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重要交通设施、电力设施、通信设施
1.重要交通设施
韩国陆、海、空交通运输均较发达。境内已建成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
(1)公路运输
韩国公路运输网络较为发达,1968年建成的首尔—仁川高速公路全长24公里,是韩国第一条现代化高速公路。两年后,425.5公里长的京釜高速公路竣工,成为韩国建设和扩大现代化交通网络的里程碑。
截至2012年末,韩国公路总长10.57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长度为4044公里,一般国道1.4万公里。首尔至各道均有高速公路相通,至国内任何地方均可在1日之内到达。目前,朝韩共有两条公路相连,一条由韩国坡州通至朝鲜开城工业园区,主要用于货物运输;另一条由韩国猪津通至朝鲜金刚山旅游区,主要运输韩国游客,自2009年金刚山枪击游客事件后停止运行。
(2)铁路运输
截至2013年底,韩国铁路线(不含地铁和城铁)总长达3590公里,年输送旅客量为12.2亿人次,共输送货物4334万吨。韩国铁道公社共有17881台机车,其中有1160台高速铁路机车。为保证交通安全并提高效率,韩国铁道公社采用中央交通控制系统(CTC)管理首尔周围的线路以及京釜、中央、太白、湖南和岭东等干线的共1778公里铁路段。所有这些线路都装配了防止铁路事故的自动停车系统。
高速铁路(KTX)成为重要旅客城际交通手段。2004年4月,韩国首都首尔至南部港口城市釜山的京釜线高铁投入使用,京釜线将首尔至釜山的运行时间从4小时30分钟缩短到2小时40分钟。随后,韩国又在2010年后开通了庆全线(庆州—全州,连接全罗道和庆尚道)和全罗线,于2015年4月开通了湖南线(首尔—木浦)。
(3)水路运输
韩国海运比较发达,与南美、北美、欧洲、澳大利亚、中东和非洲等地的许多国家有客、货轮往来。2014年,韩国港口的年吞吐量为14.2亿吨,同比增加6.0%。2014年港口集装箱呑吐量为2481万标准箱(TEU),同比增加5.8%。截至2014年12月,韩国船队的总吨位为1391.8万吨。
釜山港位于朝鲜半岛东南端,起着连接太平洋和亚洲大陆的枢纽作用,是韩国的第一大港口。它负责处理韩国海运出口货物总量的64.7%、集装箱货物的75.3%。2014年釜山港货物呑吐量为3.47亿吨,同比增加7.0%;集装箱吞吐量1868.3万标准箱,同比增加5.7%。韩国于2005年开始兴建釜山新港,总投资16.7万亿韩元,建设总面积为944.3万平方米,预计2020年竣工。目前新港建成部分已投入使用,2014年釜山新港集装箱呑吐量为1196.6万标准箱。仁川港是韩国第二大港,是韩国西海岸的最大港口,也是韩国首都首尔的外港,与其相距不到40公里,港口附近设有出口加工区。2014年仁川港货物呑吐量为1.5亿吨,同比增加2.7%;集装箱呑吐量为233.5万TEU,同比增加8.0%。
(4)航空运输
目前,韩国有8家航空公司,开通国内航线21条,运行班次为1525次/周。此外,韩国已同32个国家和73个国际航空公司签订航空服务协定,开通国际航线421条(其中73家外国航空公司航线217条),可飞往48个国家的139个城市,运行班次为3305次/周。现有仁川、金浦、济州、金海、清州、大邱、襄阳、光州8个国际机场和群山、丽水、浦项、蔚山、光州、原州、沙川7个国内航线机场。
2.电力设施
韩国电力供应状况能够满足本国工农业生产基本需求。截至2015年3月,韩国装机容量为9536.5万千瓦。其中,天然气供电3185.6万千瓦,燃煤供电2703.6万千瓦,核电2071.6万千瓦,水电470万千瓦,燃油供电425.5万千瓦,可再生能源供电608.4万千瓦。
3.重要通信设施
韩国是世界信息技术强国,生产和出口大量信息技术相关产品与新开发的国家级先进技术,并使用大量互联网和移动通信设备。2014年韩国计算机和移动电话等信息技术产品出口额为383.4亿美元,占整体出口额的6.7%,而包括家电、信息技术产品、半导体在内的电气电子产品出口额为1744.7亿美元,占整体出口额的30.4%。几乎每位国民都拥有移动电话。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外出就餐到公共交通都与计算机有关,高速互联网几乎接入每一个家庭。
2001~2015年,韩国的信息技术呈现腾飞式发展,截至2015年2月,有线宽带互联网用户从最初的781万户增加到1929.9万户;无线宽带网络从无到有,用户数量已达5271.8万户,网络普及率达100%。2001~2014年,韩国固定电话用户数量呈缓慢下降趋势,移动电话用户则逐年增多。截至2015年初,韩国固定电话用户为1684.0万户,移动电活用户则从2001年的2906万户增至5717.0万户,其中智能手机用户为4106.4万户。