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鲁特大屠杀事件真实内幕
1982年9月14日下午4点10分,黎巴嫩首都贝鲁特,一次重要的会议正在长枪党总部大楼内举行。突然,一颗预先放置的200公斤重的炸弹爆炸。年轻的黎巴嫩当选总统贝希尔・杰马耶勒当场倒在血泊中。
此事件的第一个结果,便是以色列以此作为进兵贝鲁特的借口。这正是以色列梦寐以求的。3个月以前,以色列内部便决定,要假手黎巴嫩右翼民兵的极端分子来屠杀巴勒斯坦平民。这时,贝希尔・杰马耶勒之死正是实现这一血腥计划的良机。然而,以色列人担心因此遭受世界舆论的谴责,因此决定在这场屠杀行动中尽量少出头露面。
9月15日凌晨两点,以色列军队迅速开进西贝鲁特,将位于贝鲁特西南部的夏蒂拉和萨布拉两个巴勒斯坦难民营团团包围。此时,成千上万的巴勒斯坦平民正在酣睡。16日下午,以色列指挥官经过同右翼极端分子的磋商,血洗难民营的计划已经准备就绪。大约6时左右,以色列军队将一群右翼分子组成的队伍从事先炸开的南门放入难民营,屠杀开始了。这时,以色列开始大炮支援。当夜幕降临时,以色列开始发射照明弹,将屠杀现场照射得如同白昼。6点半左右,枪声代替了炮声。7点左右,一批巴勒斯坦人涌向位于两个难民营之间的加沙医院寻求避难所。许多厉声尖叫的巴勒斯坦妇女跑出难民营,为孩子和丈夫呼救,但以色列士兵不予理睬。屠杀持续了一夜。两个难民营成了大屠场,成千的男女老幼的尸体横七竖八,有的倒在街上,有的被杀在家里。几天以后,当国际红十字会人员清理屠杀现场时,人们看到一具具尸体从瓦砾堆中抬出,遇害者呈现出的突然面临死亡的极度痛苦的面容令人发指。大批的巴勒斯坦人围着一堆堆的尸体放声痛哭,人群中不时传出凄厉的叫声。一些幸存者后来回忆说:“16日那一夜这里简直是一座地狱,天空始终没有黑下来,枪声始终没有停过,人们一直在尖叫。”
9月17日上午,大屠杀的消息已经到处传开,难民营中充满恐怖,成群的难民离开加沙医院向北逃去。这时,屠杀似乎暂时缓和下来,但凶手们的注意力又转移到另一所医院阿卡医院。这个医院有4名医生打着白旗离开医院,但是迎面扔来了一枚手榴弹,3名医生当场被炸死。过了一会,一队刽子手到医院轮奸了一名19岁的巴勒斯坦女护士,然后将她杀死。另有2名巴勒斯坦医生被带出医院,不知去向。从难民营的地上留下的痕迹判断,一些士兵是靠着墙,一边品尝着小吃、吸着烟,一边杀人取乐的。地上留下了一些食品箱。
17日下午,凶手开始掩盖罪行。推土机出现在夏蒂拉的大街上,推土机的铲子上堆满了尸体,尸体之间夹杂着碎石破砖。有些巴勒斯坦平民就是在推土机夷平房屋时被砸死在房内的。与此同时,推土机从萨布拉难民营隆隆地开出来,难民营的西墙外已经掘了一个大坟坑,成批的尸体就这样埋在坑内。这里距以色列的指挥所仅有100米左右。
9月18日上午,在掩盖罪行的同时,屠杀仍继续进行,一直持续到10点半左右。此时一队以色列士兵刚刚开进难民营,营内已经再无可以屠杀的人了。
持续了40个小时的屠杀造成的死亡人数至今无法确切统计,有的说1000人,有的说1500人,还有的说遇难者达3000人。
贝鲁特大屠杀的消息使全世界震惊,以色列扩张主义者遭到了全世界的谴责。以色列国内也爆发了强大的示威游行,但贝京政府却矢口否认,百般狡辩。时任以色列国防部长沙龙说,直到9月17日前,在难民营外的以色列官兵都没有发现难民营中有任何屠杀的迹象。但美国《时代》周刊一名记者曾去观察站亲自考察,他说以色列的观察站距夏蒂拉难民营只有咫尺之遥,用肉眼都能看得一清二楚,何况以色列士兵还带着望远镜。正如一名以色列士兵所承认的,“屠杀就发生在我们的眼皮底下”。但无论如何铁证如山,以色列高层都无人为此承担责任。2001年6月17日,英国广播公司播出纪录片,声称沙龙应对1982年贝鲁特难民营大屠杀事件负责。18日,28名大屠杀幸存者在比利时起诉沙龙,控告他犯了“反人类战争罪”。但最后的结果是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