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纺织等轻工产业的现状
轻工业主要是指生产消费资料的工业部门,如食品、纺织、皮革、造纸、日用化工、文教艺术体育用品工业等。哈萨克斯坦是以前苏联纺织业较为发达的地区。苏联解体后,哈萨克斯坦的纺织业呈逐年萎缩的趋势,与其近年来持续、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形成强烈的反差,表现在轻纺产品的出口量大幅减少,占外贸总额的1%,其中原材料出口占大部分,成品出口几乎为零;19个棉花清理厂的棉花绝大部分出口,只有4%用于哈萨克斯坦国内纺织厂。
由于缺乏竞争力,哈萨克斯坦大批针织、纺纱、毛呢等企业相继停产或破产,产量大幅下降。目前,在鞋业市场中哈萨克斯坦本国企业产品占不到1%的份额。随着产量的萎缩,企业的利润率也急剧下滑。2003—2008年,哈萨克斯坦注册的1367家轻纺企业中仅164家正常运转,其他企业长期停产或改项经营。目前,哈萨克斯坦轻工业产品,尤其是纺织品正在被逐渐“挤出”本国市场。可见,哈萨克斯坦的纺织工业等轻工业是工业领 域中基础相对薄弱的行业。
1996年,轻工企业的产值下降了近85·7%,60%多的轻工企业处于亏损状态,是生产下滑幅度最大的一年。
1999年后,哈萨克斯坦政府采取了扶持措施,通过修订税法,取消了罚金,延长了缴税期限,实行零增值税税率,并免除了原料进口关税,对恢复生产起到了积极影响。
2005年哈萨克斯坦纺织品和服装行业生产总值的份额占GDP的0·4%,只能满足国内10%的市场需求,90%的纺织产品需要进口。俄罗斯的这一数字为1%,而在德国、法国和美国,纺织品和轻工行业工业总产值份额是4%,意大利则高达12%,满足本国国内市场的75%~85%的需求,而在土耳其,纺织品和服装行业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达的30%。
为推动哈萨克斯坦国内纺织行业的发展,2005年哈萨克斯坦政府拨款15亿坚戈,投建国家级的棉花加工工厂,挑选国外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年加工6万吨棉花半成品,生产2万多吨棉纺织品。棉花加工工厂将建立在哈萨克斯坦南部地区,形成产业集群,并配套生产棉花菜籽油,仅南哈州地区棉花半成品总产值达4·64万吨。[1]为了在哈萨克斯坦南部地区发展国家级的棉纺织品集群,哈萨克斯坦政府国有棉花贸易公司和DBK融资公司创造出具有高附加值的成品棉花加工制作,如坯布、牛仔布、 毛巾、运动衫、制服和家用纺织品等,但是最终的效果并不明显,在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下,南部棉花产业区不得不向政府求助。至2007年,纺织和服装业在工业总量中的比重从2%降到了0·6%。2007年哈萨克斯坦纺织和服装业产值为355亿坚戈,比2006年下降了15·3%[2]。
表12003—2008年纺织工业主要数据
产品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粗梳和精梳棉纤维吨 | 132 638 | 140 070 | 156 270 | 145 018 | 110 471 | 133 348 |
非分包零售的粗梳和精梳毛纱线吨 | 367 | 269 | 350 | 195 | 148 | 79 |
非分包零售的精梳和非精梳棉纱吨 | 3 759 | 4 219 | 8 717 | 13 391 | 11 578 | 12 661 |
布千平方米 | 25 593 | 20 302 | 35 530 | 56 460 | 43 325 | 43 480 |
除特殊布外的棉布千平方米 | 19 979 | 16 401 | 30 441 | 47 639 | 42 423 | 42 014 |
除特殊布外,化学纤维制成的布千平方米 | 3 791 | 4 914 | 8 706 | 460 | 396 | 3 791 |
机器和手工编织的针织短袜千双 | 2 535 | 2 560 | 1 935 | 2 349 | 1 911 | 1 847 |
针织的、机器和手工编织的有领绒线衫、 | 70 | 158 | 162 | 146 | 207 | 223 |
资料来源: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2010·2·3
制约哈萨克斯坦纺织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和问题包括: 生产设备损耗率高,资金消耗大,产品竞争力低;劳动力成本高;原料基础不发达;缺少投资积极性等。目前,哈萨克斯坦纺织企业生产设备的人为和物理损耗率约为60%~80%,设备老化严重。在国外产品竞争能力日益加大的形势下,哈萨克斯坦纺织业无论在资源,还是在技术方面的落后地位越来越突出。
在哈萨克斯坦作为以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时,轻工业占预算投入的三分之一。而现在哈萨克斯坦的GDP中,轻工业的预算投入不足百分之一。要为哈萨克斯坦轻工业发展提供新动力,唯一希望就是政府的大规模投入,不仅包括资金,更应该有系统的规划和管理。
根据《哈萨克斯坦2010年—2014年轻工业发展规划》,哈萨克斯坦政府将加大力度解决目前轻工业领域存在的诸如固定资产折旧、国产轻工业产品出口和消费比重偏低,以及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实施包括加快产业升级、通过创新提高行业生产率等措施。规划中提出的2015年前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为轻工行业制定并实施两类技术规范和50种国家标准;在希姆肯特州建立容纳700人的跨区域干部培训中心;争取在2014年前,将目前哈萨克斯坦全国轻工企业在职员工总数1·37万人增加到1·5万人。哈萨克斯坦政府已经在整个纺织价值 链中执行一系列的工程,投资约3·74亿美元,发展新的棉种、棉花轧棉厂、纺纱厂和成衣服装厂,欲打造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主要建立在哈萨克斯坦棉花主产区。哈萨克斯坦政府希望随着《哈萨克斯坦2010年—2014年轻工业发展规划》的顺利实施,将实现本国轻工业附加值提升50%、国产轻工产品市场份额达30%的预计局面。目前哈萨克斯坦全国有4个轻工产业在建项目,工程投资金额为2·31亿美元。[3]
注释:
[1]екстильная и швейная промышленность Казахстана покапокрываетлишь 10% потребности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рынка-СЭЗ“Онтустик”,http: //www. investkz·com/articles/2287·html
[2]哈萨克斯坦纺织业存在顽疾,中国服装网, 2008-1-15, http: //cn·china·cn/article/d204304, df1ed7, d1654 _ 5108·html
[3]Текстильная промышленность Казахстана:бизнесотчет2011 ,Январь, 2011,Издатель: Business Analytic Center (B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