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数据中心
搜索

也门社会发展

人民生活:实行免费医疗制度。全国有医院282 家;设有床位的卫生中心1261家,卫生站3309家,母婴中心155家,床位175张,药房1420家。全国有出租车 92749辆、私家车287948辆,商业运输车422154辆。全国有邮局203所。也门电话线达130万条。

军 事:也门实行义务兵役制。兵役法规定,年满18岁的男性公民服役两年。总兵力15万人,其中正规军11万人。陆军9万人,海军2800人,有两个海军基 地;空军6000人。2012年12月哈迪总统宣布军队重组方案,全国重新划分为7个军区,撤销共和国卫队番号,新成立特种作战部队。此外还有中央治安军 和警察、海岸警卫队、部落武装和安全局等。也门武器装备90%以上为俄罗斯提供,少数为美国和西方国家提供。

文化教育:也门将国民教育总体分为普通教育(小学和中学)、高等教育(大学)和职业教育三部分。全国中小学实行免费教育。小学实行义务教育制度,并致力于扩大基础、技术、职业教育。有小学和初中9517所(其中宗教小学、初中623所),高中3003所(其中宗教高中615所),公立大学7所,私立大学8所。萨那大学建于1970年,下设9所学院,一个语言中心,在6个地方设有分院。亚丁大学下设9所学院,是一所综合性大学。也门人均受教育程度较低,文盲率高达62.1%。2005 年3月,作为也“基础教育国家战略”的一部分,也政府启动了“发展基础教育项目”,世界银行、荷兰、英国和也门政府分别出资。

新闻出版:1990年也门统一后,报刊杂志出版量迅速增长,政府、各党派组织、独立人士均有出版物,还有一些专业性报纸或期刊。主要阿拉伯文报纸有:《革命报》、《共和国报》、《政治报》、《十月十四日报》、《九月二十六日报》,英文报纸有:《也门时报》、《也门邮报》和《也门观察家》。

也门通讯社(简称萨巴社)为官方通讯社。1990 年也门统一后,由原北也门萨巴通讯社(创建于1968年)和原南也门亚丁通讯社(创建于1970年)合并而成。每日用阿拉伯文和英文对外发稿。1993年 起该社实现用计算机网络收发稿件,并在美、英、埃及等9个国家和地区设有驻外记者站。萨巴社现为阿拉伯通讯联盟及不结盟通讯社成员。

萨那广播电台(国营)建于1948年,用阿拉伯语、英语广播,每天播音19小时。亚丁广播电台(国营)创建于1954年8月,用阿拉伯语广播,每天播音15小时,星期五19小时。

萨那电视台(国营),建于1975年。每日播放15小时。亚丁电视台(国营)于1964年9月建成,每日播放7-8小时。

医疗卫生:也门的医疗服务主要由公立医院、私立医院和私人诊所三级提供,其中一员约有240家。虽然也门政府近年来在改善国民医疗服务方面投入了一定的物力和财力,但也门缺医少药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

也门当地的恶性传染病流行情况不突出,重点防疫和监控的疾病为痢疾。也门至今没有建立覆盖全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也门的医疗服务市场实行开放政策。俄罗斯、印度等国的医疗劳务人员广泛进入也门各级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服务。德国等少数西方国家还不定期在也门开展公益性巡回示范手术。此外,包括中国、古巴在内的少数国家还通过政府援助渠道向也门派遣医疗队。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2年也门全国医疗卫生总支出占GDP的5.6%,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人均医疗健康支出218美元。2007-2013年间,平均每万人拥有医生2人、护理和助产人员7人、药师1人。2013年人均寿命为64岁。

Copyright©2020 上海社会科学院数据中心版权所有沪ICP备10019589号-16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389号
开启辅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