月27日)。圣萨瓦是塞尔维亚大主教区第一任大主教,是塞尔维亚民族的精神和文化领袖。学生们常以唱歌、跳舞和诗朗诵等形式来庆祝这一节日。
伊斯兰教的主要节日有: (1)开斋节(伊斯兰教历10月1日)。每年的伊斯兰教历9月称为斋月。斋月期间,穆斯林信徒在日出之前要吃好封斋饭,日出之后的整个白天,不吃不唱,谓之封斋。在这期间,人们一心只敬真主,戒除一切俗念。直到伊斯兰教历9月的最后一天寻看新月(月牙),见月后的第二天即行开斋,庆祝斋月圆满结束,故名开斋节。(2)古尔邦节,亦称宰牲节、牺牲节、忠孝节(伊斯兰教历12月10日)。古尔邦是阿拉伯语,原意是献牲,宰牲节是其意译。
犹太教的主要节日是赎罪日。这是犹太人一年中最重要的圣日,在新年过后的第10天。这一天,犹太人彻底斋戒,停止所有工作,聚集在教堂内祈祷上帝赦免他们在过去一年中所犯的罪过。在圣经时代,犹太人要在圣殿举行献祭仪式,将一头公山羊杀死祭奠上帝,把另一头山羊放逐旷野,让它带走犹太人的一切罪孽,这就是所谓“替罪羊”的来历。
在众多的节日中,狂欢节、复活节、万圣节和圣诞节是克罗地亚天主教的传统节日,现在也演变为最富民间特色的传统节日。
狂欢节一般在2月举行,其传统形成于几个世纪前。根据西方基督教文化和当地的风俗,克罗地亚的狂欢节以多姿多彩的大游行著称。其中,兹沃尼查尔地区的狂欢节大游行最负盛名,游行的人们身穿条纹上衣,白色长裤,配以鲜红的腰带,肩部披一块小羊皮,并在带子上串上铜制的小铃铛,最后还要戴上由木头、纸板、羊皮或兔皮做成的造型奇特的面具,有时候还要加上红鼻子和犄角。游行队伍一般以一个社区为单位,成组排列,不同的铃声代表不同的社区。游行时,人们互相碰撞,尽量使铃声更响亮些。狂欢节上,人们载歌载舞。当欢庆将要结束时,点燃一个穿着土耳其式服装、脸被涂黑的稻草人,以象征冬天和邪恶的终结。
克罗地亚里耶卡市的国际狂欢节(2月17日~3月4日)是欧洲最大的狂欢节之一,每年都吸引着无数狂欢节队伍和世界各地的游客。
该狂欢节是欧洲传统狂欢节,它既具有威尼斯和奥地利狂欢节的特征,又与斯拉夫神话故事奇妙地结合在一起,因此非常著名。
克罗地亚最古老的复活节传统风俗是制作克莱佩塔利科和采格尔塔利科(能够发出咯咯声的物品和铃舌),尤其在达尔马提亚中部地区,这一传统十分盛行,其类型依地区不同而各异。在克尔克岛上,人们将金属盘悬挂于一块30厘米高的木板顶端,当它受到摇晃时就会发出强烈的声响。其他地方也有不同的制作方法,如把小齿轮系于木板上,再和金属齿轮相连接,当拉动该装置时,会发出咔嗒咔嗒的声音。另一复活节风俗是饮葡萄酒。克罗地亚人相信葡萄酒喝下后会转变成身体中的鲜血,使人更加强壮健康,所以,在复活节这天人们尽可能多喝葡萄酒。在布拉奇岛上,家庭主妇们在复活节期间通常会把食物做得很咸,使人们容易觉得口渴,就会饮用大量的葡萄酒。据记载,曾有人在复活节喝了10升纯葡萄酒。克罗地亚人在复活节还有编织枝条的习惯。由于亚得里亚海沿岸的棕榈树非常罕见,所以,人们一般使用橄榄树和迷迭香的枝条和花朵。据斯普利特市志记载,人们通常在复活节这一天聚集在市内唯一的一棵棕榈树下,采集棕榈树枝条。而布拉奇岛的居民则有不同的采集方法,他们到棕榈树资源较丰富的维斯岛上采集枝条,再用船运载到本岛上,分发给岛上居民。枝条同丝带和鲜花一起被编织成十字形或圆圈形。一个编好的花冠可以换取一个复活节面包和20个复活节彩蛋。制作复活节彩蛋恐怕是最为人熟知的复活节风俗了。在克罗地亚,制作复活节彩蛋有多种方法,最常见的是用液体蜡和铅笔状的工具给鸡蛋勾画图案。在此之前,鸡蛋先要在洋葱、胡桃、树根和香草混合的沸水中上色。为了使彩蛋有光泽,还要在装篮前用橄榄油擦拭。在克罗地亚中部地区流行的另外一种制作方法是,用丝线和毛线装饰彩蛋。第三种方法是使用蚁酸。克罗地亚南部地区的彩蛋一般被染成红色,上面配以白星和玫瑰花图案。其他地区普遍以松树枝和鲜花为装饰物。最后,还有一个和彩蛋有关的风俗——“打蛋仗”。人们把自己的彩蛋撞向对方的彩蛋,谁的彩蛋在“战争”结束后仍完好无损,谁就是胜者。
关于万圣节的由来,最普遍的说法是源于基督诞生前的古西欧国家,主要包括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这几处的古西欧人统称德鲁伊特人,他们的新年在11月1日。新年前夜,德鲁伊特人把年轻人集合在一起,让他们戴着各种怪异面具,拎着刻好的萝卜灯(南瓜灯系后期习俗,古西欧最早没有南瓜)游走于村落间,这在当时实则为一种秋收的庆典。也有人将之称为“鬼节”。传说当年死去的人,灵魂会在万圣节前夜造访人世,人们应该让造访的鬼魂看到圆满的收成并对其予以丰盛的款待。节日中所有的篝火及灯火,一来为了吓走鬼魂,同时也为鬼魂照亮路线,让其回归。
万圣节流传到今天已经完全没有了宗教迷信色彩。在克罗地亚,它成了孩子们的节日,也是年轻人举办化装舞会的节日。万圣节的服装,现在也是万人万相,而不是单调的大鬼小鬼了。有许多渠道教授人们如何制作万圣节服装,如制作最简单的鬼服,就用一张白床单顶在头上,抠两个小洞儿,能露出眼睛即可;若是要扮演魔术师,就穿上黑衣黑裤,再戴上黑礼帽,并在礼帽中藏一只绒毛小兔备用;若要把孩子打扮成小天使,可以让他们穿上白衣白裤,再从背后绑一个手电筒在头上;也有 教如何把孩子打扮成他们喜欢的卡通形象的。节日期间,孩子们会身着万圣节服装挨家挨户要糖。这天,学校虽然不放假,但有时会组织晚会,不甘寂寞的学生们也会自己主办小型晚会;而朋友、家人间互寄贺卡祝万圣节快乐则成为节日的习俗。
在克罗地亚,不同民族对圣诞节有不同的庆祝方法,这是他们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节日的准备工作从12月6日和12月13日赠送礼物就开始了,这一传统要追溯到11世纪。克罗地亚还有一个沿袭至今的古老传统,就是播种圣诞节小麦,它象征着长命百岁和五谷丰登。12月13日这一天,人们把麦粒放在一个盛满水的容器或圆盘中让它发芽,到平安夜的时候,给长出的麦芽系上红色、白色和蓝色的丝带,即克罗地亚国旗的颜色,然后再把它种在圣诞树下或房间的角落里。在戈尔斯基科托尔地区,人们在小麦中间放上盛有水和油的小玻璃杯,杯里还要放上蜡烛(在克罗地亚语中,蜡烛一词来自于灵魂一词),并使其漂浮在水上。烛光代表每个人的灵魂。圣诞节后,再把小麦分给鸟儿吃掉。
克罗地亚平安夜的传统风俗包括:寻找三个大树桩、撒麦秆和模拟基督诞生。平安夜要找来三根大树桩,把它们放进壁炉里,代表着圣父、圣灵、圣子三位一体,用它们来点燃屋里所有的蜡烛,还要把圣诞节食品和葡萄酒过一 下火炉,这意味着给家里所有人带来好运。撒麦秆的传统更为久远。当一家之主把麦秆带进家里时,意味着圣诞节庆典正式开始。大部分麦秆被撒在桌子下的地板上,有些放在桌上并用桌布盖住,有些被编成花环。晚饭后,家庭全体成员要坐在麦秆上聊天直到礼拜时间。在有些地区,人们在平安夜还要睡在麦秆上。
把麦秆铺在地板上象征着基督诞生,麦秆被扎成捆和花环则象征着人丁兴旺。
圣诞节的时候,克罗地亚人喜欢用绿色植物装饰房间。人们通常在圣诞树上挂满心形装饰物,这是一种克罗地亚独有的装饰品,由可食用的材料制成:把生面团做成心形,并染上红色,再画上五彩斑斓的图案,红心的中央还要嵌上一面小镜子。平安夜的时候要摆好圣诞桌,盖上一块或多块桌布,桌布下面铺好麦秆,圣诞节面包放在桌布之上。尽管圣诞节这天要派送礼物,但克罗地亚并不把这一天作为主要的送礼日,他们更多地把圣诞节看作是一种精神庆典的宗教节日。圣尼古拉斯节(12月6日)是主要的派送礼物的节日。根据克罗地亚传统,在圣尼古拉斯节前夕,孩子们把靴子擦亮挂在窗台上,等着圣尼古拉斯(圣诞老人的原型,公元4世纪生活在小亚细亚的一位好心主教)把礼物装满。圣诞节庆典一直延续到主显节才正式结束,那一天牧师要看望他的教民,保佑他们的家庭,人们则拆下圣诞树及上面的装饰物。
多数克罗地亚人在平安夜都不吃肉,而是吃鱼。直到午夜该去教堂的时候,才开始准备丰盛的圣诞节晚餐。圣诞节晚餐的主菜是烤乳猪、火鸡或其他肉类。各地的菜肴并不完全相同,但必不可少的是用蜂蜜、坚果和水果制成新鲜的圣诞节面包。还有一种圣诞节面包是把肉豆蔻、葡萄干、杏仁和面一起烘烤成圈状,并在面包的中央放上蜡烛作为装饰。面包要放在桌上,直到主显节(1月6日)时才把它切开吃掉。人们要在平安夜钟声敲响前干完所有的家务,并准备好食品,而在圣诞节这一天,即使最穷的家庭也要好好美餐一顿。
(责任编辑:农雪梅)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1]议会日是为纪念1990年5月30日建立的克罗地亚第一届自由选举的议会,同时为了表彰克罗地亚议会几个世纪以来为保卫国家而做出的历史贡献。
[2]复活节节期不定,在每年春分月圆之后的第一个星期日,一般在3月22日~4月25日之间。
[3]圣体节节期不定,天主教徒的圣体节是复活节后第八个星期日之后的星期四,一般在5月底至6月中旬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