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进出口贸易结构与省份差异
一、引言
2019年中国进口老挝、出口老挝,进出口老挝贸易额分别为21.57亿美元、17.62亿美元、39.19亿美元,占中国进口东盟、出口东盟、进出口东盟贸易额的0.76%、0.49%、0.61%。可见,中老双边贸易占中国与东盟贸易比例是极低的,这与中国与老挝地理接壤区位不太相符。如图1、2、3所示,老挝无论在与中国进口、出口还是进出口贸易额上均处于东盟洼地,在与中国接壤的越南、老挝、缅甸东盟三国中,老挝与中国贸易额是最少的。因此,老挝是进一步提升中国东盟贸易体量的核心潜力国家之一。
图1:2019年中国进口东盟贸易分布图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部地图技术审查中心标准地图服务网站
图2:2019年中国出口东盟贸易分布图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部地图技术审查中心标准地图服务网站
图3:2019年中国进出口东盟贸易分布图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部地图技术审查中心标准地图服务网站
2019年中国是老挝第二大进口、出口和进出口市场,占老挝进口总额的29.00%、出口总额的28.79%、进出口贸易总额的28.89%。其中与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占比仅次于泰国的45.86%,因此中国也是仅次于泰国的老挝第二大贸易伙伴。但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中国GDP为14.34万亿美元,泰国GDP为0.54万亿美元,中国GDP是泰国的26.56倍;中国人口为13.98亿,泰国人口为0.70亿,中国人口是泰国的19.97倍。中泰同为老挝重要邻国,且中国拥有比泰国更广大的市场和经济体量,但在与老挝贸易上却处于劣势。因此,本文将分析中老进出口贸易结构及各省差异,并与老泰贸易结构做对比,以挖掘中老贸易潜力并为完善中老贸易结构提出解决方案。
二、中国进出口老挝贸易概述
(一)中国进出口老挝贸易发展
老挝与中国山水相邻,自古以来就是友好的邻邦。史料记载,最早在公元3世纪,就有当时生活在老挝这片土地上的王国向中国“朝贡”。此后的唐朝、明朝,老挝多次向中国“朝贡”,双边经贸往来已经比较密切。近现代以来,中老两国于1961年4月25日建交,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两国关系曲折发展,直至1989年两国关系恢复正常。此后,中老两国关系长期稳定向好发展,经贸关系日益紧密。1997年7月,老挝加入东盟,2002年11月,《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2010年,全面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在CAFTA背景下,中老两国贸易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如图4所示,从1986年至2019年的34年间,中国出口老挝贸易额从3万美元增长至17.6亿美元,中国进口老挝贸易额从977万美元增长至21.6亿美元,中老贸易总额从980万美元增长至39.2亿美元,分别增长了58667倍、221倍、400倍。而同期中国与东盟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贸易总额分别增长188倍、182倍、186倍。可见,中国进出口老挝贸易比中国进出口东盟贸易增长更快,中国出口老挝贸易比中国进口老挝贸易增长更快。
图4:中国进出口老挝贸易额(1986~2019)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统计司、中经网统计数据库、中国海关综合整理
如图5所示,1986~1989年,中老贸易为逆差,1990~2009年中老贸易一直为顺差,但顺差额经历了一个先增大再减小的过程顺差额于2008年达到最大值,为1.34亿美元。但随后的2009年顺差额直线下降至历年最小值,仅为253.94万美元。2010~2019年,中国对老挝贸易以逆差为主,但也存在顺逆差反复的情形。其中仅2012、2013、2014年中国对老挝贸易为顺差,其余年份均为逆差。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五年来中国对老挝贸易逆差额有逐渐增大的趋势。
图5:中国进出口老挝贸易差额(1986~2019)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统计司、中经网统计数据库、中国海关综合整理
(二)中国进出口老挝贸易结构
本文以2017~2019年中国进出口老挝贸易商品种类来分析中老贸易结构。如表1所示,2017~2019年中国向老挝进口第一大、第二大商品始终是矿砂、矿渣及矿灰和特殊交易品及未分类商品。始终位于前5的还有橡胶及其制品,始终位于前10的还有铜及其制品、谷物、肥料等,这体现出中国进口老挝贸易的稳定性。此外,中国进口老挝商品种类从2017年的48种增长至2019年的54种,前10大进口商品占进口总额的比例始终在90%以上但在逐年降低,说明中国进口老挝商品具有很大的集中度且有逐渐分散的趋势。
表1:中国进口老挝贸易结构(2017~2019)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如表2所示,2017~2019年中国出口老挝贸易前5大商品始终是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件等,核反应堆、锅炉、机器、机械器具及零件,钢铁,钢铁制品,车辆及其零件等,始终出现在前10大商品的还有特殊交易品及未分类商品,塑料及其制品,纸浆、纸或纸板制品等,这体现出中国对老挝出口贸易品种的稳定性。此外,2017~2019年,中国出口老挝商品种类逐渐增多,由82种增长到89种,前10大商品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重始终维持在80%以上且逐年降低,说明中国出口老挝贸易具有很强的集中性,且这种集中性在逐步降低。
表2:中国出口老挝贸易结构(2017~2019)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本文以2019年老挝进出口泰国前10大贸易商品与老挝进出口中国前10大贸易商品做对比。如表3所示,通过对比发现,2019年老挝进口泰国商品种类高达92种,而进口中国贸易商品种类为89种,老挝进口泰国前10大商品贸易额所占比重也比老挝进口中国前10大商品所占比重略低,说明老挝进口泰国商品更加均衡。
老挝出口中国商品种类为54种,而出口泰国商品种类为69种,老挝出口泰国前10大商品所占比重比出口中国前10大商品所占比重还要高,说明老挝出口泰国商品比出口中国商品集中性更高。老挝出口泰国主要商品为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蒸馏产品等,铜及其制品,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件等,食用蔬菜、根及块茎,盐;硫磺;泥土及石料等。老挝进口泰国商品主要为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蒸馏产品等,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件等,活动物,车辆及其零件、附件,饮料、酒及醋等。
对比中国可以发现,老挝进口中国商品更多为工业用品,老挝进口泰国则有更多生活用品,更为多样化。老挝出口中国商品主要为工业原材料,老挝出口泰国以工业原材料、工业用品、蔬菜水果等为主,更为多元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老挝与泰国的经济联系程度比中国更大,主要原因在于老挝与泰国拥有漫长的边界线,两国地理上紧邻,双边贸易十分便捷,贸易成本也更加低。
表3:老挝进出口泰国贸易结构(2019)
数据来源:ASEANstats
三、中国进口老挝贸易省份差异
(一)各省进口老挝贸易额差异
如表4所示,以2019年为例,2019年中国向老挝进口省份最多,为27个。其中中国对老挝进口贸易额最多的省份为云南省,第二、第三分别为北京市和山东省。2017~2019年中国各省进口老挝贸易分布图如图6、7、8所示。由图可知,中国进口老挝贸易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云南省进口老挝贸易远远高于其他省份。其次为山东、广东等省份,西北及东北省份则非常少。中国进口老挝贸易在地理空间分布上显现出极端不均衡的状态。
表4:中国各省市进口老挝贸易额/美元(2017~2019)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图6:2017年中国各省进口老挝贸易分布图[1]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部地图技术审查中心标准地图服务网站
图7:2018年中国各省进口老挝贸易分布图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部地图技术审查中心标准地图服务网站
图8:2019年中国各省进口老挝贸易分布图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部地图技术审查中心标准地图服务网站
(二)各省进口老挝贸易结构分析
虽然中国进口老挝贸易结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中国各省份进口老挝商品却存在较大差异。如表5所示,2019年中国进口老挝贸易第一大省为云南省,其进口老挝贸易额占中国进口老挝贸易额的39.83%,这得益于云南省是中国唯一与老挝相邻的省份,拥有与老挝的贸易口岸,进口贸易成本远比其他省份要低。
云南省进口老挝前三大商品分别为特殊交易品及未分类商品,橡胶及其制品和谷物等。中国进口老挝商品种类数最多的省份是广东省,有27种,这体现出广东省进口的多样性与产业的多样性。前10大省份中进口老挝前三大商品额占进口总额比例最高的是安徽省,其对老挝只进口矿砂、矿渣及矿灰和塑料及其制品。
综观各省份,北京和上海进口老挝第一大商品均为铜及其制品,其余各省份进口老挝商品均主要为矿砂、矿渣及矿灰,塑料及其制品,木及木制品;木炭等。这说明老挝在对中国各省份出口矿砂、矿渣及矿灰,塑料及其制品,木及木制品;木炭等商品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
表5:中国进口老挝前10省份贸易结构(2019)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四、中国出口老挝贸易省份差异
(一)各省出口老挝贸易额差异
如表6所示,2017至2019年,中国向老挝出口省份均为29个。以2019年为例,2019年中国出口老挝贸易额最多的省份为云南省,第二、第三省份分别是北京市和湖南省。与进口老挝贸易不同的是,出口老挝贸易第一大省不太稳定,2018年出口老挝第一大省市为北京市,而2017年仍为云南省。
表6:中国各省市出口老挝贸易额/美元(2017~2019)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中国各省份出口老挝贸易分布图如图9、10、11所示,由图可直观地看出中国出口老挝省份主要为云南、广东、北京等省市,其次为东部沿海的山东、江苏、浙江等省,中部、北部则偏少,西北省份甚至有年份出口老挝贸易为0。这显现出中国出口老挝贸易地理分布上的极端不均衡。
图9:2017年中国各省出口老挝贸易分布图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部地图技术审查中心标准地图服务网站
图10:2018年中国各省出口老挝贸易分布图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部地图技术审查中心标准地图服务网站
图11:2019年中国各省出口老挝贸易分布图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部地图技术审查中心标准地图服务网站
(二)各省出口老挝贸易结构分析
如表7所示,尽管中国出口老挝商品结构存在很大的稳定性,但在中国不同省份,对老挝出口贸易商品种类仍具有一定差异性。2019年中国出口老挝贸易第一大省份为云南省,其出口老挝贸易总额占中国出口老挝贸易额的22.72%,说明云南因与老挝地理邻近在对老挝出口贸易上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中国出口老挝商品种类最多的省份为广东省,有72种商品出口老挝,显示出其出口商品种类的多样性。中国出口老挝贸易集中度最大的省市为北京市,其前三大出口商品额占总出口额的84.88%。前10大省份对老挝出口贸易前三大商品所占比例均在45%以上,平均为63.57%,这说明中国不管在省份层面还是国家层面对老挝出口贸易都具有较强的集中性,中国出口老挝贸易商品种类还有很大的可拓展空间。
具体至各省份,其出口老挝贸易多的商品表示其在对老挝出口上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比较各省份出口老挝商品种类可发现,湖南、重庆在出口老挝肥料上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肥料出口均占其出口老挝较大份额。山东、重庆在出口老挝车辆及其零件、附件相比其他省份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广东在出口老挝肉、鱼、甲壳动物、软等商品上相对其他省份具有一定比较优势。其余大部分省份出口老挝商品主要均为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核反应堆、锅炉、机器,钢铁和钢铁制品等商品,具有一定的同质性,这些省份在出口老挝贸易上面临较大的竞争。
云南省出口老挝贸易商品种类为66种,其出口老挝前三大商品分别为钢铁,核反应堆、锅炉、机器等和特殊交易品及未分类商品,前三大商品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重达59.66%。其出口老挝商品主要为工业品,与大部分其他省份存在一定的同质性。
表7:中国出口老挝前10省份贸易结构(2019)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五、中老贸易展望
(一)贸易总量潜力挖掘
2019年中老贸易额为39.19亿美元,仅占中国与东盟贸易额6415亿美元的0.61%。中老贸易是中国东盟贸易的洼地,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中老贸易仍存在巨大的增长空间。中国应充分利用与老挝地理邻近的优势,加强与老挝的陆上、水上交通联系,打造中国与东盟贸易新增长区。
陆路主要以中老铁路(预计于2021年底建成通车)、中老高速公路为主轴,水路以澜沧江—湄公河航道为主线,加强中老两国交通便捷性,进一步挖掘、释放中老贸易潜力,助推中老经贸、投资、旅游再上新台阶,打造更紧密的中老命运共同体。
(二)贸易结构优化完善
目前中老贸易商品种类仍较少,且相对泰国而言,中老贸易商品种类与贸易额均少于老泰贸易。中国出口老挝商品主要为电机、电气设备、机械设备、钢铁、车辆等工业用品,但对于一些轻工用品、生活日用品等老挝则主要向泰国进口。因此,未来进一步提振中国出口老挝贸易,还需拓展中国出口老挝商品种类,全方位加强中老经贸联系程度。
中国进口老挝商品主要为矿产品、木制品、橡胶、铜及其制品等资源型商品,这可能受制于老挝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工业实力。随着中国对老挝直接投资的增多,未来预计将有更多中国产业逐步转移至老挝,老挝应抓住机遇,大力引进外资,优化本国产业结构,进一步拓展出口商品种类。这既有利于老挝经济的发展,也有助于优化中国进口老挝贸易的结构,使中老贸易更加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贸易区位合理布局
未来,应进一步结合中国各省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对老挝进出口贸易,如将云南打造为中国与老挝贸易的陆路、水路运输枢纽,在中部地区(如湖南等)打造几个中国与老挝贸易的航空枢纽。加强重点省份对老挝的出口贸易,以国内产业分工和交通运输体系为纽带带动更多省份与老挝进出口贸易。
参考文献
[1]吴嘉格.老挝对中国出口贸易商品结构分析[D].云南财经大学,2017.
[2]赵丽芳:CAFTA背景下中国与老挝贸易发展状况分析,中国商论2015第33
期,第128-130页。
[3]安妮:中老双边贸易的问题及对策探讨,中国商贸2012年第31期,第202-203页。
[4]张建中:新形势下中国与老挝双边贸易关系研究,东南亚纵横2012年第1期,第29-33页。
[5]达拉. 中国老挝双边经贸关系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
撰稿人:老挝舆情助理 洪铠邦
封面图片来源:中国驻老挝大使馆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中国—东盟区域发展省部共建协同
创新中心、中国—东盟信息港大数据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